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字晦叔,河南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進士第,知定海縣。還,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馬政,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遷太常丞,坐舉進士失實,降監盧州茶稅,再遷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待制。為河北轉運使,坐部吏受賕,降知壽州。
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有卒夜告其軍將亂,斬之。仁宗為皇太子,與李迪同選兼賓客,復坐貢舉失實,黜官。復為給事中兼群牧使。其妻,寇準女也。準罷相且貶,曙亦降知汝州。起知襄州,又知潞州。州有sha6*人者,獄已具,曙獨疑之。既而提點刑獄杜衍至,事果辨。召為御史中丞。玉清宮災,系守衛者御史獄。曙恐朝廷議修復,上言:昔遼東高廟及高園便殿災董仲舒以為高廟不當居陵旁故災魏崇華殿災高堂隆以台榭宮室為戒宜罷之勿治文帝不聽明年復災。今所建宮非應經義,災變之來若有警者。願除其地,罷諸禱祠,以應天變。仁宗感悟,遂減守衛者罪。已而詔以不復繕修諭天下。又請三品以上立家廟,復唐舊制。以尚書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以疾請罷,改戶部侍郎。
再知河南府,遷吏部。召為樞密使,逾月,首發疽,卒。曙方嚴簡重,居官深自抑損。初,錢惟演留守西京,歐陽修、尹洙為官屬。修等頗游宴,曙後至,嘗厲色戒修等曰:“ 諸君縱酒過度,獨不知寇萊公晚年之禍邪!”修起對曰:“以修聞 之,萊公正坐老而不知止爾!”曙默然,終不怒。及為樞密使,首薦修等。子益恭,字達夫,為衛尉寺丞。性恬淡,數解官就養。曙參知政事,治第西京,益恭勸曙引年謝事,曙不果去。終父喪,遂以尚書司門員外郎致仕。
①玉清宮:宋真宗時耗巨資修建的大型建築,宋仁宗時被雷電擊中焚毀。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昔遼東高廟及高園便殿災/董仲舒以為高廟不當/居陵旁故災/魏崇華殿災/高堂隆以台榭宮室為戒/宜罷之勿治/文帝不聽/明年/復災/
B.昔遼東高廟及高園便殿災/董仲舒以為高廟不當居陵旁/故災/魏崇華殿災/高堂隆以台榭宮室為戒/宜罷之勿治/文帝不聽/明年/復災/
C.昔遼東高廟及高園便殿災/董仲舒以為高廟不當居陵旁/故災/魏崇華殿災/高堂隆以台榭宮室為戒/宜罷之勿治文帝/不聽/明年/復災/
D.昔遼東高廟及高園便殿災/董仲舒以為高廟不當/居陵旁故災/魏崇華殿災/高堂隆以台榭宮室為戒/宜罷之勿治文帝/不聽/明年/復災/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龍圖閣,北宋收藏太宗御書、典籍、圖畫、寶瑞,宗室名冊、譜牒等文物的地點。
B.家廟是漢民族儒教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古時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廟。
C.戶部,“六部“之一,主管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工程營造及一切財政事宜。
D.西京,歷史上多個朝代實行兩京制,西安曾長期被稱作西京,但北宋的西京指洛陽,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曙雖然很有才幹,但初 期仕途坎坷。他是進士出身,任職初就表現出色,總結過古往今來官用馬匹的管理制度,但也因個人失誤屢次遭到降職或罷免。
B.王曙為政嚴明果斷,善於辯奸斷獄,他在益州做官時,能迅速判斷出有人報告軍隊作亂不實,任職潞州時,也能在已經判罪定論的案件中找出疑點。
C.王曙避免勞民傷財,委婉上奏進言,玉清宮焚毀後,他援引古例,認為這場災害,就是上天對下界的警示,他建議不應重建玉清宮,以此回應上天的警示。
D.王曙為人嚴肅正派,薦才不計前嫌,他曾嚴厲教導過歐陽修等人,擔心他們耽於享樂而惹禍,卻遭到歐楊修的頂撞,但他掌權後,還是首先推薦了這些人。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仁宗感悟,遂減守衛者罪。已而詔以不復繕修諭天下。
(2)曙參知政事,治第西京,益恭勸曙引年謝事,曙不果去。
參考答案
4 .B
5 .C (工程營造歸工部管。)
6 .A (概括不全面,“降知汝州”這次完全是受岳父寇準的牽連。)
7 , ( l )仁宗受到感動而醒悟.於是減輕守衛者的罪責。不久下詔告諭天下不再重修玉清宮。(“感悟”、“已而”、“諭天下”各l 分,句子大意2 分。)
( 2 )王曙任參知政事時,在西京洛陽修建宅院,益恭勸他王曙以年老為由退休,王曙最終也沒有離職。(“治第”、“謝率”、“不果去”各l 分,句子大意2 分。)
參考譯文
王曙字晦叔,隋朝東皋子績之後。世居河汾,後來又遷居為河南人。考中進士,調任定國軍節度推官。鹹平中期,又應試賢良方正科,策試入等,升遷為秘書省著作佐郎、任定海縣知縣。任滿還朝後,又任群牧判官,在任內考證收集古今馬政沿革變遷,著為《群牧故事》六卷,獻給皇帝。又調任太常丞、判三司憑由理欠司。因舉薦進士不實,被降為監廬州茶稅,再遷任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待制。以右諫議大夫出任河北轉運使,又因部屬官吏受賕,降知壽州。又調任淮南轉運使,勾當三班院,代理知開封府。
後又以樞密直學士身份出知益州。有個士卒在夜裏報告說軍隊將要bao6*亂,王曙立刻調查其真假,因謊報軍情士卒被斬首。蜀人將王曙比做張詠,號稱“前張後王”。入朝後又任給事中。當時仁宗為皇太子,王曙與李迪共同為太子選兼賓客,又因貢生的舉薦失實,被免官。起復後任給事中兼群牧使。其妻子,是寇準的女兒。寇準被罷免相位而且被貶官,王曙也被降職為汝州知州。寇準再次被貶官,王曙也再次被貶為郢州團練副使。直到後來才起為光祿卿、知襄州,又調汝州。官復給事中、知潞州。州襄有sha6*人者,已定罪結案,獨有王曙覺得可疑,不久提點刑獄杜衍至,在王曙提出疑點後的重審中事情果然真相大白。王曙因此而著《辨獄記》一書以告誡官吏。
王曙後來調任河南府、永興軍,召回朝中又任御史中丞兼理檢使,理檢設定使自此開始。玉清昭應宮發生火災,將守衛者全部拘捕下入御史獄。王曙擔心朝廷商議修復之事,上奏說:“古時魯桓、僖宮發生火災,孔子認為魯桓、僖宮是親屬關係已盡應當燒毀的。遼東高廟及高園便殿火災,董仲舒認為高廟不應當建在陵墓旁,所以才會發生火災。魏時崇華殿火災,高堂隆認為亭台樓榭都應引以為戒,應當不再修建,文帝不聽,結果第二年又被大火燒毀。而今所建宮殿不合經義,災變之來好像有所警示。但願陛下廢除其址,不再修建其觀廟,以應天變。”仁宗與太后覽章後感悟,遂減少守衛者的罪責。接著下詔告諭天下不再重修玉清昭應宮。
王曙又奏請允許三品以上官員立家廟,恢復唐朝舊制。並以尚書工部侍郎參知政事。又以有病為由請求解職,被改任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知陝州,又調河陽。
再知河南府,又遷吏部。召為樞密使,又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過了一個月,頭上惡瘡發作,病逝。死後贈太保、中書令,謐文康。
益恭字達夫,以父蔭為衛尉寺丞。生性恬淡,仰慕唐時王龜之為人,數次解官就養。王曙參知政事,修建宅院於西京,益恭勸其父王曙以年老為由退養,王曙未能果斷離任而去。益恭服滿喪期之後,以尚書司門員外郎退休,間或與和尚、隱者出遊,洛陽的名園山水,無處不至。後來因他的兒子也入朝為官,益恭一生最終升遷至司農少卿,後去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王曙,字晦叔,河南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王曙,字晦叔,河南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