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漢玉鏡台舊所有,丁卯曾為歌詠取。
其時配以鏡玻璃,擬謂名實足相醜。
措置檀廚棐幾間,過而不留歲已久。
茲因檢閱古器玩,一時意想天開紐。
西清所藏寶鑑多,何不配之為其偶。
漢鑒陳漢玉鏡台,豐城劍合曾殊否。
玻璃質脆鎔銅堅,均以古貌孚盈缶。
台乎鏡乎昔各分,然總炎劉代所寶。
安知本非一人用,但今豈尚其人手。
玻璃笑斯均絮言,不如辭台自孤守。
詩詞問答
問:《以漢明光鑒配置漢玉鏡台因成是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七
2. 葉
參考注釋
玉鏡台
(1).玉制的鏡台。 唐 楊炯 《梅花落》詩:“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 宋 葛立方 《滿庭芳·簪梅》詞:“玉鏡臺邊試看,相宜是淺笑輕顰。”《群音類選·京兆記》:“青鸞何事飛難至,卻教我玉鏡臺前懶畫眉。”
(2).指 晉 溫嶠 之玉鏡台。 溫嶠 北征 劉聰 ,獲玉鏡台一枚。從姑有女,囑代覓婿, 溫 有自婚意,因下玉鏡台為定。事見《世說新語·假譎》。後引申作婚娶聘禮的代稱。 唐 張紘 《行路難》詩:“君不見 溫 家玉鏡臺,提攜抱握九重來。”《群音類選·犀珮記·勢逼改嫁》:“好將聘物早持歸,自有 溫郎 玉鏡臺。”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外家紀聞》:“ 北江 與其內姊適 程氏 者,幼相親愛,頗有玉鏡臺之慕,而姻事不諧。” 郁達夫 《無題》詩之二:“玉鏡臺邊笑老奴,何年歸去長 西湖 ?”
所有
(1) 占有,有支配權
這些都歸你所有
(2) 占有的東西
儘其所有
(3) 全部,一點也不剩下
貢獻我所有的力量
他所有的抱負、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筆勾銷——《阿Q正傳》
丁卯
六十甲子的第四位
在丁卯 (公元1627年) 三月之望。——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歌詠
(1) 歌頌,吟詠;歌唱
歌詠比賽
(2) 詩歌,歌曲
其時
(1).那時;當時。《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其時, 白敏中 以中書侍郎請告歸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來赴任。兩個都到 遐叔 處賀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
(2).猶言正當時;正是時候。 徐遲 《牡丹》五:“真抗戰,假抗戰,他瞭若指掌。助 紂 為虐,他是不乾的,渾水摸魚,此其時也。”
玻璃
指天然水晶石之類,有各種顏色。現在指一種人工製造的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
實足
確實足數的。如:實足三百人;實足年齡。
措置
安排;料理
措置得當
棐幾
用棐木做的幾桌。亦泛指幾桌。《晉書·王羲之傳》:“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浄,因書之,真草相半。” 宋 陸游 《初夏》詩:“細煅詩聯憑棐幾,靜思棋劫對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與礪近日》之一:“棐幾看雲憑,衡門罷月關。”
檢閱
(1) 翻檢閱讀
空空道人…將這《石頭記》再檢閱一遍。——《紅樓夢》
(2) 高級首長在軍隊或民眾隊伍面前舉行檢驗儀式
檢閱陸、海、空三軍儀仗隊
器玩
謂可供玩賞的器物。《新唐書·玄宗紀》:“禁採珠玉及為刻鏤器玩、珠繩帖縚服者,廢織錦坊。” 宋 歐陽修 《日本刀歌》:“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其子弟亦麤知書,留 中立 凡數日,出圖史、器玩、琴尊、弧矢之具,雖皇州搢紳家止於是爾。”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意想
料想,猜想
意想不到
天開
超越常規的活動, 煥發、奔放
異想天開
西清
(1).西廂清淨之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葙,象輿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處也。”後指帝王宮內游宴之處。 宋 徐鉉 《茱萸》詩:“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宮廷內南書房。 清 趙翼 《辰州吊諸桐嶼》詩:“我來東道誰為主,君在西清最有聲。”
寶鑑
寶鏡。鏡子的美稱,亦以喻月亮。常用作書名,取可以借鑑之意。如 唐 衛嵩 有《醫門寶鑑》三卷, 元 夏文彥 有《圖繪寶鑑》五卷。《新唐書·張九齡傳》:“千秋節,公、王並獻寶鑑。” 宋 劉過 《蝶戀花·贈張守寵姬》詞:“寶鑑年來微有暈。懶照容華,人遠天涯近。” 明 謝讜 《四喜記·佳期重會》:“湘簾高捲,遙看寶鑑空懸。暗想當年奇遇,美景依然。”《紅樓夢》第十二回:“﹝ 賈瑞 ﹞拿起那寶鑑來,向反面一照,只見一個骷髏兒立在裡面。”
何不
為什麼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
鏡台
裝著鏡子的梳妝檯
豐城劍
《晉書·張華傳》謂 吳 滅 晉 興之際,天空鬥牛之間常有紫氣。 張華 聞 雷煥 妙達緯象,乃邀與共觀天文。 煥 曰:“鬥牛之間頗有異氣”,是“寳劍之精,上徹於天耳”,並謂劍在 豫章 豐城 。 華 即補 煥 為 豐城 令,“ 煥 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鬥牛間氣不復見焉。”後世詩文用“豐城劍”讚美傑出人才,或謂傑出人才有待識者發現。 宋 葉適 《送孫偉夫》詩:“遠尋 豐城 劍,虛負 歷山 月;發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貫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詩:“螢光下合 豐城 劍,紫氣中懸執法星。” 清 孫枝蔚 《贈魏生》詩:“才華順似 豐城 劍,和氣當如春草軒。”亦省作“ 豐劍 ”。 唐 杜甫 《重送劉十弟判官》詩:“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經過辨 豐 劍,意氣逐 吳 鉤。”
古貌
古樸的形貌。 唐 韓愈 《孟生》詩:“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宋 蘇軾 《漁樵閒話錄》下篇:“﹝ 馬拯 ﹞見一老僧,古貌龐眉,體甚魁梧。” 明 周篔 《哭然公》詩:“古貌世莫見,高風予夙聞。”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南州逸事》:“同朝 京江 張相國 玉書 ,古貌清臞。”
炎劉
舊指以火德王的 劉氏 漢 朝。 漢 趙岐 《<孟子>題辭》:“遭 蒼姬 之訖録,值 炎劉 之未奮。” 元 傅若金 《歌風台》詩:“黔首厭 秦 暴,龍德奮 炎劉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 炎劉 授命順皇天,天遣 重瞳 作獺鸇。”
一人
(1).古代稱天子。亦為天子自稱。《書·太甲下》:“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孔 傳:“一人,天子。”《書·湯誥》:“王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 孔 傳:“天子自稱曰予一人。” 漢 班固 《 * 通·號》:“王者自謂一人者,謙也,欲言己材能當一人耳。故《論語》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臣謂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書》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記》:“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一人正位山河定,萬國朝元日月明。”
(2).一個人。《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然則今日之是非,謂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猶一體。《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謂使全國之人齊心協力。《荀子·富國》:“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楊倞 註:“謂不能齊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國也。”
人手
(1) 可動用的人力;可動員的人員;人力資源
(2) 專門做某種工作的人
人手太少
(3) 每人的手裡
人手一冊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老人百出光無變,休將庚申叩文殊釋印肅《萍鄉縣丞求頌》
- 瀾翻筆墨浩難收,妙處端能浣客愁胡寅《和朱成伯》
- 不探虎穴求身達,爭得人間富貴來孫元晏《吳呂蒙》
- 春風昨夜到榆關,故國煙花想已殘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
- 莫欺騎省鬢邊華侯置《阮郎歸》
- 門無車馬喧,逕有松菊陰王當《德清宰俞居安自畫淵明圖》
- 亭亭立波上,晚意頗愁絕姜特立《山園四詠風露亭》
- 公乎渡河不可航,年既老,智則童孫嵩《公無渡河》
- 心之未發,泉本雲根方回《題雲泉題詠》
- 治平天子,景至肇嚴禋
![以漢明光鑒配置漢玉鏡台因成是詠原文_以漢明光鑒配置漢玉鏡台因成是詠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