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詠松塔六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詠松塔六韻原文

豈是從空涌,端宜凌漢看。

虬枝吉雲擁,蚌顆瑞星攢。

信可名仙品,寧稱掛食單。

稀珍惟五鬣,方物重三韓。

朗朗千秋鏡,層層七寶欄。

還疑赤松子,頭著紫蓮冠。

詩詞問答

問:再詠松塔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再詠松塔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再詠松塔六韻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二

參考注釋

虬枝

亦作“虯枝”。盤屈的樹枝。 元 吳師道 《廬山紀游贈黃伯庸》詩:“入門雙劍色,夾道萬虯枝。” 清 納蘭性德 《金山賦》:“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葉而吟風。” 茅盾 《白楊禮讚》:“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

吉雲

五色雲。古人以為吉祥之兆。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二:“帝曰:‘何謂吉雲?’ 朔 曰:‘其國俗之雲氣占吉凶。若樂事,則滿室雲起,五色照人,著於草樹,皆成五色露珠,甚甘。’” 唐 白行簡 《五色露賦》:“徵勒畢之言,以為國泰;驗吉雲之説,乃辨時康。”

瑞星

舊指吉祥之星。《晉書·天文志中》:“ 劉叡 集天文眾占,名《荊州占》。其雜星之體,有瑞星,有妖星,有客星,有流星。”《宋史·天文志五》:“景星,德星也。一曰瑞星,如半月,生於晦朔,大而中空,其名各異。”

仙品

(1).稀有罕見的非凡之品。 唐 謝邈 《謝人惠琴材》詩:“七弦妙制饒仙品,三尺良材稱道情。”《宣和書譜·女仙吳彩鸞》:“ 彩鸞 為以小楷書《唐韻》……字畫雖小,而寬綽有餘,全不類世人筆,當於仙品中別有一種風氣。” 清 龔自珍 《跋唐人臨晉本黃庭經》:“此卷之為 唐 臨 晉 蹟,不在缺筆一證,審其氣韻,殆仙品也。”

(2).指非凡的氣質和姣美的姿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視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

(3).仙人的品級地位。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葉法善》:“某 東海 龍也,天帝所敕,主八海之寳,一千年一更其任,無過者超證仙品。”

(4).仙界的果品食物。《西遊記》第五回:“是我不待他請,先赴 瑤池 ,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

食單

(1).鋪地供擺食品進行野餐的布單子。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七:“棘樹寒雲色,茵蔯春藕香,脆添生菜美,陰益食單涼。” 仇兆鰲 註:“栜樹之陰,展食單而倍涼。” 清 曹寅 《和毛會侯席上初食鰣魚韻》:“婪尾花殘水驛忙,晚庭清蔭食單涼。”

(2).食譜;選單。 宋 鄭望之 《膳夫錄·食單》:“ 韋僕射 巨源 有燒尾宴食單。” 明 王志堅 《表異錄·飲食》:“ 晉 何曾 有 安平公 食單。” 清 黃景仁 《午窗偶成》詩:“只餘僮僕勸加餐,那望園官進食單。”

稀珍

稀少珍貴。

方物

(1).本地產物;土產。《書·旅獒》:“無有遠邇,畢獻方物。” 蔡沉 集傳:“方物,方土所生之物。”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九土述職,各貢方物,以效誠耳。” 唐 朱慶餘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詩:“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方物》:“ 越中 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 北京 則蘋婆果、黃鬣馬牙松…… 山陰 則 破塘 筍、謝橘、 獨山 菱、河蟹、 三江屯 蟶、白蛤、江魚、鰣魚、里河鰦。”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方物見斥,外品流行, 中國 經濟,遂以困匱。”

(2).猶識別;名狀。《國語·楚語下》:“民神雜糅,不可方物。” 韋昭 註:“方,猶別也;物,名也。”《明史·馮恩傳》:“若 鋐 ,則如鬼如蜮,不可方物。”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澒洞震動,不可方物。”

(3).指辨別事理。《禮記·內則》:“四十始仕,方物、出謀、發慮。” 俞樾 《群經平議·禮記三》:“方物者,辨別其事也。惟能辨別其事,故能出謀發慮也。”

(4).仿佛;類似。 唐 儲光羲 《貽余處士》詩:“市亭忽雲搆,方物如山峙。” 章炳麟 《辨詩》:“ 漢 世自 賈生 《惜誓》,上接《楚辭》,《鵩鳥》亦方物《卜居》,而 相如 《大人賦》,自《遠遊》流變。”

(5).指各方的物議。《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汝與 師護 年時一輩,各有其美,方物之義,亦互有少劣。”《宋書》本傳作“物議亦互有少劣”。

重三

(1).即重卦。兩個三爻的單卦相重。《京氏易傳》卷下:“重三成六,能事畢矣。”參見“ 重卦 ”。

(2).即上巳。指農曆三月初三日。 唐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宋 陸游 《上巳》詩:“殘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則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 清 趙翼 《金二雅繪禊游圖》詩:“重三從此增故事,不數典午 永和 時。”參見“ 上巳 ”。

朗朗

用以形容聲音響亮的象聲詞

朗朗的讀書聲

歌聲朗朗

千秋鏡

歷史的鏡子。謂世世代代可供借鑑的事物。 宋 蘇軾 《樂語·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口號》:“觀書已獲千秋鏡,積德長為萬歲山。”

層層

(1).一層又一層。 唐 劉禹錫 《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決決堰根水,層層湖上田。” 元 薛蘭英 薛惠英 《蘇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 清 邱象升 《清遠峽》詩:“客心愁入暮,高峽尚層層。”

(2).指逐層逐次。 唐 章碣 《對月》詩:“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人民日報》1982.3.31:“會議要求各地做到經費落實,組織落實,層層有人抓。”

七寶

(1).佛教語。七種珍寶。佛經中說法不一,如:《法華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真珠、玫瑰為七寶;《無量壽經》以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為七寶;《大阿彌陀經》以黃金、白銀、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硨磲為七寶;《恆水經》以白銀、黃金、珊瑚、白珠、硨磲、明月珠、摩尼珠為七寶。

(2).佛教語。七種王者之寶。《輪王七寶經》:“其王出時有七寶現。何等為七?所謂輪寶、象寶、馬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摩尼寶、女寶。如是七寶隨王出現。” 唐 寒山 《詩》之二六一:“我見轉輪王,千子常圍繞。十善化四天,莊嚴多七寶。”《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號 金輪 聖神皇帝 ,置七寶於廷:曰金輪寶、曰白象寶、曰女寶、曰馬寶、曰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率大朝會則陳之。”

(3).泛指多種寶物。《西京雜記》卷三:“有琴長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寶飾之,銘曰‘璠璵之樂’。” 唐 李嶠 《床》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粧。”《宋史·輿服志一》:“ 東都 舊制,輦飾以玉,裙網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種寶物裝飾的器物。《西京雜記》卷二:“ 武帝 為七寶牀。”《隋書·高祖紀下》:“己卯,突厥遣使獻七寶盌。”《隋唐演義》第八二回:“ 玄宗 命設七寶文幾於御座之旁。” 葉玉森 《印度故宮詞》:“箕踞曾瞻七寶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異傑出的人物。 唐 黃滔 《南海韋尚書》:“伏惟尚書,象外三山,人間七寶,體天地方圓之製,法陰陽昇伏之機。”

(6).指七種特殊的功用。《小五義》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寶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決勝負,二防賊盜,三誅刺客,四避神邪,謂之四絶;切金、斷玉、吹毛髮,謂之三益……這‘四絶’‘三益’,俗呼謂之‘七寶’。”

(7).稱以各種佐料合成之物。參見“ 七寶茶 ”、“ 七寶五味粥 ”、“ 七寶羹 ”。

赤松子

(1).亦稱“ 赤誦子 ”、“ 赤松子輿 ”。相傳為上古時神仙,各家所載,其事互有異同。《史記·留侯世家》:“願棄人閒事,欲從 赤松子 游耳。” 司馬貞 索隱引《列仙傳》:“ 神農 時雨師也,能入火 * , 崑崙山 上隨風雨上下也。”《淮南子·齊俗訓》:“今夫 王喬 、 赤誦子 吹嘔呼吸,吐故納新。” 高誘 註:“ 赤誦子 , 上谷 人也,病癘入山,導引輕舉。”《漢書·古今人表》:“ 赤松子 , 帝嚳 師。” 宋 羅泌 《路史·餘論二·赤松石室》:“ 赤松子 者, 炎帝 之諸侯也,既耄,移老 襄城 ,家於石室……《神仙傳》云:‘ 赤松子 者,服水玉, 神農 時為雨師,教 神農 入火……而《列仙傳》有 赤松子輿 者,在 黃帝 時啖百草華,不穀,至 堯 時為木工,故傳謂 帝俈 師之。又雲 堯 師之。而道亦有 黃帝 問 赤松子 《中戒》等經,此 張良 所以願從之游,非末代之數矣。’” 明 何景明 《張良》詩:“一遇 黃石公 ,還從 赤松子 。”

(2).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據 晉 葛洪 《神仙傳》載: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外出牧羊,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 石室中,四十餘年不復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歷年不得。後經道士指引于山中見之。問羊何在,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數萬頭。 初起 乃棄家從 初平 學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歲,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無影,而有童子之色。後乃俱還鄉里,親族死終略盡,乃復還去。 初平 改字為 赤松子 , 初起 改字為 魯班 ”。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卷二引作“ 黃初平 ”,並云:“今 婺州 金華山 赤松觀 乃其飛昇之地。” 宋 羅泌 《路史·餘論二·赤松石室》:“ 酈氏 《水經》亦謂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 * 而化……乃 皇初平 爾,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

詩詞推薦

再詠松塔六韻原文_再詠松塔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