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長庚的《蘭陵王(題筆架山)》
全文:
三峰碧。
縹渺煙光樹色。
高寒處,上有猿啼,鶴唳天風夜蕭瑟。
山形似筆格。
人道江南第一。
游紫觀,月殿星壇,積翠樓前吹鐵笛。
客來訪靈跡。
聞王郭當年,曾此駐錫。
二仙為謁浮丘伯。
從驂鸞去後,雲深難覓。
丹爐灰冷杵聲寂。
依然舊泉石。
泉石。
最幽闃。
更禽靜花閒,松茂竹密。
清都絳闕無訊息。
共羽衣揮麈,感今懷昔。
堪嗟人世,似夢裡,駒過隙。
參考注釋
來訪
來此訪問;造訪
歡迎來訪
靈跡
亦作“ 靈跡 ”。亦作“ 靈蹟 ”。1.指帝王的德政。 南朝 梁 江淹 《蕭上銅鐘芝草眾瑞表》:“臣以祥緯雜沓,星燭波運。斯乃靈跡深覃,睿衷夐感。理應寫順,祗無涵祕。”
(2).神明的功績。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澤歌·昭夏》:“敢以敬恭,陳之玉帛。德包含養,功藏靈跡。”
(3).神靈的遺蹟;聖賢的事跡。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 瑤水 聞遺歌,玉杯竟空言。靈跡成蔓草,徒悲千載魂。” 清 侯方域 《新遷顏魯公碑記》:“而際世不辰,靈蹟多淹。”
(4).引申為奇蹟。 沙汀 《記賀龍》二七:“ 賀龍 同志回到屋裡,依舊帶著那種因為感到誇耀而來的愉快,而且仿佛談說一種靈跡。”
(5).神明顯靈的事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武員唐突河神》:“噫!宇宙間靈跡照然者,莫如河神。彼武人粗鹵,不知敬畏,幸而未降之罰,乃著異於俄頃之間,以示薄懲,神顧可慢乎哉?”
(6).謂墨寶。 明 高啟 《題黃大痴天池石壁圖》詩:“奈何靈蹟久閟藏,荒竹滿野啼猩猩。”
見“ 靈跡 ”。
葛長庚名句,蘭陵王(題筆架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