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字景言,建之浦城人”文言文閱讀試題

真德秀,字景言,建之浦城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南劍州判官,繼試,中博學宏詞科,入閩帥幕,召為太學正,嘉定元年遷博士。後屢遷至中書舍人。
江東旱蝗,廣德、太平為甚,德秀親至廣德,與太守魏峴同以便宜發廩,使教授林庠振給,竣事而還。百姓數千人送之郊外,指道傍叢冢泣曰:此皆往歲餓死者。微公,我輩已相隨入此矣。”新徽州守林琰無廉聲,寧國守張忠恕私匿振濟米,皆劾之,而以李道傳攝徽。先是,都司胡貙、薛拯每誚德秀迂儒,試以事必敗,至是政譽日聞,因倡言旱傷本輕,監司好名,振贍太過,使峴劾庠以撼德秀。德秀上章自明,朝廷悟,與峴祠,授庠乾官。
德秀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番舶畏苛征,至者歲不三四,德秀首寬之,至者驟增至三十六艘。輸租令民自概①,聽訟惟揭示姓名,人自詣州。泉多大家,為閭里患,痛繩之。海賊作亂,將逼城。德秀祭兵死者,復遍行海濱,審視形勢,增屯要害處,親授方略,禽之。
以集英殿修撰知隆興府。尤留意軍政,欲分鄂州軍屯武昌,及通廣鹽於贛與南安,以弭汀、贛鹽寇。未及行,丁擾歸。明年,蘄、黃失守,盜起南安,討之數載始平,人服德秀先見。
理宗即位,擢禮部侍郎。德秀屢進鯁言上皆虛心開納而彌遠益嚴憚之乃謀所以相撼畏公議未敢發給事中王塈盛章始駁德秀所主濟王贈典繼而殿中侍御史莫澤劾之落職罷祠。監察御史梁成大又劾之,請加竄殛。上曰:“仲尼不為已甚。”乃止。
德秀立朝不滿十年,奏疏無慮數十萬言,皆切當世要務,直聲震朝廷。既 ,上思之不置,謚曰文忠·
選自《宋史.真德秀傳記》.有刪改
註:①概:量米粟時刮平斗斛用的木板,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過滿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德秀屢進鯁言/上皆虛心開納/而彌遠益嚴憚之/乃謀所以相撼/畏公議未敢發/給事中王塈/盛章始駁德秀所主濟王贈典/繼而殿中侍御史莫澤劾之/落職罷祠。
B、德秀屢進鯁言/上皆虛心開納/而彌遠益嚴/憚之乃謀所以相撼/畏公議未敢發/給事中王塈/盛章始駁德秀所主濟王贈典/繼而殿中侍御史莫澤劾之/落職罷祠。
C、德秀屢進鯁言/上皆虛心開納/而彌遠益嚴憚之/乃謀所以相撼/畏公議未敢/發給事中王塈/盛章始駁德秀所主濟王贈典/繼而殿中侍御史莫澤劾之/落職罷祠。
D、德秀屢進鯁言/上皆虛心開納/而彌遠益嚴/憚之乃謀所以相撼/畏公議未敢/發給事中王塈/盛章始駁德秀所主濟王贈典/繼而殿中侍御史莫澤劾/之落職罷祠。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博士,古代學官名,始於戰國,秦朝有詩賦等博士,漢朝有五經博士,唐朝有太學博士等。古代也可指專門精通某種技藝或從事某些職業的人
B.江東,是中國歷史上與“江左”相對的一個地理概念,源自長江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為西南往東北走向,於是人們將長江以東的地區稱之為“江東”。
C.丁憂,又稱“丁艱”,指官員遭逢父母的喪事,丁內憂指母喪,丁外憂指父喪;一般服喪三年,三年不得出任公職,如不得已出任公職,稱“奪情”。
D.奏疏又稱奏議,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進言使用的文書的統稱,戰國以前臣子向君主進呈文書稱上書,秦統一六國後稱為奏,漢代臣子上書有時也稱上疏。
6.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真德秀親政愛民。江東發生旱災和蝗災,他與太守商議,發放官府糧食救濟災民,安排妥當後才離開。
B.真德秀剛正不阿。真德秀敢於彈劾貪官污吏,太守林瑛貪贓枉法,張忠恕瞞匿販濟之糧,都被他彈劾
C.真德秀執法嚴明。在泉州任職期間,當地有很多豪右望族危害鄉里,真德秀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懲處
D.真德秀足智多謀。真德秀調派鄂州軍隊屯駐武昌,打通廣鹽賣到贛州等地的渠道,消除了鹽寇禍患。
7.把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指道傍叢冢泣曰:“此皆往歲餓死者。微公,我輩已相隨入此矣。”
(2)德秀祭兵死者,復遍行海濱,審視形勢,增屯要害處,親授方略,禽之。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真德秀,字景言,建之浦城人”文言文閱讀試題0
“真德秀,字景言,建之浦城人”文言文閱讀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