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論文關鍵字:中學文言文 教學

論文摘要:閱讀和講授古代文言文,會遇到一些注釋問題與辭彙難點,主要表現在語言文字、文情語境、事理邏輝、客觀史實等方面。不疏通字詞,便不能準確地理解原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盲從教材,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我國的古籍絕大多數是文言作品,現代雖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為了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各級各類教學大綱都規定受教育者應該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識,具有相應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因此國小語文教材就選人了簡短的古詩文,國中、高中逐步增加,大學中文系的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課程也要接觸大量的文言作品,可見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學生具有讀懂文言作品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目標。

但現行的教材有一些不規範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注釋和辭彙方面,下面以注釋結論方面的間題為觀察對象,舉出一些實際病例來加以分析(其中有些病例在新版教材中已經得到改正,這裡舉出只是為了說明相關問題,沒有批評教材的意思,所以例句都不標明出版信息),希望能對教授中學文言文者有所啟示。

一、是否符合語言規律

謂語言規律,包括構詞規律、句法規律和表達規律,也涉及語言的形式即文字和語音規律。在中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注釋中,有的不合語法,例如:

1.《六國論》:“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適宜、得當。之,指上面說的道理。”今按,如果把“得”解釋為“適宜、得當”,那就是形容詞,不應該帶“之”為賓語。既然認為“之”是“指上面說的道理”,即“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欲急”等語,那“得”就應該解釋為動詞,否則不合語法。其實“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可以翻譯為“說中”“說出”等。

2.《種樹郭豪駝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陪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既然已〕已經這樣做了。既,已經。然,這樣。已,(做)完。”今按,作注者把“已”看作這句話的主要動詞,那么“然”就是修飾“已”的狀語。但這是不符合古漢語語法規律的。“然”作為指示代詞總是謂詞性的,如“雖然”“既然”“然則”“然而”等,從來不作修飾語用。因此這裡的’’然”也應該是謂語,而“已”則是語氣詞“矣”。

二、是否符合文情語境

所謂文情語境,包括話題主旨、文脈思路、上下文關係、本句意思是否順暢等等。

1.與話題主旨不合。例如:

《孟子·寡人之於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高中語文第一冊注釋:“〔王〕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這條注釋不能算錯,但“為王”究竟是稱王、做王還是達到王道、實行王道?“使天下百姓歸順”是“王”本身的含義還是言外之意,表述欠明確。於是有的教師把它講成稱王、登上王位之類的意思。而實際上“梁惠王”本來已經稱王,早就處於王位了,所以這裡談論的不是當不當王的問題,而是怎樣達到王道的問題;梁惠王問的是為什么自己的老百姓沒有增多;孟子的觀點是,要使自己的民眾比鄰國多,就必須實行王道,怎樣才能達到王道呢,為王者必須首先做到讓普通老百姓“不飢不寒”,而年長者能“衣帛食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王道,才能讓天下的百姓歸順。可見他們談話的主題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應該注釋為:王,指王道。這裡用作動詞,實現王道,也就是讓百姓歸順的意思。

2.與文脈思路不合。例如:

《石鐘山記》:蘇軾“因笑謂邁日:‘汝識之乎?嘈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坎銼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汝識(zhi)之乎〕你記得那些(典故)嗎?識,通‘志’,記住。”今按,前文寫蘇軾父子聽到“大聲發於水上,增如鐘鼓不絕”,歸途中又聽到“有坎銼之聲,與向之嘈者相應,如樂作焉”,接下來就是蘇軾問其子蘇邁“汝識之乎”。如果這裡的“識之”意為“記得那些典故”,似乎有些銜接不上,前面並沒有交代什麼典故,這樣發問,蘇邁能明白其意嗎?從行文脈絡看,這裡所問應該是指對前面聽到的各種聲音能否辨識,後面的解釋“嘈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坎銼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就正好是對“‘識之乎”的回答。因此,‘“之”是指代前面所聽到的各種聲音,“‘識”應該註解為“識別”“辨識”。這樣,前後思路才能順暢。

3.本句的意思講不順暢,也是不合語境的。例如:

《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當〕如果。”今按,依作注者的看法,“當與秦相較”意思是“如果跟秦國相比較”,聯繫上下文,語意滯澀難通,因為“則”後是兩個偏正式短語,若“當與秦相較”另起一個話頭,那“則”後的意思就不完整,好象被突然掐斷了。其實,這段引文整個是一個條件複句,“向使”領起條件分句,直到“良將猶在”,“則”引起推導結果分句,直到“或未易量”。在結果分句中,“勝負之數、存亡之理”是主語部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是謂語部分。因此,“當”是“應當”之義,“相較”是“相當”“差不多”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如果韓魏楚三國……,那么(六國)勝負存亡的機遇,應當跟秦國差不多,也許難以估計誰勝誰負誰存誰亡。”

三、是否符合邏輯事理

思維要符合邏輯,辦事得依順常理。如果注釋導致原文思維不合邏輯,事情違背常理,那就值得斟酌,需要改正。例如:

1.蘇詢《六國論》:“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互喪〕彼此(都)滅亡。互,互動,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今按,這條注釋本身前後矛盾。後面的單字解釋把“互”看作“喪”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方式,是副詞狀語;而前面的句意理解卻把“互”換成代詞的“彼此”而當作了主語。這兩種矛盾的說法對於這個句子來說都不可取。如果“‘互”是代詞主語,就會既與原主語“六國”語意重複,又不得不增加“(都)”來串通本來應該有的句意。如果“互”是“互動,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狀語,那就會不合邏輯:“消滅”不可能是一種“互動”的行為,“此”已經把“彼”消滅了,“彼”怎么還可能再來消滅“此”呢?說我消滅了你、你消滅了我,這是不合常理的。其實,這裡的“互”當解釋為俱、全、都,句意言六國(先後)都滅亡了,難道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互”當“’都”“全”““俱”講,古文中不乏其例。《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外圍下左右人並驚駭,兵馬互出。”“兵馬互出”指兵馬一齊出動或全部出動,不是一會兒出兵一會兒出馬,也不是你出兵我出馬。《世說新語·文學》:“時人互有譏昔,思意不愜。”指當時人們都嘲諷左思,左思心裡不偷快。《芙渠》:“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高中語文第一冊注:“‘蓮實和藕一塊使人的牙齒和嘴邊感到芬芳。”除了把“齒頰”解釋為“牙齒和嘴邊”比較彆扭外(當釋為口腔即牙齒和脯頰之間),用“‘一塊”來解釋“‘互”多少還是揣摩出點意思來了,但如果解釋為“都”就更準確。“‘相”跟“互”在代詞、副詞用法上意義基本相同,“相”也可訓“都”,這應該可以當作“互”訓“都”的一個旁證。如《史記·吳王澳列傳》:“彼吳梁相敝而糧食竭,乃以全強制其罷極,破吳必矣。”“吳梁相敝”就是吳國梁國都疲睏了。

2.《論語·季氏將伐擷臾》:“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高中語文第一冊注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其才能則就其職位,不能這樣做就不就其職位。陳,擺出來、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職位。”今按,說“能(不能)施展其才能”,包含了一個前提條件,即他有才能,而能否施展則完全取決於客觀因素。如果這樣理解,那冉有就沒有什麼責任了,這不符合孔子批評冉有的意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施展其才能”應該是對客觀條件所造成的已然狀況的陳述,這裡卻說“能施展其才能則就其職位,不能這樣做就不就其職位”,你還沒有“就位”,你怎么知道“能施展”還是“不能這樣做”呢?就不就位應該是檢驗能否施展才能的先決條件,而不能反過來依據能否施展才能的條件推出就不就位的結果。這樣注釋不符合思維邏輯和一般常理。實際上,孔子引用這句古語是針對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這種推卸責任的態度說的,目的正是要批評冉有主觀方面的過錯。這種主觀過錯可以從兩個方面觀察,一是就職前,一是就職後。就職之前應該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合適的職位,這就是’‘陳力就列”的意思,跟’‘量力而行”相似,所以“陳力”是指把自己的'能力拿出來掂量掂量,而不是指施展才能。就職之後還要進一步檢驗自己的才能是否稱職,如果發現不稱職,那就趕快停止,退出來,把職位讓給別的稱職的,這就是“不能者止”的意思,因此“不能”不是指你有才能施展不出來,而是指你的才能不足以乾好這分工作;“止”不是指不去就職,而是說要從已經就任的職位上退下來,停止占據這個職位。

四、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語言可以表現人的內心世界、虛幻世界,而更多時候反映的是客觀世界。當語言在陳述事實的時候,它應該與客觀實際相符合;如果我們對語言內容的理解不符合客觀實際,那就有可能也是不符合作者原意的,這樣的解釋值得推敲。例如:

1.諸葛亮《出師表》:“五月渡滬,深人不毛。”中學語文教材原來注釋為:“不毛,不長草木的地方。”試想想,滬水在西南山區的四川境內,又時值盛夏草木繁茂之季,怎么會不長草木呢?即使是現在,四川境內也很難找到一塊自然不長草木的地方,何況是自然環境沒有怎么遭到破壞的古代呢?這顯然是不合自然現象、不合客觀實際的。其實“毛”本指動植物表皮上生長的絲狀物或茸狀物,引申泛指地面上生長的植物,有時特指植物當中人工種植的莊稼(含蔬菜等)或野生的草木。“深人不毛”的“毛”應是特指莊稼而言;“不毛”即未經開墾、不長莊稼的原始山區,那裡偏僻荒蕪、林深草茂,不是不長草木。《甘薯疏序》也是中學教材傳統篇目,其中有“麗土之毛,可以活人者多矣”的句子,這個“毛”則應該是泛指植物的,可有的教材注為“草木”,有的教材釋為“莊稼”,都失之偏頗。因為草木中雖然有許多“可以活人”的東西,但“甘薯”並非草木;而莊稼都是“可以活人”的,又怎么能說“多矣,’!說“多矣”就意味著“毛”中有些是不能“活人”的,而且‘“可以活人”的東西也不見得都是莊稼,草木的果實也有不少可以吃,因此“麗土之毛”的“毛”只能解釋為泛指的‘’植物”,偏指“莊稼”或“草木”都不符合事實。

2.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高中語文第四冊注釋:“四川的山光禿了,阿房宮出現了。”注釋把“蜀”對譯為“四川”,不符合歷史的實際。秦代時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中的蜀郡和巴郡都在今天的四川省境內。查《辭源》可知,秦滅古蜀國,置蜀郡。’‘治所在成都,其轄境包有四川成都市及溫江地區大部分縣境”。又秦惠王滅巴國,置巴郡,治地包括今四川重慶市和南充、達縣、秦節、彭水、涪陵等。可見不能將秦代的’‘蜀”跟今天的“四川”對等,原文中的“蜀”還是以指蜀郡為宜。

以上我們從語言規律、文情語境、邏輯事理和客觀實際四個方面分析了注釋結論方面的問題,其實如果注釋結論不正確,導致的問題往往不只表現在一個方面,所以我們有時可以同時從多個方面來分析,這樣問題會看得更清楚些。例如《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章:“一革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墩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高中語文第四冊注釋:“〔墩〕踐踏。〔不屑〕認為不值得,這裡是不願意接受的意思。”這樣解釋雖然有根據(來源於漢代趙歧的《孟子章句》),但其實既不符合語言規律,也不符合邏輯事理,跟文情語境更不協調,這不符合客觀實際,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有問題。我們認為“跳爾”所表示的應該是“與之”者的一種不情願的表情。因此“跳爾”應該講成“盛爾”,皺眉的樣子,愁眉苦臉的樣子,表示不樂意、不情願。至於“不屑”,應取《正字通》的解釋:“凡遇事物輕視不加意曰不屑。”其實就跟現代“不屑一顧”的“不屑”意思差不多。既然“與之”者不情願,愁眉苦臉的,“乞人”也就不看重他給的食物了,實際的意思當然是指不接受:這樣的食物吃了心裡不舒服呀,有損人格尊嚴呀,寧願不要,寧願餓死!這樣解釋,庶幾能合情合理,真正符合孟子的原意。

五、追根刨底,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要想讀懂一篇文言文,不能滿足於知道其中的字詞句應該怎樣解釋,還要進一步知道為什麼這樣解釋。也就是說,我們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我們缺乏必要的訓沽知識,我們在文言文的閱讀和教學中便很難做到由表及里、由淺人深,學生問一個為什麼,便往往無言以對。比如:

《屈原列傳》:“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課本注道:“顧反,回來。顧,還。”我們斟酌注釋是講得通的。“顧”為何有“還反”義呢?這時有必要運用訓話學知識加以探索。《說文》:“顧,還視也口”由此可知,顧的還反義是從這個本義引申出來的。樂府詩《度關山》:“行人思顧返,道別且徘徊。”古詩《行行重行行》:“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王聚《七哀詩》:“行者不顧返,出門與家辭。”這些佐證材料說明了“顧反(返)”都是同義複詞,顧就是反(返)。現代漢語“義無反顧”“回顧”就是對“顧”的本義的繼承。知道了“顧”這個義項的來龍去脈,我們的理解當然也就深刻得多了。

再如:《呂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課本訓“要”為“適應”,這是對的。“我們認為,準確診釋應該是:要,約也。由“制約”引申出“適應”(正反義)來。考證“要”是“腰”的本字(要、腰為古今字),如《墨子·兼愛中》:“楚靈王好士細腰。”《康熙字典·西部》:“要,與腰通。”許慎《說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腰)自臼之形,從臼。”段玉裁《說文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要(腰),而自臼持之……人多護其要(腰),故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亦遵此說。因為腰在軀幹的中部,所以可以訓為“中”、“正”、“適中”。王念孫《廣雅疏證》曾有明訓:“要,正也。”由此又可引申出“適合”、“適應”、“符合”之類的意思。如《禮記·樂記》:“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綴兆,樂隊的行列位置)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對詞語訓釋的把握也就清楚明白了。

《柳毅傳》:“饗德懷恩,詞不悉心。”注釋“饗”同“享”,受。為何“饗”同“享”呢?我們從音義兩方面看。音的方面,享饗同音,陽韻。義的方面,《說文》:“享,獻也。”《爾雅釋話》:“享,獻也。”段玉裁曰:“毛詩之例,凡獻於上曰享,凡食其獻曰饗。”廣雅·釋話》:“獻,進也”。此三字,語音因通轉而近,詞義圍繞進獻的動作(獻)、對象(享)、和結果(饗)而連繫在一起,成為同源。由此得出,享、饗同源詞,同義而異形,且各有字源。

語文教學的實踐證明:在文言文教學中,善“疑”與善於解“疑”,是幫助學生理解並掌握文言文字詞,準確地運用現代漢語,疏通文意大有裨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0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