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浙的《和馮檢齋方伯賜詩·其一》
全文:
瀾水壺山已隔生,何期使節重行行。
直從當寧分憂顧,終與斯民致太平。
茅屋惠來今雨候,德儀端拜古風清。
明公事業須鐘鼎,沮溺都忘世上情。
參考注釋
水壺
(1) 燒水用的一種金屬(器具)
(2) 典型地包著布套的、用作盛飲用水的小容器,常為士兵的個人用品
隔生
(1).猶隔世。 唐 王建 《渡遼水》詩:“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宋 蘇軾 《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詩:“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宋 范成大 《續長恨歌》之二:“莫道故情無覓處,領巾猶有隔生香。”
(2).隔閡陌生。 王士美 《鐵旋風》第一部:“我總覺得,他和我們,好像是隔著一層什麼似的,總是隔生。”
何期
猶言豈料。表示沒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凡庸下*賤,少樂正*法,幸藉緣會,得在山宅,何期真聖,曲垂啟降。” 明太祖 《御賜歸老青田詔書》:“何期禍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千里獨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使節
(1) 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代表;一國派往另一國辦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節和領事
(2) 古時指使者所持的符節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朱浙名句,和馮檢齋方伯賜詩·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