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上)-第41章-莫比-迪克(3)
既然有了這種輕信的人,那就不能把這種奇想一概看成為毫無一點迷信的可能了.因為海洋的秘密直到現在還未被揭露出來,甚至連最全面的調查也談不到,所以抹香鯨在海底里的隱身法,在它的追逐者看來,大多還是莫名其妙的;而且還常常對它那種隱身法作出許多最奇特而矛盾的推測,尤其是弄不懂它那神秘的形態,為什麼一經深潛到海底里後,就會那么迅捷非凡地游到最遼遠的地方去.
有一件為英美捕鯨船所深知熟聞的事,也是多年以前載入斯哥斯比的權威性史冊的事,那就是:若干在太平洋的極北地區所捕獲的鯨,在它們身上都發現有許多是在格陵蘭海上所帶上的標槍鉤.這倒不是要否認過去那種認為前後兩次打擊,時間不可能相隔很久的說法,而是說,若干捕鯨者們相信,這個對於人類已是久成問題的西北航線(西北航線......沿美國北岸由北大西洋通太平洋的航線,是以前多年為航海者所想發現而未能發現的,直至1850—1854年間,方為一個英國人羅伯特.姆克魯爾所發現.),如今就推論上說來,對於大鯨卻絕對不成為問題了.所以,這裡說明著,那種關於古代葡萄牙內地的斯特列洛山的奇蹟(據說在那山頂附近,本來有個湖,其中有些浮在湖面的破船),以及關於敘拉古(敘拉古......西西里島東南部的一個城名.)附近的阿列都沙噴泉的還更神妙的傳說(噴泉的水,大家都認為是通過地道來自聖地(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第五卷上曾記載這個故事,不過噴泉的發源地是來自希臘.)的)等等無稽的傳說,就當代人類的真實的生活經驗說來,簡直就跟捕鯨者的實際情形完全相同了.
那么,既然類似的一些傳說,已經成為眾所熟知的事情,人們也知道白鯨被一再猛攻後,還是能夠逃得了生命,這就難怪有些捕鯨人越來越趨迷信,宣稱莫比-迪克不只是無處不在的,而且是不朽的(因為不朽就剛好是無處不在的);認為儘管它身上插遍了簇簇的槍頭,它還能無恙地遊走了,或者萬一它確會弄得濃血猛射,這種情景也不過是一種鬼蜮伎倆而已,因為再一會兒,它那潔白的噴水,又會在幾百英里外的毫無血跡的波濤中再度出現.
但是,即使剝去這些超自然的揣測的外衣,光就這巨獸的體態和明顯的特點來說,就足以使人對它產生一種力大無比的想像.因為,它跟其它一些抹香鯨的巨大的區別,並不在於它那非凡的體軀,而是在於一如已在另些地方偶然提到的......一個雪白異常的.皺結的前額,和一個高高的.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這就是它的顯著特徵,憑它這些特徵,甚至在無際無垠的.地圖上找不到名稱的海面上,在老遠的地方,一碰上認識它的人,它的身份就暴露了.
(至於它身體的其餘部分,因為都是些條紋,斑點,又有跟它身上同樣顏色的大理石紋,所以,到頭來,就得到了它那特徵的稱號......白鯨了;如果時當午刻,看到它慢慢地穿過深藍色的海面,)撇下一道泡沫濃膩.銀河似的長痕,激起一片閃耀金光,那么,它那生動的神態,就顯得白鯨這個名稱真是名副其實了.
這種鯨之所以天生使人畏懼,與其說是由於它那罕有的碩大,突出的色澤,畸形的下顎,倒不如說是(按照它那特有的情形說來)由於它在突擊的時候,一再表現出來的那種無以倫比的充滿機智的陰險.尤其是它那種可說是比之任何事情都更使人喪膽的奸詐的退卻.因為,它在它那些興高采烈的追擊者面前一路游去的時候,就顯得非常警覺,還故意突然轉了幾次身,可是,一下子就撲上他們,不是把他們的小艇撞得粉碎,就是把他們嚇得手足無措,趕緊逃回大船.
0
猜你喜歡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記》 楚元王劉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說唐三傳-第08回-一路上旗開得勝-秦懷玉槍挑連度
《說唐全傳》 再講大唐人馬,旌旗烈烈,號帶飄揚,正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三國演義》 卻說東吳陸遜,自退魏兵之後,吳王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西遊記》 卻說那院中幾個鐵匠,因連日辛苦,內篇 大宗師第六
《莊子》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卷二
《東京夢華錄》 ○御街 坊巷御街,自宣德樓卷四十 祭文
《柳宗元集》 ○祭楊憑詹事文(憑,字虛受,一字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後漢書》 初,光武長於民間,頗達情偽,見稼卷五百二十一 列傳三百八
《清史稿》 ◎藩部四 ○喀爾喀土謝圖汗勿羨貴顯,勿慮飢餓
《菜根譚》卷五十九 史部十五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傳記類存目一 △《孔子世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
《隋書》 ○循吏 古之善牧人者,養之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
《西遊記》 且不言他四眾脫身,隨金剛駕風而起沉船-第25章
《沉船》 沿卷二十一(梁書) 列傳十一
《舊五代史》 龐師古,曹州南華人,初名從。以中卷五十四 志第六
《元史》 ◎歷三 ○授時曆經上卷四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九
《宋史》 ○王伯大 鄭寀 應亻繇 徐簡·愛(上)-13
《簡愛》 那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南史》 ○沈慶之(孫昭略 子文季 弟卷二十八下 馮衍列傳第十八下
《後漢書》 建武末,上疏自陳曰: 臣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