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自處士征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德宗貞元十一年,春,二月)初,陽城自處士①征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想望風采,曰:“城必諫諍,死職下。”及至,諸諫官紛紛言事細碎,天子益厭苦之。而城方與二弟及客日夜痛飲,人莫能窺其際,皆以為虛得名耳。前進士河南韓愈作《爭臣論》以譏之,城亦不以屑意。有欲造城而問者,城揣知其意,輒強與酒。客或時先醉仆席上,城或時先醉臥客懷中,不能聽客語。及陸贄②等坐貶,上怒未解,中外惴恐,以為罪且不測,無敢救者。城聞而起曰:“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殺無罪人。”即帥拾遺王仲舒、歸登、右補闕熊執易、崔邠等守延英門,上疏論延齡奸佞,贄等無罪。上大怒,欲加城等罪。太子為之營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諭遣之。於是金吾將軍張萬福聞諫官伏閣諫,趨往至延英門,大言賀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遂遍拜城與仲舒等,已而連呼“太平萬歲!太平萬歲!”萬福,武人,年八十餘,自此名重天下。時朝夕相延齡,陽城曰:“脫以延齡為相,城當取白麻壞之,慟哭於庭。”有李繁者,泌之子也,城盡疏延齡過惡,欲密論之,以繁故人子,使之繕寫,繁徑以告延齡。延齡先詣上,一一自解。疏入,上以為妄,不之省。秋七月丙寅朔,陽城改國子司業,坐③言裴延齡故也。
(貞元十四年,九月)太學生薛約師事司業陽城,坐言事,徙連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黨罪人,左遷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賦稅不登,觀察使數加誚讓,城自署其考曰:“撫字④心勞,征科政拙,考下下。”觀察使遣判官督其賦,至州,城先自囚於獄。判官大驚,馳入,謁城於獄曰:“使君何罪!某奉命候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復歸。館門外有故門扇橫地,城晝夜坐臥其上,判官不自安,辭去。其後又遣他判官往按之,他判官載妻子中道逸去。
(節選自《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五)
[注]①[處士]未做官的士人。②[陸贄]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兩年後因反對由德宗所寵信的裴延齡掌管財賦,被貶充忠州(今重慶忠縣)別駕(州主管官的佐吏)。③[坐]由……而獲罪。④[撫字]撫育愛護。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欲造城而問者 造:拜訪
B.陽城自處士征為諫議大夫 征:徵召
C.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信:信任
D.脫以延齡為相脫:或許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直接表現陽城勇於勸諫的一組是( )
①城必諫諍,死職下 ②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殺無罪人
③上疏論延齡奸佞,贄等無罪④上大怒,欲加城等罪
⑤城當取白麻壞之,慟哭於庭⑥左遷城道州刺史
A.②③⑤ B.③④⑥ C. ①②⑥D. ①④⑤
11.下列對文意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唐德宗要罷免正直的陸贄、重用奸佞的裴延齡時,陽城不顧皇帝的盛怒,上疏論延齡奸佞、申明陸贄等人無罪,結果得罪了皇帝,為他最終被貶為國子司業埋下了伏筆。
B.陽城初征為諫議大夫時,因沉湎於酒而沒有做好諫議工作,人們都認為陽城是虛得清名,韓愈因此寫文章譏諷他。這是為後文寫陽城為陸贄之事死諫作鋪墊。
C.文章末段寫了陽城的一件軼事,這件軼事寫得生動有趣,細節描寫尤為成功,如他自署考語“撫字心勞,征科政拙,考下下”,富有戲劇性。
D.陽城任地方官時,州中的賦稅收不上,觀察使派判官他的任所道州督課稅賦,他則先把自己關進了監獄。行文著墨不多,稱許之意,則暗含其中。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太子為之營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諭譴之。(3分) 
(2)疏入,上以為妄,不之省。(3分)
(3)判官大驚,馳入,謁城於獄曰:“使君何罪!某奉命候安否耳。”(3分)
參考答案
9.D(脫:倘若。)
10.A(①寫人們對陽城的預測,側面表現其勇於勸諫;④敘述陽城率人勸諫惹怒德宗,但不是直接表現其勇於勸諫;⑥寫陽城被貶的情況。)
11.B “因沉湎於酒而沒有做好諫議工作”有誤,是陽城不願像其他諫官那樣“言事細碎” ,要諫則諫大事。
12.(1)太子為此而出面營救,德宗的態度才緩和下,叫宰相宣旨讓他們(放寬心)離去。(“解”“諭”各1分,大意1分。)
(2)待到奏章送入內廷,德宗認為這是荒謬的,便不再審察了。(“妄”1分,“不之省”賓語前置句式1分,大意1分。)
(3)判官很吃驚,急奔進去,在監獄中拜見陽城說:“您有什麼罪過!我是接受命令前問候您安康與否的啊。”(“謁”“候”各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德宗貞元十一年,春季二月,)當初,陽城由未做官的士人被徵召為諫議大夫,他對任命的官職並不推辭。(陽城)還沒有到京城,人們便思慕他的風采,都說:“陽城肯定會直言規諫,以死效忠職守。”等到(陽城)朝廷以後,諫官們進諫政事時紛紛講些細小瑣碎的事情,德宗愈加厭煩不堪。然而,陽城卻與自己的兩個弟弟以及賓客日夜開懷飲酒,人們對他摸不著邊際,都認為他是虛有其名罷了。前科進士河南人韓愈寫了一篇《爭臣論》譏諷他,陽城也並不介意。有人打算前去質問陽城,陽城揣度到人的用意,總是強勸人與他飲酒,有時客人先醉倒在酒席上,有時陽城先醉躺在客人的懷抱中,不能聽客人講話了。到了陸贄等人獲罪貶了官,德宗的怒氣仍未消散,朝廷內外恐懼不安,都認為接下對他追加的罪罰將是難以預計的,沒有人敢去營救。陽城聽到後奮起說道:“不能讓天子信任和重用奸臣,殺害沒有罪過的人。”他當即帶領拾遺王仲舒、歸登及右補闕熊執易、崔邠等人在延英門守候著,上奏疏章,論說裴延齡xie6*惡諂諛,而陸贄等人沒有罪。德宗大怒,準備將陽城等人治罪。太子為此而出面營救,德宗的態度才緩和下,叫宰相宣旨讓他們(放寬心)離去。當此時金吾將軍張萬福聽說諫官跪在延英殿閣進諫,便快步前往延英門,大聲祝賀道:“朝廷有直言的臣下,天下肯定要太平了!”於是,他逐一拜謝陽城與王仲舒等人,隨即連聲大呼“太平萬歲!太平萬歲!”張萬福是一員武將,有八十多歲了,自此以後(張萬福的)名聲便為天下推重了。當時隨時都有任命裴延齡為宰相的可能,陽城說:“倘若讓裴延齡出任宰相,我就會將任命他的白麻詔書拿毀掉,還要在朝廷上痛哭一場。”有個叫李繁的人,是李泌的兒子,陽城竭力梳理裴延齡的全部過失與罪惡,想秘密彈劾他,因李繁是舊友的兒子,便讓他謄抄疏章,李繁卻徑直將此事告訴了裴延齡。裴延齡事先到德宗那裡逐條自行解釋,待到奏章送入內廷,德宗認為這是荒謬的,便不再審察了。秋季七月丙寅日初一這天,陽城被改任為國子司業,這是由於他上疏彈劾裴延齡而獲罪的緣故。
(貞元十四年,九月,)太學生薛約以師長之禮對待國子司業陽城,因言事獲罪,遷徙連州,陽城把他送到郊野以外。德宗認為陽城與有罪之人結黨,將陽城降職為道州刺史。陽城治理百姓如同對待家人一般,州中的賦稅收不上,觀察使有好幾次加以譴責,於是陽城自行題寫他的任官考核成績道:“撫育愛護(百姓)心神為之勞瘁,徵收科稅的政績低劣,考核成績下下等。“觀察使派遣判官督促他徵稅,判官到道州時,陽城事先已經將自己囚禁在監獄中了。判官大驚,急奔進去,在監獄中拜見陽城說:“您有什麼罪過!我是接受命令前問候您安康與否的啊。”判官逗留了一兩天還沒有離去,陽城便不回家。判官下榻的館舍門外有一塊舊門扇橫放在地上,陽城就日夜坐臥在門扇上,判官感到不安,便辭別而去了。此後,觀察使又派遣另外一個判官前往按察陽城,這個判官卻乘車載著妻子兒女在中途逃跑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陽城自處士征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陽城自處士征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