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之,使天下之 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後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軾聞 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
會洵卒,賜以金帛,辭之,求贈一官,於是贈光祿丞。徙知徐州。河決曹村,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 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從之。
(節選自《宋史蘇軾列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屬文日數千言研究
*B.聞者始嘩不厭信服
C.使者發幣於官吏金錢
D.使官吏分堵以守堰塞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率其徒持畚鍤以出②卒全其城
B.①雖禁軍且為我盡力②為當軸者所恨
*C.①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②積以論事
D.①鍛鍊久之不決②神宗獨憐之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分別表現蘇軾德和才的一組是(3分)
A.軾遂請外,通判杭州/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B.時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窮治無所得,軾遂請外
*C.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主司歐陽修思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
D.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以詩托諷,庶有補於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軾自小隨父母遊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
B.蘇軾成年即已博學精通經傳歷史,後來讀《莊子》,產生共鳴。
C.歐陽修見了蘇軾的考場文章和求見信,大為讚賞。
D.“黃州—惠州—儋州”的苦難曲折的經歷,反倒為我們展現了蘇軾豁達的情懷。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高麗入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後受之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
②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
參考答案
5.【A連綴,寫作。C禮物。D量詞,一段、一截。原為古代牆壁的面積單位。】
6【A①他的,自己的②那;B①替②表被動;C連詞,“因為”。D①起後綴作用,②他(蘇軾)】
7.【德:無私無畏/才:文才難得】
8.【“蘇軾自小隨父母遊學”不合“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的意思。】
9.【(1)高麗入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後受之(每錯兩處扣1分。“軾 卻之”後停頓亦可。)(2)①他淡然處之毫不介意,對人不論賢才或是愚夫,都能得到他們的歡心。(得分點:“無所蒂芥”“無賢愚”、句意)②雖然如此,假 使蘇軾因此而改變他的為人,還能成為蘇軾嗎?(得分點:“雖然”“易其所為”、句意)】
二: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且令損價 損:減少
B.吾儕小人 儕:是
C.遂以本官知英州 知:擔任知州
D.初僦官屋以居 僦:租賃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奪其口體必用之資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B.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C.泛於梁山泊 多於南畝之農夫
D.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故為之文以志之
8.概括選文中蘇軾所表現出的精神品格。(3分)
9.把下面幾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3分)
(2)陛下豈以燈為悅?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耳。(3分)
(3)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3分)
參考答案
6.B【解析】儕:輩;類
7.D【解析】A助詞,的;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B介詞,替;介詞,被。C介詞,在;介詞,比。D目的連詞,來。
8.(1)直言進諫(2)身先士卒(3)關愛百姓(4)淡泊名利
9.古文翻譯(9分)
(1)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傳歷史,每天寫幾千字文章,喜歡賈誼、陸贄的書。(3分)
(2)您哪裡是自己喜歡看花燈呢?您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讓皇太后高興罷了。(3分)
(3)蘇軾在城上搭建草廬住,即使經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牆各處守衛,最終保全了徐州城。(3分)
【參考譯文】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遊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讀東漢《范滂傳》,很有感慨,蘇軾問道:“我如果做范滂,母親答應嗎?” 程氏說:“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
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傳歷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書。不久讀《莊子》,感嘆說:“我從前有的見解,嘴裡不能說出,現在看到這本書,說到我心裡了。”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聞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時就聽到他的名聲,想用唐朝舊例召他進翰林院,任知制誥。宰相韓琦說:“蘇軾的才能,遠大傑出,將來自然應當擔當天下大任。關鍵在於朝廷要培養他,使天下的 士人無不敬畏羨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後召來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沒有異議了。現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為正確,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牽累。”到試了兩篇論,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 史館的職位。蘇軾聽到了韓琦的話,說:“韓公可以說是靠德行來愛護人的呀。”
適逢蘇洵去世,朝廷賜給他金帛,蘇軾推辭了,要求贈父親一個官職,於是贈光祿丞。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蘇軾說: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 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這裡,水就絕不會沖了城。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營,將卒長呼出說:“河水將要衝進城裡,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卒長說:“太守尚且不逃走,我 們這些小人一定效命於您。”於是率領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築起長堤,首起戲馬台,一直到城門口。雨日夜不停的下,沒有受損的城牆只有三版。蘇軾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 分別守在各個地方,最終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調來服役的人,加高修築舊城牆,修制木質堤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讚賞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