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設漁者對智伯》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設漁者對智伯 
柳宗元
智氏既滅范、中行,志益大,合韓、魏圍趙,水晉陽。智伯瑤乘舟以臨趙,且又往來觀水之所自,務速取焉。
群漁者有一人坐漁,智伯怪之,問焉,曰:“若漁幾何?”曰:“臣始漁於河,中漁于海,今主大茲水,臣是以來。”曰:“若之漁何如?”曰:“臣幼而好漁,始臣之漁於河,有魦、鱮、鱣、鰋①者,不能自食,以好臣之餌,日收者百焉。臣以為小,去而之龍門之下,伺大鮪②焉。夫鮪之來也,從魴鯉數萬,垂涎流沫,後者得食焉。然其飢也,亦反吞其後。愈肆其力,逆流而上,慕為 螭龍③。及夫抵大石,亂飛濤,折鰭禿翼,顛倒頓踣,順流而下,宛委冒懵,環坻漵而不能出。向之從魚之大者,幸而啄食之,臣亦徒手得焉,猶以為小。聞古之漁有任公子者,其得益大。於是去而之海上,北浮於碣石,求大鯨焉。臣之具未及施,見大鯨驅群鮫逐肥魚於渤澥之尾,震動大海,簸掉巨島,一啜而食若舟者數十,勇而未已,貪而不能止,北蹙於碣石,槁焉。向之以為食者,反相與食之,臣亦徒手得焉,猶以為小。聞古之漁有太公者,其得益大,釣而得文王,於是舍而來。”
智伯曰:“今若遇我也如何?”漁者曰:“向者臣已言其端矣。始晉之侈家,若欒氏、祁氏、卻氏、羊舌氏以十數,不能自保,以貪晉國之利,而不見其害。主之家與五卿,嘗裂而食之矣,是無異魦鱮鱣鰋也。腦流骨腐於主之故鼎,可以懲矣,然而猶不肯寤。又有大者焉,若范氏、中行氏,貪人之土田,侵人之勢力,慕為諸侯,而不見其害。主與三卿又裂而食之矣脫其鱗鱠其肉刳其腸斷其首而棄之鯤鮞遺胤④莫不備俎豆是無異夫大鮪也。可以懲矣,然而猶不肯寤。又有大者焉,吞范、中行以益其肥,猶以為不足。力愈大而求食愈無厭,驅韓、魏以為群鮫,以逐趙之肥魚,而不見其害。貪肥之勢,將不止於趙。臣見韓、魏懼其將及也,亦幸主之蹙於晉陽。其目動矣,而主乃慠然,以為鹹在機俎之上,方磨其舌。抑臣有恐焉,今輔果⑤舍族而退,不肯同禍;段規⑥深怨而造謀,主之不寤,臣恐主為大鯨,首解於邯鄲,鬣摧於安邑,胸披於上黨,尾斷於中山之外,而腸流於大陸,為鱻薧⑦,以充三家子孫之腹。臣所以大懼。不然,主之勇力強大,於文王何有?”
智伯不悅,然終以不寤。於是韓、魏與趙合滅智氏,其地三分。
注釋:① 魦鱮鱣鰋:即小魚、鰱魚、鱔魚、鮎魚 ②鮪:鱘魚和鰉魚的古稱。 ③螭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 ④胤:後嗣,後代 ⑤輔果:人名,原為智伯瑤同族,認為智伯必導致智姓滅亡,因而聲明脫離智姓,改姓輔。⑥段規:韓康子的大臣,曾受智伯瑤的侮辱,深懷怨恨。後來智伯瑤久攻晉陽不下,段規首先發難,殺了智伯瑤。⑦鱻:鮮食。薧:乾食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折鰭禿翼,顛倒頓踣踣: 跌倒
B.去而之龍門之下,伺大鮪焉伺:窺探
C.北蹙於碣石,槁焉 槁:乾枯
D. 鬣摧於安邑 摧:折斷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向之從魚之大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聞古之漁有太公者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C.其目動矣,而主乃慠然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D.若之漁何如 以若所為,求 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7.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點明背景,作為春秋末年晉國四卿之一的智伯,滅了范氏、中行氏之後,又向趙襄子索地,遭拒絕,於是他脅迫韓、魏共圍晉陽。結尾與開頭呼應,智伯被韓、魏、趙滅亡。
B.魦鱮鱣鰋因“好臣餌”被捕獲,大鮪因“慕為螭龍”最終只能繞著暗礁淺灘轉動,大鯨在一口吞掉了幾十條大魚後仍不免枯死,文章前半部分說魚是為下文喻理作鋪墊。
C.文章第三段將欒氏、祁氏、卻氏、羊舌氏與魦鱮鱣鰋,范氏、中行氏與大鯨,晉伯與大鮪類比,以魚之貪而得死,喻人之貪而取敗,於描寫、議論中蘊含深刻哲理。
D.文章借漁者之口,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對貪鄙之徒作了十分形象的描寫,意在說貪得無厭不知滿足者,就如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樣,自己也免不了被人吞併或消滅。
8.請用斜線“/ ”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
脫 其 鱗 鱠 其 肉 刳 其 腸 斷 其 首 而 棄 之 鯤 鮞 遺 胤 莫不 備 俎 豆 是 無異夫 大 鮪 也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1分)
(1)臣始漁於河,中漁于海,今主大茲水,臣是以來。( 4分 )
(2)愈肆其力,逆流而上,慕為螭龍。( 3分 )
(3)腦流骨腐於主之故鼎,可以懲矣,然而猶不肯寤。( 4分 )
參考答案:
5.B.( 伺:等待、等候。)
6.B.( A.音節助詞,無實義/往,到……去; B.都是定語後置的標誌;C.表示兩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卻,反而,竟然/表示範圍的限定。僅僅,只;D.人稱代詞,你/助詞,猶“然”,用在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表示狀態。)
7. C.( 范氏、中行氏與 大鮪,晉伯與大鯨類比。)
8.脫其鱗/鱠其肉/刳其腸/斷其首而棄之/鯤鮞遺胤/莫不備俎豆/是無異夫大鮪也。
標“/ ”共6處,兩處得1分。
9.(1)譯文:我開始在黃河裡捕魚,過了段時間到海里捕魚,如今您(決了汾水的堤岸)擴大這裡的水,我因此來到這裡。(關鍵點:漁,大,茲,是以)
(2)譯文:(它在這時候)更加費盡它的力氣,逆流而上,希望成為螭龍。(關鍵點:肆,慕,為)
(3)譯文:(他們的)腦漿迸流、骨頭腐爛在您的舊鼎中,可以引以為戒了,但是有的人還不肯醒悟。(關鍵點:腦流骨腐,懲,寐)
譯文
智伯消滅了范氏、中行氏之後,志向更大了,聯合韓國和魏國圍困趙國,水淹晉陽。智伯瑤乘船偵察趙境,並且四處察看水的流向,務必要迅速攻取晉陽。
在一群捕魚的人中有一個人坐著釣魚,智伯覺得奇怪,問他,說:“你捕魚有多久了?”他回答說:“我開始在黃河裡捕魚,過了段時間到海里捕魚,如今您(決了汾水的堤岸)擴大這裡的水,我因此來到這裡。”問:“你捕魚的本領怎么樣?”回答說:“我從小就喜歡捕魚,開始我在黃河裡捕魚,那裡有魦鱮鱣鰋等各種魚,(它們)不願自己尋找食物,因為喜歡吃我的魚餌,我一天可以捕獲上百條魚。我覺得這魚太小了,離開那裡來到龍門山下面,等待大鮪魚。大鮪魚來的時候,跟隨而來的魴和鯉魚有幾萬條,(它們)垂涎流口水,跟在(鮪魚)後面能吃到(它)。然而鮪飢餓的時候,也會返身吞食它身後的那些魚。(它在這時候)更加費盡力氣,逆流而上,只希望成為螭龍。等遇到大石頭,就在洶湧的波濤中橫衝直撞,結果折斷了魚鰭磨禿了兩邊的翅,十分疲憊地翻倒跌落下來,只得順著水流漂下,隨著曲折的水勢遊動,冒冒失失,昏昏沉沉,繞著水中的暗礁淺灘轉動,再也沒有辦法出來。原來那些跟隨而來的魚群中的大魚,開心地啄食它,我也空手就能抓到魚了,但我還認為鮪魚太小了。聽說古時候有個叫任公子的漁人,他得到的魚更大。於是離開龍門前往大海,坐船向北到了碣石山,想在那裡捕到大鯨。我的漁具還沒有施放,就看見大鯨在渤海岸邊驅趕著成群的鮫魚,追逐著肥美的大魚,掀起的浪濤震盪著大海,震動著大島,鯨魚一口吞掉了如船那么大的魚幾十條,勇猛向前,只顧貪吃而不肯停止,擱淺在北邊的碣石山前,乾枯而死。原來被它吃的魚,反過來一起吃它了,我又空手得到了魚。我還認為(這魚)太小了,聽說古代有叫姜太公的漁人,他得到的更大,釣到了文王,於是我離開了大海來到了這裡。”
智伯說:“今天你遇見我覺得怎么樣?”打魚的人說:“剛才我已經說了原因了。原先,晉的貴族,如欒氏、祁氏、郤氏、羊舌氏有幾十家,他們都不能保存自己,是因為只知道貪圖晉國的利益,卻看不到其中的禍害。您和五大家族,就將他們分割吞併了,這與魦鱮鱣鰋魚的結果沒有什麼不同。他們的腦漿迸流、骨頭腐爛在您的舊鼎中,可以引以為戒了,但是有的人還不肯醒悟。還有大的呢,如范氏、中行氏,他們貪圖人家的土地田畝,侵犯人家的勢力,想成為諸侯,卻看不見其中的禍害,您和三家又分割吞併了他們,像宰魚一樣剝掉他們的鱗,切碎他們的肉,挖掉他們的腸子,砍下他們的頭並扔掉,連他們的子孫也像小魚苗一樣,沒有不盛在盤子裡的,這和那大鮪魚沒有什麼區別。本來應該引以為戒了,然而有的人還是不肯醒悟。更有大的,吞併范氏、中行氏,來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還覺得不夠。力量愈大貪圖擴張的欲望就越不能滿足,把韓氏魏氏作為群鮫驅使,去追逐趙氏這條肥魚,卻不知道這其中的危險。貪圖更大的趨勢,吞併趙氏並不是終止。我已看出韓氏魏氏害怕災難降臨的情緒了,又希望您在晉陽陷於泥淖。他們在轉著眼睛(打主意),但是您還是驕傲地認為他們是您機關和砧板上之物,還在那舔著您的舌頭。不過我有些擔憂,如今輔果放棄家族而離去,不肯一同承受災禍;段規深懷怨恨策劃報復。您還不醒悟,我擔心您成為大鯨,頭掉在邯鄲,鰭折斷在安邑,胸被剖開在上黨,尾巴在中山外被砍斷,腸子流在大陸澤里,做成鮮食和乾食,來填充三家(韓、魏、趙)子孫的肚腹。我因此非常害怕。否則,您的勇氣和勢力強大,和周文王相比有什麼區別呢?”
智伯聽後不高興,但是始終沒有醒悟。於是韓國、魏國和趙國聯合消滅了智氏,將他的領地瓜分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柳宗元《設漁者對智伯》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柳宗元《設漁者對智伯》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