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與道者同守庚申》
全文: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經。
俾我外持內,當茲申配庚。
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簾幃下,靄靄燈燭清。
四支動有息,一室虛白生。
收視忘趨舍,叩齒集神靈。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輕。
三屍既伏竄,九藏乃和平。
無令耳目勝,則使性命傾。
窅然深夜中,若與元氣並。
釋宗稱定慧,儒師著誠明。
派分示三教,理詣無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順則生生。
視履苟無咎,天祐期永貞。
應物智不勞,虛中理自冥。
豈資金丹術,即此駐頹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屍
道家稱在人體內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屍”或“三屍神”,每於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過惡。《漢武帝內傳》:“三屍狡亂,玄白失時。”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三屍一日三朝:上屍 青姑 ,伐人眼;中屍 白姑 ,伐人五臟;下屍血姑,伐人胃命。”《金*瓶*梅詞話》第七五回:“這 春梅 不聽便罷,聽了三屍神暴跳,五臟氣沖天。” 清 西厓 《談徵·事部·三屍神》:“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屍神,常以庚申日將本人罪過奏聞上帝,減其祿命。上屍名 彭倨 ,次名 彭質 ,下名 彭矯 。每遇庚申日,徹夜不臥,守之至曉,則三屍不得上奏。余想此身本空洞洞地,安得有三屍在內?蓋彭字之義,字書一訓作近,而倨傲之性,質見之性、矯戾之性,人人有之……其所謂守庚申者,正欲人斷除此三種性情,方可入道也。”
伏竄
藏匿逃竄。《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將逃罪。罪重於郊甸,無所伏竄。” 漢 賈誼 《吊屈原文》:“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 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 子衡 伏竄於海濱,有憂國傷人之思。”
九藏
(1).人體中的九種內臟。《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賈公彥 疏:“正藏五者,謂五藏。肺、心、肝、脾、腎,並氣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稱。又有胃、旁胱、大腸、小腸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為九藏也。”
(2).泛指內臟。 唐 獨孤及 《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豈五藥乖養,九藏失節,以及此乎?” 宋 司馬光 《旬慮十七韻呈同舍》:“神明還九藏,清氣襲百脈。”
(3).形髒和神髒的合稱。《素問·六節藏象論》:“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王冰 註:“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形分為藏,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腎也。神藏於內,故以名焉。”
和平
(1)
(2)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
採取和平戰略
(3)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境
(4) 沒有戰爭的
和平的方法
(5) 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藥性和平
權德輿名句,與道者同守庚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