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過的《送呂知止》
全文:
王謝風流要有種,誰比君家俱得鳳。
慈明兄弟稱八龍,未易賢愚推伯仲。
應機短小精吏治,千里名駒方試鞚。
皎然若谷冰雪姿,彫琢肺肝嫌未痛。
英標颯爽吾知止,割雞今欲牛刀用。
胡為從事筦庫役,無乃漢陰工抱瓮。
嗟余飄泊同閭里,一味窮愁惟子共。
詔恩雖脫鍾儀囚,未敢彈冠效王貢。
平生世味似嚼蠟,丘壑暮年尤自縱。
為君懸榻待歸來,故人早破邯鄲夢。
參考注釋
英標
(1).英俊的風采。 宋 秦觀 《賀京西運使啟》:“英標特出,早膺神聖之知;劇任屢更,果見事功之立。” 明 吳承恩 《贈衛侯章君履任序》:“夫 汝隆 淮洲君 之子……以才藝魁天下,仗鉞八 閩 間,英標雅望,談者至今稱之。”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同調相憐》:“我聞得那 李公子 呵,侯門一俊髦,挺英標,龍韜豹略曾探討。”
(2).指賢能而有風采的人。 宋 范仲淹 《依韻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傅》:“南 豳 日日接英標,公外追隨豈待招。”
颯爽
豪邁的樣子
英姿颯爽
知止
(1).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 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詩:“味道憐知止,遺名得自求。” 宋 程頤 《四箴·聽箴》:“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2).謂懂得適可而止;知足。《韓詩外傳》卷五:“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新唐書·李靖傳》:“﹝ 靖 ﹞會足疾,懇乞骸骨,帝遣中書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自古富貴而知止者蓋少……公今引大體,朕深嘉之。’”《四遊記·鐵拐獨步遇師》:“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適志在無營。”參見“ 知止不殆 ”。
割雞
(1).殺雞。《禮記·雜記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雞,門,當門。”
(2).常以比喻處理小事。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二》:“ 賢 本西方斗筲之子,雖有割雞之効,然齒以老矣。” 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湛盧可以斷犀,而以之割雞。”
(3). 子游 為 武城 宰,提倡禮樂, 孔子 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後因以“割雞”指縣令之職。 唐 吳筠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苟尊師兼見贈之》詩:“從此罷飛鳧,投簪辭割雞。” 宋 葉適 《趙知縣輓詞》:“空聞割雞笑,不見化鳧留。”參見“ 割雞焉用牛刀 ”。
牛刀
宰牛的刀。語出《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後常以喻大材器。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譬割雞之政,亦有牛刀。” 唐 孟浩然 《贈蕭少府》詩:“鴻漸昇儀羽,牛刀列下班。”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為范南伯壽》詞:“卻笑 瀘 溪 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清 沉起鳳 《諧鐸·雞談》:“尚得牛刀一試,冀他年大用也哉!”
蘇過名句,送呂知止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