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柳永的《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全文: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
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閒垂飛絮。
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
終日扃朱戶。
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
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春困
謂春日精神倦怠。 宋 曾鞏 《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文燕席》詩:“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是日(立春日)……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葉聖陶 《城中·微波》:“此外完全寂然,什麼東西都在春困呢。”
厭厭
整齊茂盛貌;秀美貌。《詩·周頌·載芟》:“厭厭其苗,緜緜其麃。” 鄭玄 箋:“厭厭其苗,眾齊等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趁著這厭厭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農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
(1).安靜;安逸。《詩·秦風·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毛 傳:“厭厭,安靜也。” 晉 陶潛 《詠二疏》詩:“厭厭閭里歡,所營非近務。” 逯欽立 校註:“厭厭,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陰》套曲:“涼夜厭厭露華冷,天淡淡銀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書堂》詩:“厭厭畢今夜,僕馬汝先歸。”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漢書·李尋傳》:“列星皆失色,厭厭如滅。” 晉 陶潛 《和郭主簿》詩之二:“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曹蜍 李志 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獻夫傳》:“雖執大政,氣厭厭不振。”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女官則厭厭無生意,略無動作。”
(3).形容病態。 唐 韓偓 《春盡曰》詩:“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厭厭。” 宋 歐陽修 《送張屯田歸洛歌》:“季秋九月予喪婦,十月厭厭成病軀。” 元 白樸 《東牆記》第一折:“早是這兩日茶飯不進,厭厭瘦削。”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頭上扎著一條手巾,身上披著一件斗篷,厭厭病容,弱不禁風的樣子。”
(4).懶倦;無聊。 宋 柳永 《定風波》詞:“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 元 李致遠 《新水令·離別》套曲:“黯黯愁成陣,厭厭日勝年。”
(5).綿長貌。 南唐 馮延巳 《長相思》詞:“紅滿枝,緑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 宋 蘇軾 《次韻子由種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閉門獨宿夜厭厭。”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不語恨厭厭,何人思故園。” 清 納蘭性德 《生查子》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聽徹清音意厭厭,數琳瑯琬琰。” 聞一多 《紅豆》詩十一:“相思枕上的長夜,怎樣的厭厭難盡啊!”
拋擲
(1) 投,扔
拋擲硬幣
(2) 夯丟棄;棄置
什麼顧慮都拋擲腦後
鬥草
亦作“鬭草”。見“ 鬥百草 ”。
工夫
(1)
(2) 時間
有頓飯工夫方回來。——《紅樓夢》
那有工夫講話
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費的人力
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覽》
重行整理,又須費一番新工夫。——魯迅《書信集》
(4) 經過訓練學到的勝任工作的能力;培養的或學到的才能
始知名畫有工夫
這些演員真有工夫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術的上品。——《蘇州園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冷落
(1) 冷清;不熱鬧
狹窄冷落的胡同
門前冷落鞍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宋· 柳永《雨霖鈴》
(2) 冷待
踏青
清明前後到野外去觀賞春景
心緒
心思;心情(多就安寧或紊亂說)
以你最愉快的心緒
柳永名句,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