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兄示我復教我,一字不曉如痴兒

李覯送丘寺丞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覯的《送丘寺丞》

全文:
嗟予兀兀何施為,學無異意唯傳師。
嘗言先聖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師能識之。
春秋下應三千歲,雅頌周流十二支。
闡幽大傳與隱旨,圖寫轉匝成圓規。
勞兄示我復教我,一字不曉如痴兒
文侯聽樂唯恐臥,今我倖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顏子,獨受師說無不知。
又疑夢寐感靈怪,常與周孔相追隨。
不然悠悠千載後,何傳何習遽如斯。
窮愁著書古有例,昨官閩中今海涯。
海涯路遠學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時。
聖皇誅賞甚明白,歸來奏牘無遲遲。
江南臘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從此止,馬頭一別東西馳。

李覯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覯勞兄示我復教我,一字不曉如痴兒書法作品欣賞
勞兄示我復教我,一字不曉如痴兒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2).謂同一個字。《左傳·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阹’即‘去’,實一字。”

(3).指一種字型。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後因取別於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餘錄·一字三字石經》:“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於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痴兒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黃庭堅 《登快閣》詩:“痴兒了卻公家事, 快閣 東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兒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無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憂集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宋 陸游 《對食》詩:“痴兒自墮闍黎計,歡喜聞鐘已過齋。”《紅樓夢》第五回:“ 警幻 見 寳玉 甚無趣味,因嘆:‘痴兒竟尚未悟。’”

李覯名句,送丘寺丞名句

詩詞推薦

勞兄示我復教我,一字不曉如痴兒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