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願字士恭,會稽餘姚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虞願字士恭,會稽餘姚人也。年數歲,中庭橘樹冬熟,子孫競來取之。願獨不取,家人皆異之。
元嘉末,為國子生,再遷湘東王國常侍,轉潯陽王府墨曹參軍。明帝立,以願儒吏學涉,兼蕃國舊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災變,不信太史,不聽外奏,敕靈台知星二人給願,常直內省,有異先啟,以相檢驗。
帝以故宅起湘宮寺,費極奢侈。以孝武莊嚴剎七層,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剎,各五層。新安太守巢尚之罷郡還,見帝,曰:“卿至湘宮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願在側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罪高浮圖,有何功德?”尚書令袁粲在坐,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驅下殿。願徐去無異容。以舊恩,少日中,已復召入。
帝好圍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議共欺為第三品。與第一品王抗圍棋,依品賭戲。抗每饒借之,曰:“皇帝飛棋,臣抗不能斷。”帝終不覺,以為信然,好之愈篤。願又曰:“堯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雖數忤旨,而蒙賞賜,猶異餘人。遷兼中書郎。
出為晉平太守,在郡不治生產。前政與民交關,質錄其兒婦。願遣人於道奪取將還。在郡立學堂教授。郡舊出蚺蛇,膽可為藥。有餉願蛇者,願不忍殺,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還床下。復送四十里外山,經宿,復還故處。願更令遠,乃不復歸,論者以為仁心所致也。海邊有越王石,常隱雲霧,相傳云:“清廉太守乃得見。”願往觀視,清澈無隱蔽。後琅鋣王秀之為郡,與朝士書曰:“此郡承虞公之後,善政猶存,遺風易遵,差得無事。”以母老解職,除後軍將軍,褚淵嘗詣願,不在,見其眠床上積塵埃,有書數帙。淵嘆曰:“虞君之清,一至於此。”令人掃地拂床而去。
(《南齊書·虞願傳》節選)
[注]丹朱:堯的兒子。堯認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5.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物議共欺為第三品 物議:眾人的評論。
B.抗每饒借之 饒借:謙讓。
C.雖數忤旨,而蒙賞賜忤旨:違背皇帝的旨意。
D.願遣人於道奪取將還將還:將要送還。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而蒙賞賜,猶異餘人 ②不敢言而敢怒
B.①袁粲在坐,為之失色 ②且為之奈何?
C.①清廉太守乃得見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與民交關,質錄其兒婦 ②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7.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虞願“為人耿介”和“為政清廉”的一組是(3分)
A.①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 ②子孫競來取之,願獨不取
B.①願徐去無異容 ②願更令遠,乃不復歸
C.①願遣人於道奪取將還 ②願往觀視,清澈無隱蔽
D.①堯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見其眠床上積塵埃,有書數帙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宋明帝為湘東王時,虞願任湘東王國常侍。明帝即位後,虞願因與他有舊恩,因而受到重用。儘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讓虞願負責災異預報。
B.虞願雖因私人關係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卻敢於犯顏直諫。皇帝耗巨資建造寺院,他認為勞民傷財,罪孽比佛塔還高;皇帝愛好圍棋他也當面指責。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
C.虞願在晉平郡任太守時敢於為民做主,並且仁愛廉潔,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稱道;但作者同時也指出他不關心郡內的農業生產。
D.虞願勤於吏治,對儒學也很有研究,因此皇帝很器重他,他還非常重視學校教育,立學堂教化百姓。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帝乃怒,使人驅下殿。願徐去無異容。(3分)
②帝終不覺,以為信然,好之愈篤。(3分)
③此郡承虞公之後,善政猶存,遺風易遵,差得無事。(3分)
答案:
5.D(將還:把她送還)
6.B(A項的兩個“而”均為轉折連詞,可是。 B項第一句的“為”是表原因的介詞,因為;第二句的“為”是表對象的介詞:對 。C項的兩個“乃”均為副詞,才D項的兩個“其”均為人稱代詞,作定語,他的)
7.D(A項第二句不屬於“為政” B項第二句只能表現虞願仁慈 C項第二句屬迷信說法,不足以表現虞願為政清廉 D項第一句是虞願當面指責皇帝篤好圍棋,表現虞願為人耿介;第二句通過旁人之眼看出虞願無餘財,表明虞願清廉)
8.C(錯在“他不關心郡內的農業生產”。原文“在郡不治生產”意為“虞願在郡內不經營家產”生產,家庭謀生的產業)
9.(9分)①皇帝於是大怒,叫人把虞願驅趕下殿。虞願從容而去,神色不變。(“乃”、“驅”、“徐”,一處1分)(3分)②皇帝始終不醒悟,以為果真如此,喜好越來越深。(“不覺”、“信然”、“篤”,一處1分)(3分)③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後,善政仍然存在,遺風易於遵守,我幾乎清淨無事了。(“承”、“遺風”、“差得”:大體上能,差不多能,幾乎能。一處1分)(3分)
參考譯文:
虞願,字士恭,會稽餘姚人。庭院中的橘樹冬天果實成熟了,子孫輩都爭著來摘取。虞願年僅數歲,卻獨獨不來摘取,家裡人對此都感到奇異。
元嘉末年,虞願為國子生,後又遷任湘東王的常侍,轉任潯陽王府墨曹參軍。宋明帝即位後,認為虞對儒學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國時的往日恩情,所以對虞願待遇十分優厚。皇帝生性猜疑,星象天文的災異變化,不相信太史,不聽外面大臣奏告,命令靈台把觀察星象的兩個人交給虞願,常年在內省當班,有災異情況就預先稟告,以便檢驗審查。
皇帝用舊宅的地皮建造湘宮寺,費用極其奢侈。由於宋孝武帝的莊嚴剎有七層,皇帝要建造十層。十層太高難以建立,便分為兩剎,各有五層。新安太守巢尚之離任回京都,拜見皇帝,皇帝說:“你去了湘宮寺沒有?我建造這座寺院,是一個大功德。”虞願在一旁說:“陛下建造此寺,用的都是老百姓賣兒賣女典當老婆的錢,佛如果有知,就應當悲哭哀愍,罪孽和佛塔一樣高,哪有什麼功德?”尚書令袁粲當時也在座,聽了這話大驚失色。皇帝於是大怒,叫人把虞願驅趕下殿。虞願從容而去,神色不變。因為有舊日的恩情,所以幾天后就又被召進去了。
皇帝喜歡下圍棋,但棋藝很笨拙,去棋格有七八道,人們評議時都虛稱他為第三品,他曾與第一品王抗下圍棋,按照棋品du6*博遊戲。王抗經常讓他,並說:“皇帝下的飛棋,我無法抵擋。”皇帝始終不醒悟,以為果真如此,喜好越來越深。虞願又說:“堯曾經用圍棋教他的不肖子丹朱,這不是人主所應喜好的東西。”虞願雖然多次觸犯皇帝的意旨,但蒙受的賞賜,還是超過其他人。後遷職兼任中書郎。
後出任晉平太守,在郡中不經營家產。前任官吏與一平民有糾葛,將他的兒媳婦抓去做人質。虞願派人在半路上將她奪下並放回家。在郡中還設立學堂進行教育。郡中以前出產蚺蛇,蛇膽可以做藥。有人贈送給虞願一條蚺蛇,虞願不忍心殺它,就把他放回二十里外的山中,過了一夜蛇又回到他的床下。又送到四十里外的山中,經過一個晚上,又回到原來的地方。虞願又下令把它送得更遠,這才沒有再回來。評論的人都認為這是他的仁愛之心所致。海邊有一塊越王石,常年隱藏在雲霧中,相傳說:“清廉的太守來才看得見。”虞願前往觀看,越王石清澈沒有隱蔽。後來琅鋣人王秀之繼任郡太守,在寫給朝中士人的信中說:“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後,善政仍然存在,遺風易於遵守,我幾乎清淨無事了。”虞願因母親年老辭去官職,後來又被任命為後軍將軍。褚淵曾經去拜訪虞願,虞願不在,只見他的臥床上積滿了塵埃,堆有好幾卷書籍。褚淵感嘆說:“虞君清廉,到了這種地方。”他叫人為他掃地拂床,然後離去。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虞願字士恭,會稽餘姚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虞願字士恭,會稽餘姚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