“李參,字清臣,鄆州須城人”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

李參,字清臣,鄆州須城人。以蔭知鹽山縣。歲飢,諭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糴者,給以糟籺,所活數萬。
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貪濫不法,轉運使使參按之,得其事,守恩謫死。知荊門軍,荊門歲以夏伐竹,並稅簿輸荊南造舟,積日久多蠹惡不可用,牙校破產不償責。參請冬伐竹,度其費以給,余募商人與為市,遂除其害。
歷知興元府,淮南、京西、陝西轉運使。部多戍兵,苦食少。參審訂其闕,令民自隱度麥粟之贏,先貸以錢,俟谷熟還之官,號“青苗錢”。經數年,廩有羨糧。熙寧青苗法,蓋萌於此矣。
朝廷患邊費益廣,參建議輦錢邊郡,以平估糴,權罷入中法。比其去,省榷貨錢千萬計。召為鹽鐵副使,以右諫議大夫為河北都轉運使。與安撫使郭申錫相視決河,議不協;又與真定呂溱相惡,二人皆得罪,參移使河東,知荊南。
嘉祐七年,召為三司使,參知政事孫抃曰:“參為主計,外台將承風刻剝天下,天下之民困矣。”乃改群牧使。詔王安石、王陶置局經度國計,參言:“官各有職,臣若不任事,當從廢黜。不然,乞罷此局。”從之。
治平初,加集賢院學士、知瀛州,賜黃金百兩,帥臣有賜自參始。再遷樞密直學士、知秦州。蕃酋藥家族作亂,討平之,得良田五百頃,以募弓箭手。居鎮閱歲,未嘗以邊事聞。英宗遣使問故,對曰:“將在邊,期於無事而已,不敢妄以寇貽主憂。”以疾解邊任,判西京御史台,起知曹、濮二州。神宗久知其才,書姓名於殿柱。以知永興軍,不行,卒,年七十四。
參無學術然剛果嚴深喜發擿奸伏不假貸事至即決雖簿書纖悉不遺時稱能吏。
(選自《宋史•李參傳》)
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參無學術/然剛果嚴深/喜發擿奸伏/不假貸/事至即決/雖簿書纖悉/不遺時/稱能吏。
B.參無學術/然剛果嚴深/喜發擿奸伏/不假貸/事至即決/雖簿書纖悉不遺/時稱能吏。
C.參無學術/然剛果嚴深/喜發擿奸伏/不假貸事/至即決/雖簿書纖悉不遺/時稱能吏。
D.參無學術/然剛果嚴/深喜發擿奸/伏不假貸/事至即決/雖簿書纖悉不遺/時稱能吏。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如屈平字原,曾點字皙,李白字太白,李漁字笠翁。
B.“蔭”,即恩蔭。又稱為任子、門蔭、蔭補、世賞,是中國上古時代世襲制的一種變相。是指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
C.“遷”指調動官職,一般是提升調用。一般情況下,“轉遷”、“遷調”表示調職;“右遷”、“遷除”、“遷謫”表示升職;“左遷”表示削職降等。
D.“御史台”是中國古代一種官署名。東漢至元設定的中央監察機構,以御史負責監察事務,御史所居官署稱御史府,又稱蘭台、烏台、憲台。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參關心民生。他任鹽山知縣時,遇到荒年,就告諭富有人家拿出糧食,平價售給百姓,有貧窮買不起的,就發給酒糟和糧食的碎屑,救活了幾萬人。
B.李參敢於走在改革前沿。任淮南、京西、陝西轉運使時,為解決兵士缺糧問題,他參考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先貸錢給百姓,待糧食收穫後以糧償貸,史稱“青苗錢”。
C.李參懂得應變。在朝廷為邊防費用增加而擔憂的時候,他建議運錢到邊界各州,平價買進糧食,為朝廷節省了數以千萬的邊防貨物交易費用。
D.李參練達能幹,得到朝廷的重用。他提出的建議常被採納,他加官後作為長官受到賞賜,後來神宗趙頊甚至把李參的名字寫在殿柱上以示推重。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參請冬伐竹,度其費以給,余募商人與為市,遂除其害。
(2)將在邊,期於無事而已,不敢妄以寇貽主憂。
參考答案
11.B
12.C(“遷謫”表示降職)
13.B(“熙寧青苗法,蓋萌於此矣。”王安石變法,其主要內容之一的“青苗法”借鑑於李參當年在陝西所推行的“青苗錢”。)
14.(1)李參請求改為冬天砍伐竹子,估量其費用來供給,其餘的招募商人和他們做買賣,就除了這個害。(度,估量,估計,1分;市,交易,做買賣,1分;補出“與”後面省略賓語,他們,1分;句意2分)
(2)守將在邊境,只求沒有事端(發生)罷了,不敢因為賊寇隨意給君主帶來憂慮(不敢因為賊寇隨意招致君主憂慮)。(邊,邊境,邊疆,1分;妄,隨意,1分;貽,造成,招致;給予1分;句意2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李參,字清臣,鄆州須城人”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0
“李參,字清臣,鄆州須城人”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