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

作者:陳淵 朝代:宋代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

龜山絕壑蟠豫章,秀乾往往參天長。

十年收拾多散亡,只有太白追蟾光。

知君所得不可詳,宴坐鐔溪名益彰。

獨嘗為我露其鋩,盡掃楊墨揮韓莊。

邇來黃面稍侵疆,劍藏於室矢在房。

分將肌肉剜為瘡,猶說道心乃平常。

我欲從之挹餘芳,竟坐此傳乖所望。

新詩謾說陋漢唐,直以未畫窮羲皇。

豈知籓籬不自防,欲舉萬目誰為綱。

況彼桀驁非勤王,安用援手登之堂。

愛君駿足如飛黃,一空冀北無留良。

四蹄雷雹方騰驤,肯如駑馬徒爭強。

詩詞問答

問: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陳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2. 自註:剜肉為瘡,平常心是道,禪家語也。

參考注釋

龜山

(1).山名。在 山東省 泗水縣 東北。《詩·魯頌·閟宮》“奄有 龜 蒙 ” 唐 孔穎達 疏:“ 魯 境又同有 龜山 、 蒙山 ,遂包有極東之地。” 唐 李白 《紀南陵題五松山》詩:“ 龜山 蔽 魯國 ,有斧且無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浙江 又北逕 山陰縣 西,西門外百餘步,有怪山……其形似龜,故亦有 龜山 之稱也, 越 起 靈臺 於山上。”

(2).山名。在 浙江省 。

(3).山名。在 四川省 。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涪州》:“ 龜山 在 黔江 東岸之山,今州治據一小山,其形如龜。”

(4).山名。在 福建省 將樂縣 東北。《大明一統志·延平府》:“ 龜山 在 將樂縣 北三里,山形如龜, 宋 楊時 歸休於此,因號 龜山 。”

(5).山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漢陽城 東北, 長江 之濱,與 武昌 之 蛇山 隔 江 相望。又稱 魯山 、 大別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盱眙縣 。相傳 禹 治 淮 ,獲水神 無支祁 ,鎮之 龜山 之下,即此。參閱《大平寰宇記·臨淮縣》。

(7).山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鄧尉山 北。

豫章

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樹名。有的記載說即今之樟樹

楩楠豫章。——《墨子·公輸》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參天

高聳到空中

參天古樹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頓

收拾房間

我一面應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鄉》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機壞了,你給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莊稼

(4) 懲治

收拾這個壞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奧楚蔑洛夫向他恐嚇說。——《變色龍》

(5) 殺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斂

收拾起笑容

(7) 收攏;收攬

收拾人心

(8) 烹調

到廚下去收拾幾樣菜

(9) 準備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憂愁

(11) 消滅

游擊隊只用了二十分鐘就把據點裡的敵人給收拾了

(12) 整治

國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散亡

(1) 分散丟失

書籍散亡

(2) 離散逃亡

糧餉莫繼,士卒散亡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太白

(1) 星名,即金星,又稱“長庚”、“啟明”

察日行以處位太白。——《史記·天官書》

(2) 山名,位於陝西省眉縣東南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 峨眉巔。—— 李白《蜀道難》

(3)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輸(原)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主治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鐘

蟾光

月色;月光。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太簇正月》:“飄颻餘雪,入簫管以成歌;皎潔輕冰,對蟾光而寫鏡。” 唐 皎然 《溪上月》詩:“蟾光散浦漵,素影動淪漣。” 宋 呂渭老 《情久長》詞:“歲華暮,蟾光射雪,碧瓦飄霜,塵不動,寒無際。” 明 陸采 《懷香記·佳會贈香》:“人靜更闌,正蟾光皎皎,花影珊珊。”

得不

能不;豈不。《史記·秦本紀》“伐 南山 大梓” 司馬貞 索隱引《錄異傳》:“ 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志忠 晚乃謬計耳,其初立朝,得不為賢相乎?”《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 司馬懿 所擒乎?”

宴坐

靜坐,安坐

龍湫宴坐。——宋· 沈括《夢溪筆談》

為我

戰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楊墨

(1). 戰國 時 楊朱 與 墨翟 的並稱。《莊子·胠篋》:“削 曾 史 之行,鉗 楊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楊朱 、 墨翟 秉性宏辯。”《孟子·滕文公下》:“ 楊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 韓愈 《上宰相書》:“ 楊 、 墨 、 釋 、 老 之學,無所入於其心,其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

(2).指 楊 墨 的學說。 楊朱 主張為我, 墨翟 主張兼愛,是 戰國 時期與儒家對立的兩個重要學派。《孟子·滕文公下》:“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 楊 墨 ,放淫辭,邪説者不得作。”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古者 楊 墨 塞路, 孟子 辭而闢之,廓如也。” 宋 陳亮 《與應仲實書》:“近世 張給事 學佛有見……其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戰國 之 楊 墨 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 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楊 墨 ,故終身亦闢佛 老 。”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學派。 唐 李白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詩:“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交流無時寂, 楊 墨 日成科。” 王琦 註:“《通典》: 開元 二十九年,始於京師置 崇玄館 ,諸州置道學生徒有差,謂之道舉……習《老》、《莊》、《文》、《列》,謂之四子。蔭第與國子監同。”

邇來

最近以來

稍侵

謂逐漸增重。《資治通鑑·漢元帝竟寧元年》:“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 胡三省 注引 顏師古 曰:“稍侵,言漸篤也。”

肌肉

(1) 人體和動物體的一種組織,能在神經控制下收縮,使器官運動

(2) 果肉

說道

講說引導。《管子·權修》:“上身服以先之,審度量以閒之,鄉置師以説道之。”

(1).講說真義。 漢 王充 《論衡·問孔》:“説道陳義,不能輒形。”《法華經·藥草喻品》:“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説道者。”

(2).說;說到。 唐 白居易 《登郢州白雪樓》詩:“朝來渡口逢京師,説道煙塵近 洛陽 。” 元 鄭廷玉 《金鳳釵》第一折:“我恰纔街市去來,説道 趙秀才 得了頭名狀元,做了官了。”《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前日 聞舍人 也曾説道聘過了。” 魯迅 《且介亭雜文·拿來主義》:“但我們沒有人根據‘禮尚往來’的儀節,說道:拿來!”

(3).道理;緣由。 賈芝 孫劍冰 《義和團的傳說故事·鐵金剛》:“ 鐵二怔子 是個直爽人,他辦事從不騙人,既是要你砍他,這一定有說道。” 鄧友梅 《那五》十一:“ 那五 一聽,暗中直咋舌,沒想到這裡還有許多說道。”

(4).商量;討論。 浩然 《艷陽天》第一二八章:“他要到一隊的場上,找找 喜老頭 ,把自己的想法跟老人家說道說道,讓老人家幫自己出出主意。” 劉梓鈺 《霸王別姬》:“咱們到會議室,現在就說道說道。”

平常

經常發生或出現的

平常的命運

坐此

因此;由此。 宋 蘇軾 《和頓教授見寄》詩:“一生溷塵垢,晚以道自盥。無成空得懶,坐此百事緩。”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 張魁 ﹞錢財到手輒盡,坐此不名一錢,時人共非笑之。” 嚴復 《救亡決論》:“勝代之所以亡,與今之所以弱者,不皆坐此也耶!”

所望

期望。《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權 遣 周瑜 、 程普 等水軍數萬,與 先主 併力與 曹公 戰於 赤壁 ”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儻能屈威,誠副其所望。”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 王沐 ﹞僦舍經三十日,始得一見 涯 於門屏,所望不過一簿尉耳。”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謾說

猶休說。 唐  王昌齡 《九日登高》詩:“謾説 陶潛 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宋  周邦彥 《宴清都》詞:“賓鴻謾説傳書,算過盡、千儔萬侶。”《水滸傳》第七六回:“休誇八陣成功,謾説《六韜》取勝。”

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厥有雲者,上罔顯於 羲皇 。” 李善 註:“, 伏羲 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

籓籬

(1).以竹木編成籬笆,作為房舍外蔽。引申為防衛。《明史·太祖紀一》:“吾欲先取 山東 ,撤彼禁止,移兵 兩河 ,破其籓籬,拔 潼關 而守之,扼其戶檻。”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今窮兵深入,已徹彼籓籬。躍馬長驅,更毀其宗社。” 清 戴名世 《劉陂千詩序》:“為之峻其牆垣,固其籓籬。彷彿形皃之萬一。”

(2).猶門戶。比喻某種造詣、境界。 清 侯方域 《與陳定生論詩書》:“僕雖不能窺作者籓籬,試自以其意妄為足下道之。” 清 戴名世 《贈劉言潔序》:“講章之徒,曾不能窺 漢 唐 籓籬,而欲以破 有宋 之堂奧,何其惑也。”一本作“ 藩籬 ”。

桀驁

凶暴倔強

桀驁不恭

勤王

(1) 盡力於王事

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晉書·謝安傳》

勤王之事

(2) 臣下發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德祐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宋史·文天祥傳》

火速勤王

援手

(1).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語出《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宋 蘇軾 《洗玉池銘》:“援手之勞,終睨莫拾。”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父陷寃獄,得公一語可活。公肯援手,當不惜此身。”

(2).泛指援助。《二刻拍案驚奇》卷七:“不遇援手,焉復其所。” 李大釗 《青春》:“何待他人之援手,始以遂其生者。”

駿足

駿馬

飛黃

(1).傳說中的神馬名。又名乘黃。《淮南子·覽冥訓》:“青龍進駕,飛黃伏皁。” 高誘 註:“飛黃,乘黃也,出西方,狀如狐,背上有角,壽千歲。” 唐 張說 《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不因茲白人間有,定是飛黃天上來。”

(2).指古代勇士 飛廉 與 中黃伯 。《文選·張協<七命>》:“於是 飛 黃 奮鋭, 賁 石 逞技。” 李周翰 註:“ 飛 , 飛廉 ; 黃 , 中黃 。”

(3).見“ 飛黃騰踏 ”。

一空

(1).一孔;一穴。指一個渠道,一個途徑。《商君書·靳令》:“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利出二空者國半利,用出十空者其國不守。”《韓非子·飭令》:“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 門無子 《韓子迂評》:“空,音孔。利出一空,利由一穴而出。”

(2).一點不剩。 唐 杜牧 《李給事》詩之一:“紛紜白晝驚千古,鈇鑕朱殷幾一空。”《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不勾幾日,行囊一空。” 巴金 《隨想錄·重來馬賽》:“我們買票搭船去 伊夫堡 ,再從那裡回到海濱時,魚差不多銷售一空。”

(3).彌滿天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冀北

(1).《左傳·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馬之所生。”《南齊書·王融傳》:“ 秦 西 冀 北,實多駿驥。”因以謂良馬產地,並指人才薈萃之所。 唐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 一過 冀 北之野,而馬羣遂空…… 東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指遊牧地區。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徙帳幕南,空羣 冀 北。”

雷雹

(1).打雷下雹。《漢書·李尋傳》:“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濕奧,恐後有雷雹之變。” 五代 齊己 《靈松歌》:“有時深洞興雷雹,飛電繞身光閃爍。”

(2).比喻宏大而急驟的聲響。 唐 杜甫 《畫馬贊》:“四蹄雷雹,一日天地。” 宋 蘇軾 《兩橋詩·東新橋》:“魚龍亦驚逃,雷雹生馬蹄。” 宋 梅堯臣 《吳沖卿示和韓持國詩一卷輒以為謝》詩:“我初見 韓子 ,蜿蜒噴雷雹。”

騰驤

(1).飛騰;奔騰。《文選·張衡<西京賦>》:“負筍業而餘怒,乃奮翅而騰驤。” 薛綜 註:“騰,超也;驤,馳也。”《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虬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 劉良 註:“騰,飛;驤,舉也。” 唐 李紳 《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羸牛未脫轅,老馬強騰驤。” 宋 陸游 《冬夜讀書有感》詩:“馬昔騰驤離 冀 北,鶴今憔悴返 遼 東。” 黃質 《題晴窗讀畫圖為顧某作》詩:“騰驤得駿足,長坂供賓士。”

(2).引申為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宋 司馬光 《和吳沖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題名見寄並寄邵不疑》:“ 沖卿 居京邑,青雲正騰驤。”

(3).形容高昂超卓。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我看你志氣騰驤,人才超乗,筆下三千牘,學究天人。”

駑馬

(1) 不能快跑的馬

(2) 累垮了的、劣性的或無用的馬

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勸學》

(3) 筋疲力竭的、衰弱得不能動的或者在其他方面不健康的馬

爭強

亦作“爭彊”。爭為強者。《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吳 晉 爭彊。 晉 人擊之,大敗 吳 師。”《晉書·天文志下》:“ 慕容垂 、 翟遼 、 姚萇 、 苻登 、 慕容永 並阻兵爭強。” 宋 趙師俠 《踏莎行》詞:“多圖廣計要爭強,如何人力將天勝。” 明 劉基 《放歌行》:“龍蛇未分明,智力正爭強。”

詩詞推薦

  • 崇女擷菜煮羹

    程公許宋代〕穉女春間繞舍嬉,手挑野菜滿籃歸。細{奭斗}碧澗和極煮,旋掬香粳芼糝稀。久識道腴知雋永,更從禪悅悟精微
  • 四景山水

    張以寧明代〕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一僧歸得晚,雲濕滿袈裟。崖斷石林合,風高雲葉飄。人歸
  • 廬山雪

    程公許宋代〕倚天無數玉巉岩,心覺廬山是雪山。未暇雙林尋淨侶,試招五老對蒼顏。遠遊借問有何好,勝賞何曾容暫間。卻恨
  • 覽張騫傳

    邵謁唐代〕採藥不得根,尋河不得源。此時虛白首,徒感武皇恩。桑田未聞改,日月曾幾昏。仙骨若求得,壟頭無新墳。不見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哭待制許先生

    員興宗宋代〕平生一靈台,機智得深屏。出使星移天,歸朝月生嶺。上書肺肝露,不事頰舌逞。事狀嚴歷歷,九原忽甦醒。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聖人出

    曹勛宋代〕升太微,法璇璣。辟紫宮,清九圍。甄符命以膺歷,廓氛祲而建靈旗。同車書之文軌兮,納民物於雍熙。
  • 梅花 十一

    王冕元代〕湖上春何在?羅浮夢已空。清香入書屋,不是杏花風。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雨晴煙晚

    馮延巳唐代〕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夜聞烏啼

    晁說之宋代〕義烏此夜一何啼,明日歡欣事不迷。定是軍回薊南北,寧論賊退關東西。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挽知容詐明請陶公

    羅一鶚宋代〕月旦爭推重,邦人得范模。官資雖刺史,氣味一寒儒。簡淡根真性,清廉律薄夫。不知收卓行,曾入史編無。
  • 崔玄亮唐代〕共相呼喚醉歸來。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寓言六首

    王安石宋代〕始就詩賦科,雕鐫久才成。一朝復棄之,刀筆事刑名。中材蔽末學,斯道苦難明。忽貴不自期,何施就昇平。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清逸魏處士

    司馬光宋代〕鄉樹三搖落,臨風歌式微。徒嗟俗緣重,端使素心違。茅閣杉松冷,山園藥草肥。不能如海燕,歲歲一西飛。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杏花天

    史達祖宋代〕扇香曾靠腮邊粉。舊塵埋、月輪有暈。南風未似愁來近。前事臨窗隱隱。涼花畔、雲歌露飲。夢斷了、終難再問。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 贈萬蓮會眾

    尹志平元代〕事事諳來心足,般般捨去身輕。本初一點要圓成。妙語玄言堪聽。縱意不知有我,收心自覺無明。無明滅盡絕塵情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養家苦

    馬鈺元代〕養家苦,鎮常忙。忙來忙去到無常。作陰囚,住鬼房。修行好,不曾忙。閒閒閒里守真常。得修完,玉洞房。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 群玉山

    董居誼宋代〕經台石磴郁深幽,曲折中藏自一邱。鑿破藩籬都是路,從今任是泳人游。
  • 范忠宣輓歌二首

    張耒宋代〕瀟湘臥病吊累沉,賜詔君王用意深。多士方懷宣父日,蒼生竟失傅岩霖。氈裘他日瞻吾父,丹扆何人附舊箴。白首
  • 孔子韶方平與其侄處度相訪於香山作此詩以贈之

    釋道潛宋代〕洙泗芬芳遠,高材尚可求。二難俱韻勝,小阮更風流。語款時容接,詩豪未易酬。平生喜人物,邂逅此相投。
  • 東陽夜怪詩(安智高詠聚雪為山)

    佚名唐代〕誰家掃雪滿庭前,萬壑千峰在一拳。吾心不覺侵衣冷,曾向此中居幾年。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原文_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