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膺,字彥正,渾源人”閱讀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譯
雷膺,字彥正,渾源人。父淵,金監察御史。膺生七歲而孤,金末,母侯氏挈膺北歸渾源,艱險備嘗,織紝為業,課膺讀書。膺篤志於學,事母以孝聞。太宗時,詔郡國設科選試,凡占儒籍者復其家,膺年甫弱冠,得與其選,愈自砥礪,遂以文學稱。丞相史天澤鎮真定,闢為萬戶府掌書記。世祖即位,初置十路宣撫司,詔選耆舊使副子弟為僚屬,授膺大名路宣撫司員外郎。中統二年,斡林承旨王鶚、王磐薦膺為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五年,調陝西西蜀四川按察司參議。至元二年,改陝西五路轉運司諮議。四年,用兵於蜀,佩金符,參議左壁總帥府事,師還,升承務郎、同知恩州事。憲府表薦其能,遂入拜監察御史,首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為言,又斥聚斂之臣不宜作相。十一年,加奉議大夫,僉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以稱職聞。十四年,進朝列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是時,江南新附,諸將市功,且利俘獲,往往濫及無辜,或強籍新民以為奴隸。膺出令,得還為民者以數千計。十八年,轉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以母老辭。二十年遷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二十二年,丁母憂,去官。明年,起復,授中議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時蘇、湖多雨傷稼,百姓艱食,膺請於朝,發廩米二十萬石賑之。江淮行省以發米太多,議存三之一,膺曰:“布宣皇澤,惠養困窮,行省臣職耳,豈可效有司出納之吝耶!”行省不能奪,悉給之。時年六十二,即致仕,歸老於山陽。二十九年,征拜集賢學士。成宗即位,朝會上都,召諸故老,諮詢國政,膺為稱首,多所建白。一日,延見便殿,奏對稱旨,賜白玉帶環一。明年,賜鈔五千貫,進秩二品。大德元年夏六月,以疾卒於京師,年七十三。贈通奉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馮翊郡公,諡文穆。
摘編自《元史·列傳第五十七》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二十年/遷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B.二十年/遷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C.二十年/遷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D.二十年/遷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廣/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掌書記。主要執掌府僚的文書等工作,地位僅次於節度副使,但北宋後期,掌書記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B.金符。有兩類釋義,一是君權受命於天的憑證,二是古代帝王授予大臣的信物。
C.廩米。即指公家發放的糧食,又指官府按月向學員們發放糧食。
D.五千貫。指舊時的數量單位,一貫為一千錢,通常30吊為一貫,五千貫,即150000吊。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雷膺年少有為。在艱苦環境下,雷膺剛滿20歲,便通過自己的勤思進取,被丞相召至府中當掌書記。
B.雷膺不畏權貴。在擔任監察御史一職後,雷膺提出“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的建議,打擊了朝臣與丞相,因此與人結下仇怨。
C.雷膺懲惡保民。元朝剛收回江南地區時,諸將競相爭功,不斷殘害百姓,雷膺見此狀立馬下令禁止。
D.雷膺為君重用。成宗剛即位時,雷膺是第一位被召請的人,並且雷膺死後還被追封為馮翊群公,並賜其諡號。
7.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是時,江南新附,諸將市功,且利俘獲,往往濫及無辜,或強籍新民以為奴隸。膺出令,得還為民者以數千計。
(2)布宣皇澤,惠養困窮,行省臣職耳,豈可效有司出納之吝耶!”行省不能奪,悉給之。
參考答案
4.A
5.D(在當時,一貫為20吊,故五千貫為100000吊,而非150000吊)
6.B(與人結下仇怨在文中無從體現)
7.(1)在當時,江南新歸附於元朝,諸將爭功,因為利益而俘虜百姓,經常刑罰無辜的民眾,有時強使新入冊的人民為奴隸,雷膺下令廢止,被釋放的民眾數以千計。(三個關鍵詞“是時”、“市功”、“強籍”各1分,句意通暢2分)
(2)頒布宣揚皇帝恩澤,扶助貧困的人,這是行省臣僚的職責,怎么能像一般的專職官員那樣吝嗇呢?行省官員只得同意他的意見,全數發放糧食給貧困的人。(三個關鍵字“布宣”、“惠養”、“不能奪”各1分,句意通暢2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