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謝之。十二,試經為童子郎,監試者以其身體壯大,疑朗匿年,劾問。朗曰:朗之內外,累世長大,朗雖稚弱,無仰高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監試者異之。後關東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險,欲徙居溫。朗謂邵曰:唇齒之喻,豈唯虞、虢,溫與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國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帶山之縣必駐,是搖動民之心而開奸宄①之原也,竊為郡內憂之。邵不從。邊山之民果亂,內徒,或為寇鈔②。
年二十二,太祖闢為司空掾屬,除成皋令,以病去,復為堂陽長。其治務寬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遷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稱之。雖在軍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悖、藏霸等征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藥。遇疾卒,時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壞人。②鈔:掠奪。
7.下列句中的以與監試者以其身體壯大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以其境過清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D.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8.下列對人物的分析評價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司馬朗少年時即能從容應對質疑,初露才華。
B.司馬朗執政不靠刑罰而靠寬厚仁慈,百姓照樣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馬朗為了讓軍士以他為榜樣,故意在軍隊中過著簡樸的生活。
D.當軍隊出現瘟疫時,司馬朗能體恤下屬,親自為軍士送醫送藥。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客謝之謝:▲②監試者異之異:
③竊為郡內憂之竊:▲④以病去去: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也。(2分)
(2)邊山之民果亂,內徙,或為寇鈔。(2分)
參考答案
7.(2分)A(因為)
8.(2分)C
9.(4分)①謝:道歉。②異:認為……奇特(奇異)。③竊:私下。④去:離職,離開。(每個1分)
10.(4分)(1)(2分)司馬朗字伯達,是河內溫縣(地)人。(得分點:判斷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亂,(紛紛)向內遷徙,有的被強盜掠奪(搶掠)。(得分點:內和為)
參考譯文: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 司馬朗九歲的時候,有人直呼他的父親的字,他說:“輕慢別人父親的人,也不會尊敬自己的父親。”於是那人向他道歉。九歲時,司馬朗經過考試成為童子郎,監考的人看他身材高達健壯,懷疑他虛報了年齡,就審問他。司馬朗說:“我的內外親戚,每代都長得高大健壯,我雖稚弱,卻沒有羨慕高官的風氣,折損自己的年齡以求早成,這不是我的志向。”監考的人聽罷認為他與眾不同。後來關東兵起,共討董卓。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在野王,靠近山中險要地勢,想遷往溫縣。司馬朗勸阻,稱敵人未到而先遷徙,會動搖民心導致動亂。李邵不聽,山邊的百姓果然動亂,有的向內遷徙,有的成為盜賊進行搶劫。
建安22年,司馬朗被曹操闢為司空屬官,又被任命為成皋令,因病離職,又復出任堂陽長。司馬朗治理寬大仁厚,不施行鞭杖這類的刑法,而百姓也不違背法令。司馬朗又升任兗州刺史,大力推行教化,被百姓稱頌。司馬朗雖在軍旅,也經常粗衣惡食,為部下做出簡樸的表率。建安22年,司馬朗與夏侯敦、臧霸等征討吳國,到達居巢。軍隊中流行瘟疫,司馬朗親自去視察,派送醫藥,因此染病,去世,年僅四十七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0
“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溫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