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袁黃 《了凡四訓·立命之學》名句出處
摘自《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解釋:世間的一切功德福報其實都離不開自己的內心,只有淨化我們的內心,斷惡修善,在內心中找到真正的善念,就沒有什麼事不能想通的了。
原文摘要:
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耳。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余以實告。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
名句書法欣賞
袁黃名句,了凡四訓·立命之學名句
名句推薦
春欲盡,日遲遲,牡丹時
歐陽炯《三字令·春欲盡》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黃石公《三略·上略》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蘇軾《洞仙歌·詠柳》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 / 近試上張水部 / 閨意獻張水部》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光陰荏苒,日月如梭。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