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范,字仲疇,善馬槊,頗能為歌詩”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張弘范,字仲疇,善馬槊,頗能為歌詩。年二十時,兄順天路總管弘略上計壽陽行都,留弘范攝府事,吏民服其明決。蒙古軍所過肆暴,弘范杖遣之,入其境無敢犯者。
從親王合必赤討李璮於濟南。弘范營城西,璮出軍突諸將營,獨不向弘范。弘范曰:“我營險地,璮乃示弱於我,必以奇兵來襲,謂我弗悟也。”遂築長壘,內伏甲士,而外為壕,開東門以待之,夜令士卒浚壕益深廣,碹不知也。明日,果擁飛橋來攻,未及岸,軍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突入壘門,遇伏皆死,降兩賊將。
移守大名管民總管。歲大水,漂沒廬舍,租稅無從出,弘范輒免之。朝廷罪其專擅,弘范請入見,進日:“臣以為朝廷儲小倉,不若儲之大倉。”帝曰:“何說也?”對曰:“令歲水潦不收,而必責民輸,倉庫雖實,而民死亡殆盡,明年租將安出?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則歲有恆收,非陛下大倉庫乎!”帝曰:“知體,其勿問。”
括諸道兵圍宋襄陽,朝廷以益都兵乃李璮所教練之卒,勇悍難制,故命領之。戍鹿門堡,以斷宋餉道,且絕郢之救兵。弘范建言曰:“國家取寰陽,為延久之計者,所以重人命而欲其自斃也。宜城萬山以斷其西,柵灌子灘以絕其東,則庶幾速斃之道也。”帥府奏用其言,移弘范兵千人戍萬山。既城與將士較射出東門宋師奄至將佐皆謂眾寡不敵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與諸君在此何事敵至將不戰乎敢言退者死即擐甲上馬,親率二百騎為長陣,令曰:“聞吾鼓則進,未鼓勿動。”宋軍步騎相間突陣,弘范軍不動,再進再卻,弘范曰:“彼氣衰矣。”鼓之,前後奮擊,宋師奔漬。
入朝,疾作。病甚,與親故言別。卒,年四十三。
(選自《元史·張弘范傳》,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既城與將士/較射出東門/宋師奄至/將佐皆謂眾寡不敵/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與諸君在此何事/敵至將不戰乎/敢言退者死/
B.既城與將士/較射出東門/宋師奄至/將佐皆謂眾寡/不敵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與諸君在此何事/敵至將不戰乎/敢育退者死/
C.既城/與將士較射出東門/宋師奄至/將佐皆謂眾寡不敵/宜人城自守/弘范曰/吾與諸君在此何事/敵至將不戰乎/敢言退者死/
D.既城/與將士較射出東門/宋師奄至/將佐皆謂眾寡/不敵宜人城自守/弘范曰/吾與諸君在此何事/敵至將不戰乎/敢育退者死/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槊,長矛。馬槊,中國古代冷兵器,是槊的主要形態,是重型騎兵武器。,
B.上計,文中指地方行政長官向上級呈文書,報告地方治理狀況。
C.飛橋,文中指古代軍隊作戰時保障攻城部隊通過河道的一種器材。
D.餉道,古代作戰時後勤保障的通道,專門用於運送糧食和轉運傷員。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弘范能文善武,辦事精明強千。他很會寫詩歌;他代哥哥處理總管府事務,處事明達有決斷;他強硬處置胡作非為的蒙軍。
B.張弘范足智多謀,善於排兵布陣。他準確判斷出李璮的想法,於是設計引誘李璮來犯,挖深壕溝,埋伏士兵,最終打敗了敵軍。
C.張弘范一心為民,富有遠見。當水災發生後,他下令免除百姓的租稅;面對朝廷的責怪,他向皇上闡述了藏富於民的道理。
D.張弘范臨危不亂,身先士卒。面對宋軍的突襲,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積極應對;他親自率領騎兵與敵周旋,取得勝利。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我營險地,璮乃示弱於我,必以奇兵來襲,謂我弗悟也。(5分)
(2)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則歲有恆收,非陛下大倉庫乎!(5分)
參考答案
參考譯文
張弘范,字仲疇,張柔之第九子。善於騎馬使槍,又頗能寫詩做歌。二十歲時,兄弘略任順天路總管,去壽陽行都報告一年內本路戶口、田地和賦稅徵收等政事,弘范代行兄之職務,吏民都佩服他辦事果斷,有條有理。蒙古軍在所過之地肆意殺掠,弘范對他們施以杖刑,使入順天的蒙古軍士不敢違法亂紀。
隨從親王合必赤討伐李王於濟南。弘范紮營城西,王遣軍出城襲擊蒙古軍各營,唯獨不攻擊弘范。弘范說:“我紮營在險地、李王是向我示弱,但又以為我無警惕,必以奇兵來襲擊。”於是他築長壘,內伏甲兵,外圍壕溝,開東門等待李王軍到來,夜間又令士卒把壕溝加深加寬,而不讓李王知道。第二天,李王果然來攻,其軍士陷入壕中,跨過壕溝者,沖入壘門又為伏兵所殺,這次戰鬥收兩降將。
世祖念弘范在濟南平定李王之亂有功,授為順天路管民總管,佩金虎符。二年,調為大名太守。這年大水災,人民房屋被漂沒,官府租稅無處徵收,弘范決定免徵。朝廷要治他以專斷獨行之罪,弘范辯解說“:臣以為朝廷將賦稅儲於小倉不如儲於大倉。”世祖問他“:此話怎講?”他說“:今年水災無收成,若強迫百姓交納租稅,國家倉庫是充實了,而人民死亡幾盡,明年租稅從哪裡出?不若賑濟百姓,使他們不逃離家鄉,則每年都有收穫,這豈不是陛下的大倉庫嗎?”世祖說“:你識大體,不問罪。”
六年,調集諸道兵圍攻宋之襄陽,授弘范益都、淄萊等路萬戶,復令佩金虎符。朝廷認為益都兵是李王所教練的士卒,勇悍難以駕御,故命弘范統領。攻襄陽之蒙古大軍,一部分由弘范率領戍守鹿門堡,以截斷宋軍運糧之道,且阻擊由郢州來的援軍。弘范建議說“:國家取得襄陽是長久的事,所以珍惜百姓生命,不進行戰鬥,讓守城的宋軍自斃。以往,夏貴乘江水上漲送衣糧入城,我軍坐視不阻止他們。襄陽南接江陵、歸州、峽州,商販、旅客、士卒來往不絕,襄陽宋軍能有自斃之時嗎?應該在萬山建城堡以阻斷襄陽與西邊的聯繫,在灌子灘設立柵寨以絕其與東部的聯繫,這樣可望使襄陽守軍迅速自斃。”帥府採納了他的建議,調弘范兵千人去戍守萬山。
萬山城堡建成後,宋軍突然到來,將佐們都認為眾寡不敵,應入城堡自守。弘范厲聲道:“我與諸君在此何事,敵人來而我們竟不應戰嗎?有敢言退守者斬!”他立即穿上鎧甲,跨上戰馬,遣偏將李庭為前鋒,其他將率隨其後,自率二百騎兵為長陣。宋軍步兵騎兵輪番進攻,弘范按兵不動,敵再進,弘范再退。弘范見敵氣勢已衰,便擊鼓進攻,前後奮擊,宋軍敗潰。
弘范入朝,不久,弘范病發,帝命御醫診視,醫治無效而卒,年四十三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