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內閣蔡公歸闕原文
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
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
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
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
燕申鈴閣靜,榮養彩衣斑。
治跡經綸外,陰功造化間。
士林歸北海,人望在東山。
一節遄趨召,西轅不可攀。
前旌霜樹曉,候騎古河灣。
和氣均生物,淳風復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致無艱。
他日開爐冶,餘功為鑄顏。
詩詞問答
問:送內閣蔡公歸闕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送內閣蔡公歸闕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內閣蔡公歸闕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刪韻
2. 季本、清抄本作具民瞻蓋久
參考注釋
舊宅
又稱“舊宇”、“故居”、“故宅”。從前曾經居住過的房子
東關
(1).關隘名。 三國 吳 諸葛恪 築。為 魏 、 晉 、 南北朝 時的要衝。故址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西南 濡須山 上。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曹景宗》:“ 東關 無一戰之勞,塗中罕千金之費。” 唐 李涉 《送王六覲巢縣叔父》詩之一:“ 巢 岸南分戰鳥山,水雲程盡到 東關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一·山川要險》。
(2).複姓。 春秋 晉 有 東關嬖五 。
正司
正職長官。《後漢書·荀彧傳》:“又欲授以正司, 彧 使 荀攸 深自陳讓,至於十數,乃止。” 李賢 註:“ 彧 先守尚書令,今欲正除也。”
公出
因公事而外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妾》:“城陷,官僚皆罹於難,惟 劉 以公出得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賓館告示》:“如本縣公出,當婉覆登簿。”
近班
指近臣的行列。 宋 葉適 《受玉寶賀箋》:“臣欣逢盛典,陪阻近班。” 宋 陸游 《賀留樞密啟》:“恭惟某官躬閎深魁碩之資,負剛大直方之氣,早推雅望,寖歷近班。”
教條
(1) 要求教徒絕對遵從的宗教信條。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則、原理
(2) 指教條主義
愛利
謂愛護、加惠於他人。《莊子·徐無鬼》:“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功,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天常以愛利為意,以養長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 漢 賈誼 《新書·道術》:“親愛利子謂之慈,反慈為嚚;子愛利親謂之孝,反孝為孽。”
滋蔓
生長蔓延。常喻禍患的滋長擴大
耕桑
種田與養蠶。亦泛指從事農業。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 韓愈 《和盧郎中雲夫寄示盤穀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對人説忠孝,努力事耕桑。”
終年
(1) 全年;整年
積雪終年不化
(2) 人死亡時的年齡
他終年90歲
獄市
指獄訟以及市集交易。《史記·曹相國世家》:“ 惠帝 二年, 蕭何 卒……使者果召 參 。 參 去,屬其後相曰:‘以 齊 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後相曰:‘治無大於此者乎?’ 參 曰:‘不然。夫獄市者,所以並容也,今君擾之,姦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下:“獄也,市也,二事也。獄如教唆詞訟,資給盜賊;市如用私鬥秤欺謾變易之類,皆姦人圖利之所,若窮治則事必枝蔓,此等無所容,必為亂,非省事之術也。”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伏惟制策有治當先內,或曰何以為京師;政在擿姦,或曰不可撓獄市。此皆一偏之説,不可以不察也。”一說為 齊國 大市之名,“獄”為“岳”字省文,即 齊國 莊岳 之市。見 陳直 《漢書新證·蕭何曹參傳》。
燕申
《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邢昺 疏:“言 孔子 燕居之時體貌也。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後稱尊者閒居為“燕申”。 宋 陳次公 《泰伯先生墓志銘》:“先生燕申講解,嚴重慎密,弟子畏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偶因燕申之言,遂騰空造之語,醜詆近列,中外駭然。”
鈴閣
亦作“ 鈴閤 ”。指翰林院以及將帥或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鈴閣之間,言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花之發,不可久也。”《晉書·羊祜傳》:“﹝ 羊祜 ﹞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鈴閤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 唐 韓翃 《寄裴鄆州》詩:“官樹陰陰鈴閣暮,州人轉憶白頭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勞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總督任,終日閉鈴閣,以示無事。”
榮養
(1).指兒女贍養父母。《晉書·文苑傳·趙至》:“﹝ 至 ﹞聞父耕叱牛聲,投書而泣。師怪問之, 至 曰:‘我小未能榮養,使老父不免勤苦。’師甚異之。” 唐 徐夤 《贈楊著》詩:“藻麗熒煌冠士林,《白華》榮養有 曾參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後隱居》:“前進士 費冠卿 ……歸不及於榮養,恨每積於永懷,遂乃屏蹟邱園,絶蹤仕進,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藴玉先生 享榮養者三十年,可為疎財敦友之報。”
(2).猶營養。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他永遠不抱著書是書、他是他的態度去接近書籍,而是想把書籍變成一種汁液,吸收到他身上去,榮養自己。”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三二:“文學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把它容納下去,完全消化了,作為我們的榮養料,以產生我們的新血肉!”一本作“營養”。
彩衣
(1).《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昔 楚 老萊子 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常著五色斑斕衣,為親取飲。”後因以“彩衣”指孝養父母。 宋 王禹偁 《謝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蓋陛下義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黃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養。”
(2).指戲曲表演的服裝。《紅樓夢》第五四回:“婆子們抱著幾個軟包--因不及抬箱,料著 賈母 愛聽的三五齣戲的彩衣包了來。”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下:“忽有綵衣小兒自外入,頃刻至數百人,結束如一,階墀盡滿。”
(2).謂孝養父母。 唐 黃滔 《<潁川陳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彌孝,熙熙愉愉,承顏侍膳,雖隆雲路之望,終確綵衣之戀。”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諤出京》:“還家晝錦樂,拜壽綵衣榮。”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綵衣歸來奉翁母,願言壽比三山久。”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瑤斝,象服繡葆,蹌躋一庭。”參見“ 綵衣娛親 ”。
治跡
政績,施政的事跡。《漢書·韓延壽傳》:“丞掾數白:‘宜循行郡中覽觀民俗,考長吏治跡。’”《後漢書·欒巴傳》:“ 荊州 刺史 李固 薦 巴 治跡,徵拜議郎,守光祿大夫。”《三國志·魏志·賈逵傳》“ 允 , 鹹熙 中為中護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楊沛傳》:“﹝ 沛 ﹞累遷 九江 、 東平 、 樂安 太守,並有治跡。”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 劉祀 名宦,治跡已泯。”
經綸
(1) 整理過的蠶絲
(2) 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大展經綸
滿腹經綸
(3) 借指抱負與才幹
陰功
(1) 不為人所知的善行
(2) 同“陰德”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士林
學術界、知識界
他交遊甚廣,認識不少士林中的人
北海
(1) 大西洋東北部一個淺海,位於歐洲大陸東北與不列顛島之間
(2)
(3)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港口城市。著名漁港,工業有水產加工、貝雕工藝、電力、造船、機械、化學、輕工、紡織等
(4) 北京市的北海公園
(5) 中國北方的邊區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左傳·僖四年》
(6) 渤海
非挾太山以超 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7) 貝加爾湖。蘇武居北海牧羊之所。今蘇聯亞洲部分南部的湖泊
乃徒武北海上無人處。——《漢書·李廣蘇建傳》
人望
(1) 人心所向;眾人所仰望;威望,聲望
文武資人望,謀猷簡聖情。——唐·錢起《送李九歸河北》
(2) 眾望所歸的人
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東山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云:‘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顏。”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 趙岐 註:“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輓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輓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像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並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 趙朴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註云:“時見 *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註:“ 東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別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並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前旌
(1).帝王官吏儀仗中前行的旗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行漏抱刻,前旌載鳶。” 唐 孟浩然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詩:“衣冠列祖道,耆舊擁前旌。” 清 吳敏樹 《己未上曾侍郎書》:“ 敏樹 於湖上瞻望前旌有日矣。”
(2).借指前軍,前線。 唐 劉長卿 《行營酬呂侍御時尚書問罪襄陽軍次漢東境上侍御以州鄰寇賊復有水火迫於徵稅詩以見喻》:“不敢 淮南 臥,來趨 漢 將營。受辭瞻左鉞,扶疾往前旌。”
霜樹
(1).經霜的樹木。 唐 白居易 《冬日平泉路晚歸》詩:“山路難行日易斜,煙村霜樹欲棲鴉。” 宋 劉過 《滿江紅·壽》詞:“霜樹啼鴉,梅欲放,小春清曉。”
(2).特指楓樹。 元 馬祖常 《出都》詩:“沙鷗終自白,霜樹忽然紅。”
候騎
擔任偵察巡邏任務的騎兵。《史記·匈奴列傳》:“﹝單于﹞使奇兵入燒 回中宮 ,候騎至 雍甘泉 。” 司馬貞 索隱引 崔浩 曰:“候,邏騎。”《後漢書·光武帝紀》:“會候騎還,言大兵且至城北,軍陣數百里,不見其後。” 唐 王維 《使至塞上》詩:“ 蕭關 逢候騎,都護在 燕然 。”
河灣
河流中彎曲的河段
和氣
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生物
有生命的物體,具有生長、發育、繁殖等能力,能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生物
只有幾隻蒼鷹在高空盤旋,看不見旁的生物。——《孟姜女》
淳風
淳厚樸實的風土人情
海寰
猶海宇。 唐 杜牧 《詠歌聖德遠懷天寶因題關亭長句四韻》:“聖敬文思業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
具瞻
(1).謂為眾人所瞻望。語出《詩·小雅·節南山》:“赫赫師 尹 ,民具爾瞻。” 毛 傳:“具,俱;瞻,視。” 鄭玄 箋:“此言 尹氏 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視汝之所為。”《三國志·魏志·高柔傳》:“今公輔之臣,皆國之棟樑,民所具瞻。” 宋 周必大 《二志堂詩話·辨歐陽公釋奠詩》:“宰相者,人臣極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輕授。” 明 李贄 《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虛位,但取具瞻;高才者,處以重任,不問出入。”
(2).指宰輔重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序》:“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呂向 註:“具瞻、台衡並宰相之位也。”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在具瞻之地,自有國容。”
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他日
(1)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爐冶
(1).猶冶煉。《晉書·文苑傳·王沉》:“融融者皆趨熱之士,其得爐冶之門者,惟挾炭之子。”
(2).冶鑄之爐。 前蜀 韋莊 《長年》詩:“大盜不將爐冶去,有心重築太平基。” 宋 王禹偁 《為宰臣謝御書錢樣表》:“出爐冶而首蒙頒賜,望冕旒而共積兢榮。”
鑪冶:1.猶冶煉。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均施鑪冶,高揭權衡,使鈆汞之不叅,令錙銖之各等,故得方圓任器,高下隨宜,黜陟無偏,賢愚有序。” 宋 曾鞏 《班春亭》詩:“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鑪冶此中開。” 清 唐甄 《潛書·更幣》:“銅不可採,又不易市,鑪冶多廢。”
(2).比喻精心籌算;精心的籌算。 唐 寒山 《詩》之九四:“賢士不貪婪,痴人好鑪冶。麥地占他家,竹園皆我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引 清 折遇蘭 詩:“今逢 袁夫子 ,方寸有鑪冶。”
鑄顏
謂 孔子 培養其弟子 顏淵 ( 顏回 )成才。後泛指培養人才。語本 漢 揚雄 《法言·學行》:“或曰:‘人可鑄與?’曰:‘ 孔子 鑄 顏淵 矣。’” 汪榮寶 義疏:“‘ 孔子 鑄 顏淵 ’者, 司馬 云:‘借令 顏淵 不學,亦常人耳。遇 孔子 而教之,乃庶幾於聖人。’” 唐 杜牧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學士簡於聖明自致霄漢皆與舍弟昔年還往牧支離窮悴竊於一麾書美歌詩兼自言志因成長句四韻呈上三君子》:“斗間紫氣龍埋獄,天上洪爐帝鑄 顏 。” 唐 劉耕 《和主司王起》:“ 孔 門頻見鑄 顏 功,紫綬青衿感激同。”
詩詞推薦
【中呂】喜春來_金魚玉帶羅
伯顏〔元代〕金魚玉帶羅襴扣,皂蓋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得意秋,分破帝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