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元勰傳》“彭陽王勰,字彥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彭陽王勰,字彥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啟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許,乃毀瘠三年,弗參吉慶。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學,不捨晝夜,博綜經史,雅好屬文。
從征沔北,詔曰:“明便交敵,可敕將士肅爾軍儀。”勰於是親勒大眾。須臾,有二大鳥從南而來,一向行宮,一向幕府,各為人所獲。勰言於高祖曰:“始有一鳥,望旗顛仆,臣謂大吉。”高祖戲之曰:“鳥之畏威,豈獨中軍之略也?吾亦分其一爾!此乃大善,兵法成說。”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蕭衍。其夜大雨,高祖曰:“昔聞國軍獲勝,每逢雲雨。今破新野、南陽,及摧此賊,果降時潤。誠哉斯言!”勰對曰:“水德之應,遠稱天心。”高祖令勰為露布,勰辭曰:“臣聞露布者,布於四海,露之耳目,必須宣揚威略
以示天下。臣小才,豈足大用?”高祖曰:“汝豈獨親詔,亦為才達,但可為之。”及就,尤類帝文。有人見者,成謂御筆。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遺敕數紙。鹹陽王禧疑勰為變,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謂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勰恨之,對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禧曰:“汝恨吾後至耳!”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親侍醫藥,夙夜不離左右,至於衣帶罕解,亂首垢面。帝患久多忿,因之以遷怒。勰每被誚詈,言至厲切;威責近侍,動將誅斬,勰承顏悉心,多所匡濟。東宮官屬,多疑勰有異志,竊懷防懼。而勰推誠盡禮,卒無纖介。
世宗後頻幸勰第。及京兆、廣平暴虐不法,詔宿衛隊主率羽林虎賁,幽守諸王於其第。勰上表切諫,世宗不納。勰既無山水之適,又絕知己之游,唯對妻子,鬱鬱不樂。議定律令,勰與高陽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學者五日一集,參論軌制應否之宜。而勰夙侍高祖,兼聰達博聞,凡所裁決,時彥歸仰。加以美容貌,善風儀,端嚴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觀者忘疲。勰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撰自古帝王賢達至於魏世子孫,三十卷,名曰《要略》。小心謹慎,初無過失,雖閒居宴處,亦無慢色惰容。愛敬儒彥,傾心禮待。清正儉素,門無私謁。
(選自《魏書•元勰傳》,有刪節)
【注】①毀瘠:因居喪過哀而極度瘦弱。②露布:奏捷的文書。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祖大奇之奇:對……感到驚奇
B.故知有夷險夷險:危險
C.世宗後頻幸勰第 幸:寵幸
D.勰敦尚文史敦尚:推崇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吾亦分其一爾 其可怪也歟
B.久之乃入填然鼓之
C.而勰推誠盡禮 倚歌而和之
D.幽守諸王於其第君幸於趙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勰幼年喪母,長大之後想要為母親追加服喪之禮,文明太后沒有應允,元勰仍居喪三年,因哀傷過度而極其瘦弱,拒不參加吉祥喜慶之事。
B.元勰跟隨魏高祖出征沔北時,曾有兩隻鳥從南方飛來,飛向幕府的那隻被人捕獲,元勰告訴高祖這是吉兆,他並不知高祖也得到了另一隻鳥。
C.魏高祖病逝之後,鹹陽王禧懷疑元勰可能政變,不敢前來料理喪事,而太子的屬下更有很多人懷疑元勰有篡位duo6*權的心思,暗自心懷戒備和畏懼。
D.魏世宗即位之後,借著京兆、廣平殘害百姓之事囚禁了眾王,元勰呈上奏章,懇切進諫,但是沒有被採納,因而撰寫《要略》抒發內心憤懣之情。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敏而耽學,不捨晝夜,博綜經史,雅好屬文。(3分)
(2)汝豈獨親詔,亦為才達,但可為之。(3分)
(3)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親侍醫藥,夙夜不離左右,至於衣帶罕解,亂首垢面。(4分)
參考答案
4.C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解題思踣】C項,駕臨。A項,考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B項,考查偏義複詞,C項,考查一詞多義,D項,根據語段推測雙音節詞的含義。
5.B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解題思路】A項,前者代詞,可譯為“其中”;後者副詞,表強調,可譯為“真是”。B項,均是語氣助詞,不譯。C項,前者承接“東宮官屬,多疑勰有異志,竊懷防懼”一句,連詞,錶轉折,可譯為“但是”;後者連詞,表修飾,可不譯。D項,前者介詞,可譯為“在”,後者介詞,表被動,可譯為“被”。
6.D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題思路】撰寫《要略》與進諫之事沒有必然的聯繫,屬於無中生有。
7.(1)(元勰)才思敏捷而又特別好學,夜以繼日,博通經史,平時喜歡撰寫文章
(2)你不僅是我親自詔令的,而且才能也很明達,只管去寫好了。
(3)自從魏高祖生病,元勰經常居住在宮中,親自侍奉醫藥,早晚不離左右,甚至於(睡覺之時)衣帶都很少解開,頭髮蓬亂,滿面污垢。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題思路】
(1)“耽”也可以解釋為“沉迷”;“耽”“雅”“屬文”各1分。
(2)“豈獨”可以解釋為“難道只是”,“達”可以解釋為“明達”“通達”“暢達”等,“但可”可以解釋為“只須”“只管”,各1分。
(3)“不豫”可以解釋為生病;“夙夜”“至於”“亂首”各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彭陽王元勰,字彥和。元勰出生之後,母親潘氏就過世了,等到元勰長大懂事,就稟告皇上請求追加服喪之禮。文明太后沒有應允,他就(獨自)居喪三年,因哀傷過度而極其瘦弱,並且不參加吉祥喜慶之事。高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姓為“元”)對此感到非常驚異。元勰才思敏捷而又特別好學,夜以繼日,博通經史,平時喜歡撰寫文章。
元勰跟隨魏高祖出征沔北,魏高祖下詔說:“明天就要與敵人交鋒,(今天)可以命令將士整飭一下你們的軍事禮儀。”元勰於是親自檢閱大軍。過了一會兒,有兩又很大的烏兒從南方飛來,一隻飛向魏高祖所住的行宮,一隻飛向將帥所在的營帳,分別被人捕捉到。元勰對魏高祖說:“剛才有一隻鳥兒,向著大旗跌落下來,我認為這是大吉大利(的徵兆)。”高祖跟他開玩笑地說道:“鳥兒畏懼威儀,難道僅僅是你這箇中軍的韜略啊?我也分到其中一隻(鳥兒)了!這是大好事,兵法上都是這么說的。”到了第二天,就大敗崔慧景、蕭衍。那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雨,魏高祖說:“過去聽說我們北魏軍隊打勝仗的時候,每次都會遇到下雨。現在攻占了新野、南陽,還有這次打敗這支敵兵,果然上天下了及時雨。我聽到的這句話,說得還是真實的啊!”元勰回答說:“(這是)順應‘水德’(古代陰陽家稱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符合天意啊!”魏高祖讓元勰撰寫“露布”(奏捷的文書),元勰推辭說:“我聽說所謂‘露布’,‘布’指的是散布到四海之內,‘露’指的是顯露在眼耳之前,一定要宣揚陛下的威儀與韜略,用來昭示天下百姓。我(這等)微小的才幹,怎么夠格用在(這等)重大的事情上面呢?”魏高祖說:“你不僅是我親自詔令的,而且才能也很明達,只管去寫好了。”等到寫完,特別類似魏高祖的文風。看到“露布”的人,都說是魏高祖的御筆。
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即位,元勰跪著獻上魏高祖的臨終遺命,有好幾張紙。成陽王元禧懷疑元勰可能政變,就停留在魯陽郡之外,過了很久才進入(京城)。(後來,)元禧對元勰說:“你(這個位置)不但艱辛勞苦,而且極其危險。”元勰有些怨恨他,回答說:“兄長您見識高,年紀大.因此知道(形勢的)艱險;我手裡握著毒蛇,胯下騎著猛虎,倒是沒覺得有什麼艱難。”元禧說:“你(說這話,)是我來得遲罷了!”自從魏高祖生病,元勰經常住在宮中,親自侍奉醫藥,早晚不離左右,甚至於(睡覺之時)衣帶都很少解開,頭髮蓬亂,滿面污垢。魏高祖長期生病,心中多有怒氣,因此遷怒於人。元勰常常被他責罵,言辭極為嚴厲;痛斥身邊的侍從,動不動就要殺掉他們。元勰順承魏高祖的臉色,盡心(照料),做了很多匡正救助(的事情)。東宮太子屬下的官吏,很多人懷疑元勰有篡位duo6*權的心思,暗自心懷防備和畏懼。但是元勰推誠置腹,恪盡禮儀,最終沒有(造成)細微的嫌隙。
魏世宗後來頻繁親臨元勰的宅第。等到京兆(京兆王杜元寶)、廣平(廣平王杜拾遺)殘害百姓,違反法律,魏世宗下令宿衛隊隊長率領羽林軍的勇士,將眾王都囚禁在他們的宅第之中。元勰呈上奏章,懇切進諫,(但是)魏世宗沒有採納。元勰既不能(享受)山水的舒適,又斷絕了知己間的交往,只能對著妻子兒女,悶悶不樂。(朝廷)商議決定法律條令,元勰和高陽王元雍、八種高級官員(大致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為“八座”)、朝廷富有才學之士,五天聚會一次,參與討論法則制度是否適宜。元勰旱年侍奉魏高祖,加上聰慧明達、見聞廣博,凡是他所裁決(的律令),當時的俊傑都歸依仰慕。加上他容貌秀美,風度翩翩,端莊嚴謹宛若神明,曲行俯仰(指行禮動作)合乎法度,進出談笑的時候,見到的人都忘記了疲憊。元勰推崇文學、史學方面的著作,工作之餘,翻閱不止。他撰寫了(一本)從古代帝王賢達一直到北魏王朝子孫(的書籍),總共三十卷,命名為《要略》。元勰小心謹慎,全無過失,即使閒居,也沒有驕慢懈怠的神情。元勰尊敬愛護才德出眾的儒士,竭盡誠心以禮相待。元勰清廉正直,儉省樸素,門前從無因私事而拜謁請託(之人)。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魏書•元勰傳》“彭陽王勰,字彥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魏書•元勰傳》“彭陽王勰,字彥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