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傳》“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晏殊傳
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各欲獨見奏事,無敢決其議者。(晏)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議遂定。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太后謂東宮舊臣,恩不稱,加給事中。預修《真宗實錄》。進禮部侍郎,拜樞密副使。上疏論張耆不可為樞密使,忤太后旨。坐從幸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齒,御史彈奏,罷知宣州。數月,改應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改資政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兵部侍郎、兼秘書監,為三司使,復為樞密副使,未拜,改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太后謁太廟,有請服袞冕者,太后以問,殊以《周官》後服對。太后崩,以禮部尚書罷知亳州,徙陳州,遷刑部尚書,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復為三司使。慶曆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殊平居好賢,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及為相,益務進賢材,而仲淹與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台閣,多一時之賢。帝亦奮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權幸皆不便。殊出歐陽修為河北都轉運,諫官奏留,不許。孫甫、蔡襄上言:“宸妃生聖躬為天下主,而殊嘗被詔志宸妃墓,沒而不言。”又奏論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規利。坐是,降工部尚書、知穎州。然殊以章獻太后方臨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輔臣例宣借者,時以謂非殊罪。
徙陳州,又徙許州,稍復禮部、刑部尚書。祀明堂,遷戶部,以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徙河南府,遷兵部。以疾,請歸京師訪醫藥。既平復求出守特留侍經筵詔五日一與起居儀從如宰相。逾年,病浸劇,乘輿將往視之。殊即馳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為陛下憂也。”已而薨。帝雖臨奠,以不視疾為恨,特罷朝二日,贈司空兼侍中,諡元獻,篆其碑首曰“舊學之碑”。
 節選自《宋史·晏殊傳》)
4、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奉遺詔權聽政權:暫時 B、益務進賢材務:致力於
C、逾年,病浸劇浸:浸染 D、篆其碑首曰“舊學之碑&rdquo篆:用篆書寫
5、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既平復\求出守\特留\侍經筵\詔五日一與起居\儀從如宰相
B、既平\復求出守\特留侍經筵\詔五日一與起居\儀從如宰相
C、既平復\求出\守特留\侍經筵\詔五日一與起居\儀從如宰相
D、既平\復求出守\特留\侍經筵\詔五日\一與起居\儀從如宰相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殊被提拔擔任右諫議大夫併兼任侍讀學士,太后認為晏殊是東宮舊臣,皇恩和他的身份不稱,因此提拔他擔任給事中的職務。
B、晏殊對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五代以來,學校教育被荒廢,晏殊使學校教育興盛起來了。
C、有人上奏論述晏殊役使官軍去整治出租屋來謀取利益是違法行為,但是當時的人卻認為依據輔臣慣例可以向國家宣借,並不是晏殊的罪責。
D、晏殊死後,皇帝雖然親自來祭奠,但仍把沒有去給晏殊探病當作遺憾,因之罷朝二天。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坐從幸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齒,御史彈奏,罷知宣州。
(2)宸妃生聖躬為天下主,而殊嘗被詔志宸妃墓,沒而不言。
參考答案
4、C(浸:漸漸地。注意這個詞是修飾“劇”這個動詞,它充當的是狀語。)
5、B
6、B(原文是“興學自殊始”,意思是“興辦學校從晏殊開始”。)
7、(1)因為跟著皇帝駕臨玉清昭應宮,隨從拿著笏板來晚了,晏殊發怒,用笏板打那個人,把人家的牙齒打斷了,御史彈劾晏殊,晏殊被罷官做了宣州知府。
(2)宸妃生下皇上做天下君主,可是晏殊曾經受詔命為宸妃墓寫墓志銘,卻隱瞞沒有提到這件事。
參考譯文
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遵奉遺詔暫且垂簾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各自想獨自參見太后,(對於這件事)朝中沒有人敢決定這個建議的。晏殊提出建議說:“向太后奏事的群臣,太后垂簾聽取(即可),都不能見(太后的)面。”方案就決定下來。
因為跟著皇帝駕臨玉清昭應宮,隨從拿著笏板來晚了,晏殊發怒,用笏板打那個人,把人家的牙齒打斷了,御史彈劾晏殊,晏殊被罷官做了宣州知府。過了數月,改任應天府,延請范仲淹來教學生。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棄,(重新)興辦學校從晏殊開始。皇帝下召提拔晏殊擔任御史中丞,改任資政殿學士、兼任翰林侍讀學士,兵部侍郎、兼任秘書監,擔任三司使,又擔任樞密副使,沒有上任,改任參知政事,加封尚書左丞。太后拜謁太廟,有人請求太后穿袞冕,太后拿這件事詢問晏殊,晏殊用《周官》“拜見太廟應該穿”後服來回答。太后死了,在禮部尚書的任上罷免管理亳州,貶謫到陳州,提拔擔任刑部尚書,以本官的職務兼任御史中丞,又擔任三司使。 慶曆年間,提拔擔任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任樞密使。
晏殊平時喜歡賢能之人,當世知名之人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自他的門下。等到他做了宰相,更加致力於推薦賢能之人,而范仲淹與韓琦、富弼都得到提拔重用,甚至官職做到了台閣,增加了當時的賢能人才。皇帝也下定決心,想憑藉這些人才改革政治,可是那些小人權貴覺得沒好處。晏殊讓歐陽修出京擔任河北都轉運,諫官上奏說要把歐陽修留在京城任用,皇上沒有答應。孫甫、蔡襄上奏說:“宸妃生下皇上做天下君主,可是晏殊曾經受詔命為宸妃墓寫墓志銘,卻隱瞞沒有提到這件事。”又上奏批評晏殊役使官兵建築出租房來謀求利益。因為這個原因,晏殊被降為工部尚書、穎州知府。可是,(實際上)晏殊是因為章獻太后剛剛垂簾聽政,所以,墓志銘里不敢提到;而他使用士兵,是當時輔臣例行的公開借用的情況,當時(的人)都因此認為不是晏殊的罪過。
貶謫到陳州,又貶謫到許州,漸漸地恢復了禮部、刑部尚書。祭祀明堂,提拔到了戶部,以觀文殿大學士的職務管理永興軍,貶謫到河南府,提拔到兵部任職。因為疾病,請求回到京師尋訪醫藥。身體已經好了,又向朝廷請求調出京城做留守,皇帝特別留下他在經筵邊侍講,皇帝下詔五天一次和自己起居,儀仗侍從一如宰相的標準。過了一年,病情漸漸地加重,皇帝乘著轎子將要去探視他。晏殊立刻派人騎馬向皇帝上奏,說:“我老了,還生著病,您過來超越了禮法,我不值得讓陛下擔憂也。”不久晏殊就死掉了。皇帝雖然來祭奠,卻把沒有來探病作為遺憾,特地為他朝兩天不上朝,追贈司空兼任侍中,諡元獻,在他的墓碑的碑首用篆體寫上了“舊學之碑”四個大字。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晏殊傳》“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晏殊傳》“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