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①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父蒙,蜀廣漢太守。憲年十三,能屬文,早知名。師事譙周⑴,周門人稱為子貢。
②仕蜀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於吳,吳人稱焉。時黃皓預政,眾多附之,憲獨介然。皓恚之,左遷巴東太守。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拜憲領軍,為宇副貳。
③魏之伐蜀,召宇西還,憲守永安城。及成都敗,城中擾動,邊江長吏皆棄城走,憲斬亂者一人,百姓乃安。知劉禪降,乃率所統臨於都亭三日。吳聞蜀敗,遣將軍盛憲西上,外托救援,內欲襲憲。憲曰:“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乃歸順。於是繕甲完聚⑵,厲以節義,士皆用命。及鍾會、鄧艾死,百城無主,吳又使步協西征,憲大破其軍。孫休怒,又遣陸抗助協。憲距守經年,救援不至,城中疾疫太半。或勸南出牂柯,北奔上庸,可以保全。憲曰:“夫為人主,百姓所仰,既不能存,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畢命於此矣。”會荊州刺史胡烈等救之,抗退。加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武陵太守。
④泰始六年卒,追封西鄂侯,謚曰烈。
注釋:⑴譙周,三國時期蜀漢學者、官員。⑵完聚:離散後重新團聚。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⑴再使於吳,吳人稱焉() ⑵或勸南出牂柯()
⑶會荊州刺史胡烈等救之()⑷畢命於此矣() 
2.下列各句中的“以”與例句中的“以”意 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厲以節義
A.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莊子《秋水》) 
B.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C. 而皆背晉以歸梁 (歐陽修《伶官傳序》)
D.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司馬光《訓儉示康》)
3. 閱讀第③段,簡述吳國攻擊羅憲的主要經過。(4分)
4.用現代漢語解釋下 列句子。(6分)
 ⑴憲年十三,能屬文,早知名。
⑵時黃皓預政,眾多附之,憲獨介然。
5. 閱讀全文,概括羅憲的性格特點。(2分)
參考答案
1、⑴第二次、又⑵有人⑶恰巧、正好⑷結束,完結
2、B
3、第一次,吳國聽說蜀國戰敗,派遣將軍盛憲向西進發,假託救援的旗號,其實想襲擊羅憲的軍隊,結果羅憲歸順了魏國(1分);第二次,吳國又派步協出兵西征,羅憲大大地打敗了他(1分);接著,孫休非常惱怒,又派陸抗出兵協助步協攻打羅憲(1分);羅憲堅守了一年多,最後,荊州刺史胡烈出兵 援救他,陸抗敗退收兵。(1分)
4、⑴羅憲十三歲時,便能寫文章,很早就出名。(年(1分)、屬(1分)、知名(1分))
⑵當時黃皓參與朝政,眾人大都依附他,唯獨羅憲耿直不屈。(預(1分)、附(1分)、介(1分))
5、剛強正直、文武兼備、有勇有謀、憨厚忠誠。(1點1分,滿2分止)
參考譯文:
羅憲,字令則,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人,父親羅蒙,蜀漢廣漢太守。年輕時以才學著名,十三歲時便寫的一手好文章。後來進入太學就讀,拜譙周為老師。當時同儕們將羅憲比喻為子貢。
當時黃皓參預朝政,眾人大都依附他,羅憲獨獨堅正不移。黃皓憎恨他,貶他為巴東太守。當時大將軍閆宇都督巴東,讓羅憲領軍,當閆宇的副將。
魏國進攻蜀國時,閆宇西還,羅憲守衛永安城。到成都失敗時,永安城中騷動,長江邊的長史都棄城逃走,羅憲將一個作亂者斬首,百姓才安定。得知劉禪已投降,便率領所統轄的軍隊臨都亭三天。吳國聽說蜀國失敗,派盛曼將軍向西而行,表面上假稱救援,內心是要襲擊羅憲。羅憲說:“我國傾覆,吳國是唇齒之邦,不撫恤我們的災難,卻想求利,我寧可作投降的俘虜。”便歸順魏晉。於是整治鎧甲、軍隊,砥礪節操道義,士人都聽命。及至鍾會、鄧艾死,百城無主,吳國又讓步協領兵西征,羅憲將他打得大敗。孫休大怒,又派陸抗協助步兵。羅憲堅守一年多,救援的軍隊不到,城中一大半人染上瘟疫。有人勸他向南出柯,或向北奔上庸,可以保全。羅憲說:“作為人主,是百姓所仰慕的,既然不能保全,到危急時拋棄他們,這是君子不做的事。我死在這裡了。”正好荊州刺史胡烈等救援他,陸抗才退兵。加封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銜武陵太守。
泰始初年(265)入朝,詔書說:“羅憲忠烈果敢剛毅,有才略器乾,可賜給鼓吹。”又賜他山玄玉佩劍。泰始六年(270)去世,贈使持節、安南將軍、武陵太守,追封西鄂侯,諡號叫烈。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