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出自國小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後腿。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裡?”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裡游,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著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隻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小蝌蚪游過去,叫著:“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著說:“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不知什麼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他們跟著媽媽,天天去捉害蟲。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要學會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課文一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個自然段介紹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以及它們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小蝌蚪問鯉魚媽媽它們的媽媽在哪裡;第三自然段寫小蝌蚪把烏龜錯認成了媽媽;第四自然段寫它們找到了媽媽;第五自然段寫小蝌蚪長大了,和媽媽一起捉害蟲去了。
教材插圖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課文後面安排了認讀生字表、會寫字表以及分角色朗讀及背誦喜歡的段落的要求。課後的第2題,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理解把小蝌蚪成長的過程畫出來;第3題“照樣子,說一說”引導孩子們在例題的模式上,用“誰”看見“誰”在“乾什麼”的句式說話。“詞語花籃”里的三個詞語要求學生會讀,可讓學生說說還知道有哪些這樣的疊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課文。
【學習目標】
1?認識“蝌、蚪、池、甩、食、迎、阿、姨、哪、龜、披、肚、向”13個生字。會寫“甩、向、灰、前、阿、肚、那、哪”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做到不懂就問,增強愛動物、愛科學的意識。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和多媒體課件。有條件的可事先組織學生觀察蝌蚪和青蛙。
(二)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
(1)出示課題後,讀詞“蝌蚪”,認讀生字“蝌”和“蚪”。
(2)在朗讀和感悟課文的過程中,相機出現“池塘”“甩”“迎”“哪裡”“烏龜”“披”“短”“肚皮”“已經”“害蟲”“灰色”“前面”“池子”等詞語。認讀“蝌、蚪、池、甩、向、食、迎、阿、姨、哪、龜、披、短、肚”等生字。
2?生字的識記
(1)本課中要注意讀準翹舌音“池、甩、食”,前鼻音“哪、短”,後鼻音“迎”。
(2)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識記生字的方法。
如,熟字加偏旁:也——池可——阿土——肚
熟字換偏旁:波——披
熟字比較:已——己甩——用
3?生字的鞏固
(1)利用課件或生字卡片,鞏固對生字的認讀和記憶;也可製作漢字部件,進行拼字遊戲、擴展辭彙遊戲。
(2)用給生字找朋友的遊戲方式,鞏固識記生字。
(3)利用課後“詞語花籃”,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詞語補充在空花朵上,引導學生自主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4?寫字指導
“甩、向、肚”三個字要求既會認又會寫,可在認讀時指導書寫。“甩”字可讓學生與“用”字區分寫;“向”字先寫“”,再寫“口”,共六畫;“肚”字,共七畫,注意寫時左窄右寬。“灰”字可通過展示小蝌蚪圖片時,直觀認識灰色並及時記憶“灰”的字形,寫時注意第二畫撇寫長些;“前”字的筆順是“點、撇、橫、豎、橫折鉤、橫、橫、豎、豎鉤”;“那”字是左右結構,左右寬窄一致,左高右低;“哪”是左中右結構,注意三部分寫得緊湊點,“口”字稍偏上。
(三)朗讀、背誦指導
1?指導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讀幾遍,做到讀正確,讀通順,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然後老師可根據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以范讀等方式進行朗讀指導,聲情並茂,感染學生。
2?指導朗讀時,要指導學生將小蝌蚪堅定的決心和急切的心情的語氣讀出來。並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體會不同角色的語氣。
3?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四)感悟、理解
1?學生看著圖,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蝌蚪在找到媽媽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小蝌蚪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2?學生說一說:初讀課文後知道些什麼?想到些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3?讀小蝌蚪迎問鯉魚、追問烏龜的段落時,老師要結合課文插圖或課件展示,讓學生主動發現小蝌蚪先後的變化。理解“迎”和“追”兩個詞,可採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分小組自編自演,展示“迎”和“追”的動作,在情境中對話。
4?讀描寫青蛙的幾句話時,老師要啟發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觀察青蛙的特點,並施以教育:只有不斷地去發現,不斷地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小蝌蚪終於找到了日盼夜想的媽媽。
5?在四、五自然段的學習中,還可以引導學生積累詞句,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學用結合。如:“荷葉上蹲著一隻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用“碧綠”“雪白”各說一句話。“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可讓學生邊讀邊做動作。通過各種形式學習語言,加深對優美語言體會,從而積累和記憶。
6?讀課文最後部分時,老師可巧設懸念:“小青蛙一找到媽媽,就跟媽媽學捉害蟲的本領。他們天天捉害蟲,一天能捉多少害蟲呢?我們也去探究一下好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五)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和插圖,畫一畫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結合平時所學的辭彙,填一填其他疊詞。
3?課後第3題照樣子說一說。
(六)教學時間
本課可安排2課時。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