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劉崧的《觀鄧侍郎石磬歌》
全文:
水中古磬世莫識,扣之能鳴人始驚。
前朝文物最博雅,廬陵侍郎先得名。
淮河東遊色惆悵,忍使至寶成凋喪。
蒼茫何代沒泥沙,憔悴當時雜盆盎。
歸來設虡當特懸,扣擊往往遺音傳。
奇文漫滅科斗跡,雨氣纏結皎龍涎。
是時周廟朝殷鼾,師襄南逾嘆修阻。
海門風起商聲哀,萬里孤臣淚如雨。
鳳鳥一去不可聞,宜爾孫子多才文。
高堂出此坐嘆息,瞑色猶帶崖山雲。
便令敬之慎勿褻,此物宜與天球列。
百年隱顯自有時,蘊德含和竟誰泄。
嗚呼賢哲今不存,對之使我傷心魂。
虞廷可登獸可舞,此石不毀應能言。
參考注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隱顯
(1).隱沒與顯現。《荀子·天論》:“故道無不明,外內異表,隱顯有常,民陷乃去。”《京氏易傳》卷下:“仰觀俯察在乎人,隱顯災祥在乎天。”《南史·隱逸傳上·漁父》:“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今雖未見其畫,讀諸跋,常覺依稀隱顯,都在目中。” 王西彥 《鄉下朋友》:“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彎曲如畫的溪流,屏障似的遠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
(2).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聖》:“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自序》:“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
(3).偏指含蓄不露。 清 包世臣 《文譜》:“回互激射之法備,而後隱顯之義見矣。”
(4).默默無聞和名揚遠近。指失意和得意。《北史·儒林傳下·劉炫》:“隱顯人間,沉浮世俗。” 明 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且先生布素終身,隱顯一致,非獨令後世師吾儉也。”如:我眼見他們的升沉隱顯。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含和
(1).蘊藏祥和之氣。常喻仁德。《文子·精誠》:“故大人與天地合德……懷天心,抱地氣,執沖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淮南子·俶真訓》:“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 南朝 梁 沉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開元布澤,含和尚仁。”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廷。”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2).指含有溫暖之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周圍石峰,中當土山盡處,風氣含和。”
劉崧名句,觀鄧侍郎石磬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