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一)-前言(2)


冉阿讓並不是一個抽象的人.從出身.經歷.品德.習性各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勞動者.他體現了勞動人民各種優秀的品質,他是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的勞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經歷與命運,都具有一種崇高的悲愴性,這種有社會代表意義的悲愴性,使得《悲慘世界》成為勞苦大眾在黑暗社會裡掙扎與奮鬥的悲愴的史詩.
這是一種浩博精神的結晶,人道主義精神的結晶.
雨果不是出身於勞動人民,是什麼思想促使他去寫這樣一部講述下層人民苦難的巨著.用小說全部的形象力量來提出勞苦人民的悲愴命運問題?這就是人道主義的思想.
一八○一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貧苦農民,因為偷了一塊麵包就被判處了五年勞役,出獄後又在就業中屢遭拒絕.這件事引起了雨果的同情,使他產生了寫《悲慘世界》的意圖.他把這個事件作為小說主人公冉阿讓的故事藍本,並讓冉阿讓終生遭到法律的迫害,以此構成小說的主要線索與內容,此外,他又以芳汀.珂賽特.商馬第等其他社會下層人物的不幸與苦難作為補充,在小說里傾注了他真誠的人道主義同情.他這種同情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它是那么滲透瀰漫在整個悲慘世界裡,似乎包容了一切,不能不使人有一種浩博之感.
這種人道主義同情還推動雨果進行尖銳的社會批判.他把下層人民的苦難,明確歸之於法律和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他整部小說的目的,就在於揭露這種壓迫如何人為地把人間變成地獄,並且使人類與生俱來的幸運遭受不可避免的災禍.在《悲慘世界》里,與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時並存.水ru6*交融的是,作者對**現實的強烈抗議.在這裡,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不僅是他同情勞動人民的出發點,也是他進行社會批判的一種尺度.
不僅如此,雨果還把人道主義的感化力量視為改造人性與社會的手段,小說中的卞福汝主教與後來的冉阿讓就體現了他的這一思想.卞福汝是小說中一個理想的人道主義的形象,冉阿讓後來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們身上不僅有無窮無盡的人道主義愛心,而且他們這種愛,還能感化兇殘的匪幫,甚至統治階級的鷹犬,並在悲慘世界裡創建了濱海蒙特勒伊這樣一塊窮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於是,人道主義的仁愛在小說里就成為了一種千靈萬驗.無堅不摧的神奇力量,這種近乎童話的描寫,倒正是雨果天真幻想的流露,是他的一種局限.
這是高昂的民主主義激情的體現.誰都會注意到小說中對一八三二年人民革命運動與起義鬥爭的出色描寫與熱情歌頌.在整個西方文學中,我們還沒有見過有什麼作品象《悲慘世界》這樣,對一次革命起義作過如此正面的.完整的,如此規模宏大,如此熱情奔放的描述,其畫面都是以壯麗的色彩.細緻的筆法繪製出來的,具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引導著人民》那種輝煌的風格.作品的這一舉足輕重的部分,無疑給《悲慘世界》定下了革命民主主義的基調,其中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觀點,事實上也突破了人道主義的框架,彌補了作品的天真幻想的一面.
雨果的革命民主主義激情,還鮮明地表現為對起義民眾.革命人民的熱情禮讚.在他的筆下,疲憊不堪.衣衫襤褸.遍體創傷.為正義事業而鬥爭的人們,是一個偉大的整體與象徵:人民的象徵.正是這一個偉大的群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奇蹟,推動著法國社會向前發展.雨果特別在這一偉大的整體中,突出了安灼拉.馬白夫與伽弗洛什這三個英雄人物.安灼拉是堅強的共和主義者,街壘起義的組織者領導人,雨果以雅各賓專政時期的革命家聖鞠斯特為藍本塑造了這個人物,用飽滿的筆墨使他成為了十九世紀文學中一個難得的革命領袖的正面形象.馬白夫老爹是巴黎普通人民,起義的基本民眾,他最後用自己的生命保衛了革命紅旗這一悲壯的場面,雨果是以莊嚴的頌歌的筆調寫出來的,並對此發出了熱情的禮讚.伽弗洛什,這個巴黎流浪兒童的典型,是法國文學中最生動.最有魅力的藝術形象之一,他身上凝聚著法國人民那種開朗樂天.輕鬆幽默的性格,還保持了兒童的天真與純潔,他善良.慷慨,酷愛自由,在起義鬥爭中勇敢機智,直到最後壯烈犧牲,仍唱著幽默頑皮的歌曲.這三個人物是雨果心目中革命人民的象徵,他塑造出他們的高大身軀,正是出於歌頌人民這一偉大群體的熱情.
悲慘世界(一)-前言(2)_悲慘世界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悲慘世界(一)-前言(2)_悲慘世界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