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復,字履初,少秉清操”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蕭復,字履初,少秉清操,其群從兄弟,競飾輿馬,以侈靡相尚,復衣浣濯之衣,獨居一室,習學不倦,非詞人儒士不與之游。
廣德中,連歲不稔,谷價翔貴,家貧,將鬻昭應別業。時宰相王縉聞其林泉之美,心欲之,乃使弟紘誘焉,曰:“足下之才,固宜居右職,如以別業奉家兄,當以要地處矣。”復對曰:“仆以家貧而鬻舊業,將以拯濟孀幼耳,倘以易美職於身,令門內凍餒:非鄙去之心也。”縉憾之,乃罷復官,沉廢數年,復處之自若。大曆十四年,自常州刺史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及為同州刺史,州人阻飢,有京畿觀察使儲廩在境內,復輒以賑貸,為有司..所劾,削階。朋友唁之,復怡然曰:“苟利於人,敢憚薄罰。”尋為兵部侍郎。
建中末,扈駕奉天,拜吏部尚書、平章事。復嘗奏曰:“宦者自艱難已來,初為監軍,自爾恩幸過重。此輩只合委宮掖之寄,不可參兵機政事之權。”上不悅,盧杞奏對於上前,阿諛順旨,復正色曰:“盧杞之詞不正。”德宗愕然,退謂左右曰:“蕭復頗輕朕。”遂令往江南宣撫。
復江南使回奏聖復出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方同歸中書中使馬欽緒至揖從一附耳語而退諸相各歸閣。從一詣復曰:“適欽緒宣旨,令與公商量朝來所奏、便進,勿令李勉、盧翰知。”復曰:“適來奏對..,亦聞斯旨,然未諭聖心,已面陳述,上意尚爾,復未敢言其事。”復又曰:“唐虞有僉曰之論,朝廷有事,尚合與公卿同議。今勉、翰不可在相位,即去之;既在相位,契約商量,何故獨避此之一節?且與公行之無爽,但恐浸以成俗,此政之大弊也。”竟不言於從一。從一奏之,上浸不悅。復累表辭疾,請罷知政事,從之。後坐郜國公主親累,終於饒州,時年五十七。
(節選自《舊唐書·卷一二五》)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復江南使回奏/聖復出/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方同歸中書/中使馬欽緒至揖/從一附耳語/而退諸相/各歸閣
B.復江南使回奏/聖復/出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方同歸中書/中使馬欽緒至揖從一/附耳語而退/諸相各歸閣
C.復江南使回/奏聖/復出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方同歸中書/中使馬欽緒至/揖從一/附耳語而退/諸相各歸閣
D.復江南使回/奏聖/復出/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方同歸中書/中使馬欽緒至/揖從一/附耳語而退/諸相各歸閣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漢制以貶秩為左遷,以右為尊,居高位曰右職,唐朝循用此法;文中“固宜居右職”中的“右職”指重要的職位。
B.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為有司所劾”中的“有司”泛指官吏,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
C.選文中“建中末,扈駕奉天”一句中的“扈駕”為專用術語,“扈”意為隨從,“扈駕”意為跟隨官府的車駕
D.“奏對”,指臣當面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也是文體名,奏疏與對策的並稱。“適來奏對”中的“奏對”指前一種意義。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蕭復年少時就品行高潔,生活簡樸,專注於學業,且交遊者均為高雅之人,展現出於其崇尚奢靡的堂兄弟們截然不同的性格。
B.蕭復雖處貧窮,但不慕權位。他因家貧而被迫出售祖業,面對宰相王縉和其弟王紘的利誘,蕭復不為所動,王縉對此深感遺憾。
C.蕭復上朝議事,無論是有關宦官干預兵機朝政之事,還是針對大臣在皇帝面前阿諛奉承的行為,均剛正敢言,決不阿諛奉承。
D.當皇帝委派人員干涉宰相議事時,蕭復堅持原則,並引經據典,據理力爭,維護宰相合議制度,最終未果,後蕭復自請辭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朋友唁之,復怡然曰:“苟利於人,敢憚薄罰。”
(2)且與公行之無爽,但恐浸以成俗,此政之大弊也。”
參考答案
4.D(原句:復江南使回,奏聖。復出,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方同歸中書,中使馬欽緒至,揖從一,附耳語而退,諸相各歸閣。)
5.C(“扈駕”,是專指扈從或隨侍皇帝的車駕)
6.B(“縉憾之”,“憾”應為“怨恨”之意)
7.(1)朋友們安慰他,蕭復和悅地說:“如果對百姓有利,怎么敢害怕小小的懲罰。”(得分點:唁,安慰;苟利於人,如果對民眾有利;敢,豈敢;憚,害怕;薄,小的)
(2)況且與他們一道公開行事沒有什麼違背,只擔心逐漸形成風氣,這是政事的大弊端。(得分點:公行,公開行事;爽,差失、違背;但,只;浸,逐漸、慢慢;此政之大弊也,這是政事的大弊端)
參考譯文:
蕭復,字履初,年少時就保持高尚的節操,他的堂兄弟們,競相裝飾車馬,以生活奢侈豪華相互推崇,蕭復穿著洗過多次的衣服,獨自居住在一間屋子中,學習孜孜不倦,不是文人學士不與他往來交遊。廣德年間,連年穀物不熟(災荒),谷價飛漲,蕭復家庭貧困,將要出賣昭應別墅。當時宰相王縉聽說昭應別墅園林、水泉秀美,內心想要占為己有,於是派遣弟弟王紘來誘導蕭復,說:“依您的才華,本來應當居於重要的職位,如果把別墅奉獻給我哥哥,(您)就會處在重要的官職上了。”蕭復回答說:“我家中貧窮才出賣祖宗的產業,要用來救濟寡婦幼兒罷了,如果用別墅為我自己換取美官,使家裡的人們饑寒交迫,那不是我這樣庸俗淺陋者的的心愿了。”王縉怨恨他,於是就罷了蕭復的官。被埋沒罷黜多年,蕭復對待它如平常一樣。大曆十四年,由常州刺史調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到擔任同州刺史時,州人正處在飢餓之中,有京畿觀察使倉庫就在轄區內,蕭復就(打開它)用來賑濟災民,被官府彈劾削去了官階。朋友們安慰他,蕭復和悅的說:“如果對百姓有利,怎么敢害怕小小的懲罰。”不久出任兵部侍郎。
唐德宗建中末年,蕭復隨從唐德宗的車駕到奉天,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平章事。蕭復曾向皇帝上奏說:“宦官自國家災亂以來,起初為監軍,自此被恩寵過重。這些人只適合委任宮廷內的事務,不能有參與兵機政事的權力。”皇帝聽了不高興。盧杞在唐德宗面前回答問題,阿諛順從皇帝旨意,蕭復態度嚴肅地說:“盧杞所說的不正確。”唐德宗大吃一驚,退朝後對左右宦官近臣說:“蕭復很輕視朕。”因此令蕭復前往江南宣撫安民。
蕭復到江南安撫返回,奏見皇帝。蕭復出來,宰相李勉、盧翰、劉從一正一同回到中書省,宦官馬欽緒來到,對劉從一施禮,與他耳語一番就退去,諸位宰相各自歸閣。劉從一到蕭復處說:“剛才馬欽緒傳達聖旨,令我與您商量朝來所奏的事情,即使奏進,也不要讓李勉、盧翰知道。”蕭復說:“剛才在皇帝面前議論時,也聽說了這個聖旨,然而未能明白皇帝的心意,已經當面陳述了,皇帝意願還是這樣,蕭復我不敢再說這件事。”蕭復又說:“唐虞時有僉曰的說法,朝廷有事,尚且應該與公卿一同商議,現在李勉、盧翰不能處在宰相位置上,就去除他們的職位;既然處在宰相的職位上,應該一同商量,為什麼唯獨避開這一節?況且與他們公開施行也沒有差錯(違背),我只是害怕逐漸形成風氣,這是政事大的弊端。”蕭復最終不與李從一談論。李從一上奏這件事,皇帝更加不高興。蕭復多次上表稱病請辭,請求罷免執政事,皇帝聽從了他,後來因受郜國公主親屬的連累,死於饒州,終年五十七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蕭復,字履初,少秉清操”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蕭復,字履初,少秉清操”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