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原文
江東人物舊難儔,遺老飄零半白頭。
斑管題詩吳祭酒,紅顏顧曲袁荊州。
太常縑素雲煙落,宗伯文章江漢流。
徑欲相從破蕭瑟,片帆高掛五湖秋。
詩詞問答
問:江東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江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江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五
2. 梅村
參考注釋
江東
古時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區,也泛指長江下游地區
據有江東。——《三國志·諸葛亮傳》
避亂江東。——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起兵江東。
割據江東。
人物
(1)
(2) 小說或戲劇中被描寫的人
人物描寫
(3) 被認為有突出或顯著特性的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 * 《沁園春·雪》
愷撒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西人之畫,則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實景。——蔡元培《圖畫》
(4) 講話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勵或發命令的人
由一個圈內人物指導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個人物
遺老
(1) 指改朝換代後仍忠於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飄零
(1) (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斑管
毛筆。以斑竹為桿,故稱斑管。 唐 《懷素上人草書歌》:“銅瓶錫杖倚閒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元 白樸 《陽春曲·題情》曲:“輕拈斑管書心事,細摺銀箋寫恨詞。” 明 李日華 《南西廂·尺素緘愁》:“書已寫完,無可表意,聊奉汗衫一領……斑管一枝。”
題詩
(1).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抒發感受,題寫詩句。多寫於柱壁、書畫、器皿之上。 唐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崔顥》:“後游 武昌 ,登 黃鶴樓 ,感慨賦詩。及 李白 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二:“頃見一士題詩隣壁,甚佳。”
(2).指所題寫的詩句。 魯迅 《南腔北調集·“連環圖畫”辯護》:“《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題詩一幅。”
吳祭酒
(1).指 吳偉業 。詩人, 明 亡入 清 , 康熙 時為國子監祭酒。 清 徐釚 《詞苑叢談·紀事四·吳祭酒題曲詞》:“ 吳祭酒 作《秣陵春》,一名《雙影記》,嘗寒夜命小鬟歌演。” 郁達夫 《自述》詩之十二:“忽遇 江 南 吳祭酒 ,梅花雪裡學詩初。”
(2).指 吳錫麒 。 清 乾隆 進士,工詩詞,並以駢文著名,官至國子監祭酒。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吳祭酒尺牘》:“ 錢塘 吳穀人 祭酒 錫麒 ,官京師時,耽情《騷》《雅》,不屑奔走權門,以致品望日高,而生計日薄。”
紅顏
(1).指年輕人的紅潤臉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憶子初尉 永嘉 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約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紅顏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贈孟浩然》詩:“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宋 王安石 《客至當飲酒》詩之二:“自從紅顏時,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麗的容顏。 漢 傅毅 《舞賦》:“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顏曄其揚華。” 南朝 陳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還閨中有望》:“倡人歌吹罷,對鏡覽紅顏。” 清 李漁 《玉搔頭·訊玉》:“青眼難逢,紅顏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貞 《客談庚戌事》詩:“紅顏宛轉馬蹄間,玉筯雙垂別 漢 關。” 清 吳偉業 《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顧曲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 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 瑜 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謡曰:‘曲有誤, 周郎 顧。’”後遂以“顧曲”為欣賞音樂、戲曲之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偵戲》:“一片紅毺鋪地,此乃顧曲之所。” 蘇曼殊 《焚劍記》:“此一粉頭耳,計今夕車所停二十餘處,顧曲之人,何止半百?”
荊州
(1).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東晉 定治 江陵 (現屬 湖北 ),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 明 清 置府,後廢。《書·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參閱《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八、《嘉慶一統志》卷三四四。
(2).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為時人所推重,稱 韓荊州 。見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後因以“荊州”稱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與張都運吉》書:“願識荊州,為日久矣!”參見“ 識荊 ”。
太常
官名,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
獻之太常。——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縑素
(1).細絹。可供書畫。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縑素所寫者,積年之中,合集所見,當出二百許卷。” 南朝 梁 虞龢 《論書表》:“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寫 河上公 《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吳道子》:“氣韻雄壯,幾不容於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於壁牆。”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五:“ 米元暉 善畫,能以古為今,蓋妙於薰染縑素。”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篇卷》:“大約篇從竹簡,卷從縑素;因物定名,無他義也。”
(2).指書冊或書畫。 南朝 梁 虞龢 《論書表》:“縑素之工,殆絶於昔。”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命 蔡京 、 梁師成 、 黃冕 輩編類其真贋,紙書縑素,備盡卷帙。”《明史·隱逸傳·倪瓚》:“求縑素者踵至, 瓚 亦時應之。” 清 趙翼 《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詩:“縑素垂千秋,應可慰毅魄。”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宗伯
(1).官名。 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廟祭祀等事,即後世禮部之職。因亦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或宗伯,禮部侍郎為少宗伯。《書·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周禮·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 鄭玄 註:“宗伯,主禮之官。”《國語·鄭語》“以佐 堯 者也” 三國 吳 韋昭 註:“秩宗之官,於 周 為宗伯, 漢 為太宰,掌國祭事。” 唐 皎然 《贈李中丞洪》詩:“頓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 宋 蘇軾 《三馬圖贊》:“西蕃有貢駿馬汗血者,有司以非入貢歲月,留其使與馬於邊。 之奇 為請乞不以時入事下禮部。 軾 時為宗伯,判其狀云:‘朝廷方卻走馬以糞,正復汗血,亦何所用?’事遂寢。”《儒林外史》二九回:“ 諸葛天申 向兩人道:‘方才這進去的是 天長 杜宗伯 的令孫。’”
(2).官名。 漢 代官名。掌宗室之事。 秦 時本名宗正, 漢 元始 四年,改名宗伯。《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宗正, 秦 官,掌親屬,有丞。 平帝 元始 四年更名宗伯。”
(3).稱文章學問受人尊崇的大師。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變色。當年才子,悉願締交,推為宗伯。”
(4).複姓。 漢 有 宗伯鳳 。見《通志·氏族四》。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後漢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 李善 註:“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註:“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 陳毅 《吟 * 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史記·日者列傳》:“ 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漢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相從結茆舍,曝背談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狸》:“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併。 宋 蘇軾 《岐亭》詩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裡的理無,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蕭瑟
(1) 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
秋風蕭瑟。——《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2) 寂寞淒涼
片帆
孤舟;一隻船。 唐 李頎 《李兵曹壁畫山水各賦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時。” 宋 陸游 《秋思絕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風起,聊試人間萬里途。”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放歸》:“ 錢塘 雲水連。見片帆東渡,順流如箭。”《人民日報》1981.6.15:“若不退出 虎門 ,自有千百燒船妙法,燒爾片帆不返。”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澤藪曰 具區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鄭玄 註:“ 具區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 具區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於 五湖 。” 韋昭 註:“ 五湖 ,今 太湖 。”《文選·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盪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史記·夏本紀》“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史記·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 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蘇 長盪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 朱鶴齡 註:“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圓·聞詔》:“從今後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