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駱駝教學設計

課文《找駱駝》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
【原文】
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找到,心裡很著急。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人在前面走,就趕上去問:“老人家,您看見一隻駱駝了嗎?”
老人說:“你問的那隻駱駝,是不是左腳有點跛?”
“是的。”
“是不是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
“不錯。”
“是不是缺了一顆牙齒?”
“對極了!您看見它往哪兒去了?”
老人說:“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忿忿地說:“別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駱駝藏起來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這樣詳細?”
老人不緊不慢地說:“幹嗎生氣呢,聽我說嘛。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至於駱駝究竟往哪兒去了,應該順著它的腳印去找。”
商人聽了,照老人的指點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
【教材簡說】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雖然沒有見過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卻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準確判斷出駱駝的特徵,指點商人找回了駱駝。
課文以“找駱駝”為線索進行敘述,起因是一位商人丟失了一隻駱駝,經過是一位老人具體地描述了這隻駱駝的特徵以及是如何知道這些特徵的,結果商人根據老人的指點找回了駱駝。
故事引人入勝是因為採用了懸念手法。文章開頭並不急於講明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特點的,而是講老人十分詳盡地描述駱駝的特徵,使讀者感到十分驚訝,迫不及待地往下讀。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到在學習和生活中既要仔細觀察,又要善於思考。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麼老人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為什麼駱駝左腳腳印淺就能判斷左腳有點跛;看樹葉的牙齒印,怎么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
【學習目標】
1?認識兩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養成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預習,初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並提出問題。
2?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重點朗讀老人最後不緊不慢說的話。
3?組織學生討論:(1)“為什麼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左腳有點跛”?有條件的地方可引導學生在濕地或沙地上走走,體會單腳跳腳印深,雙腳走腳印較淺,從而了解因左腳跛,身體重量就大多集中在右腳上了,腳印就深。(2)從樹葉上的牙齒印怎么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
4?組織學生聯繫實際,談談類似“找駱駝”的例子。進一步體會對觀察或調查到的情況經過思考推理,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也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有關推理、探案小說,如《包公案》《福爾摩斯探案集》。又如“積累·運用4”的閱讀短文《小海龜找到了》,讀一讀,想一想,居里夫人的孩子是根據什麼找到小海龜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找駱駝教學設計0
找駱駝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