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方平的《送內閣蔡公歸闕》
全文:
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
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
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
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
燕申鈴閣靜,榮養彩衣斑。
治跡經綸外,陰功造化間。
士林歸北海,人望在東山。
一節遄趨召,西轅不可攀。
前旌霜樹曉,候騎古河灣。
和氣均生物,淳風復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致無艱。
他日開爐冶,餘功為鑄顏。
參考注釋
燕申
《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邢昺 疏:“言 孔子 燕居之時體貌也。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後稱尊者閒居為“燕申”。 宋 陳次公 《泰伯先生墓志銘》:“先生燕申講解,嚴重慎密,弟子畏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偶因燕申之言,遂騰空造之語,醜詆近列,中外駭然。”
鈴閣
亦作“ 鈴閤 ”。指翰林院以及將帥或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鈴閣之間,言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花之發,不可久也。”《晉書·羊祜傳》:“﹝ 羊祜 ﹞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鈴閤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 唐 韓翃 《寄裴鄆州》詩:“官樹陰陰鈴閣暮,州人轉憶白頭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勞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總督任,終日閉鈴閣,以示無事。”
榮養
(1).指兒女贍養父母。《晉書·文苑傳·趙至》:“﹝ 至 ﹞聞父耕叱牛聲,投書而泣。師怪問之, 至 曰:‘我小未能榮養,使老父不免勤苦。’師甚異之。” 唐 徐夤 《贈楊著》詩:“藻麗熒煌冠士林,《白華》榮養有 曾參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後隱居》:“前進士 費冠卿 ……歸不及於榮養,恨每積於永懷,遂乃屏蹟邱園,絶蹤仕進,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藴玉先生 享榮養者三十年,可為疎財敦友之報。”
(2).猶營養。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他永遠不抱著書是書、他是他的態度去接近書籍,而是想把書籍變成一種汁液,吸收到他身上去,榮養自己。”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三二:“文學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把它容納下去,完全消化了,作為我們的榮養料,以產生我們的新血肉!”一本作“營養”。
彩衣
(1).《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昔 楚 老萊子 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常著五色斑斕衣,為親取飲。”後因以“彩衣”指孝養父母。 宋 王禹偁 《謝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蓋陛下義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黃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養。”
(2).指戲曲表演的服裝。《紅樓夢》第五四回:“婆子們抱著幾個軟包--因不及抬箱,料著 賈母 愛聽的三五齣戲的彩衣包了來。”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下:“忽有綵衣小兒自外入,頃刻至數百人,結束如一,階墀盡滿。”
(2).謂孝養父母。 唐 黃滔 《<潁川陳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彌孝,熙熙愉愉,承顏侍膳,雖隆雲路之望,終確綵衣之戀。”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諤出京》:“還家晝錦樂,拜壽綵衣榮。”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綵衣歸來奉翁母,願言壽比三山久。”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瑤斝,象服繡葆,蹌躋一庭。”參見“ 綵衣娛親 ”。
張方平名句,送內閣蔡公歸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