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持的《酬普首座偈》
全文:
性空老人何快活,只有三衣並一缽。
叢林端的死心兒,見膽開談心豁豁。
有時吹笛當言說,一聲吹落西江月。
桃花庵中快活時,往往觀者舞不徹。
甚道理,能歡悅,搖手向人應道別。
堪笑無人知此意,盡道稱錘硬似鐵。
難瞞唯有當行家,為報臨機莫漏泄。
參考注釋
性空
佛教語。十八空之一。謂一切事物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暫生還滅,沒有實在的自體,故稱。《大智度論》卷三一:“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業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 唐 王維 《山中示弟等》詩:“緣合妄相有,性空無所親。”
老人
(1) 上年紀的或較老的人
(2) 上了年紀的父母或祖父母
快活
高興,快樂
他是一個很快活的孩子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譯。佛教比丘穿的三種衣服。一種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眾聚時衣,在大眾集會或行授戒禮時穿著;一種叫郁多羅僧,即上衣,禮誦、聽講、說戒時穿著;一種叫安陀會,日常作業和安寢時穿用,即內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唱導·曇光》:“ 宋 明帝 於 湘宮 設會,聞 光 唱導,帝稱善,即敕賜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沙門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執不同,或緣有寬狹,或葉有小大。” 唐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秋江洗一鉢,寒日曬三衣。” 清 姚鼐 《嘉慶丁巳阻風於繁昌三山磯》詩:“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釋持名句,酬普首座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