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正覺的《禪人寫真求贊》
全文:
只者赤肉一塊,說甚清奇古怪。
平生懶似牛頭,度世憨如布袋。
不空而空,無在而在。
法法唯心,塵塵三昧。
問渠是假是真,兩彩而今一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唯心
(1).佛教語。謂一切諸法(指萬事萬物),唯有內心,無心外之法。也稱唯識。語本《華嚴經·十地品》:“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楞伽經》:“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説唯心。”參見“ 唯識 ”。
(2).即唯心主義。 魯迅 《三閒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倘以為文藝可以改變環境,那是‘唯心’之談,事實的出現,並不如文學家所豫想。” 毛澤*東 《反對本本主義》:“必須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機會主義盲動主義錯誤出現,才能完成爭取民眾戰勝敵人的任務。”參見“ 唯心主義 ”。
塵塵
(1).佛教語。猶言世界。 宋 蘇軾 《遷居》詩:“吾生本無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刼,塵塵各有際。” 趙次公 註:“佛以世界為塵,塵塵有際,言物各有世界也。” 宋 范成大 《十月二十六日偈》:“窗外塵塵事,窗中夢夢身。”
(2).佛教語。猶言世世;無量數。 唐 常達 《山居八詠》之五:“真性寂無機,塵塵祖佛師。” 宋 蘇軾 《夢齋銘》:“夢覺之間,塵塵相授,數傳之後,失其本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歷刼如何報佛恩?塵塵文字以為門。”
三昧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
釋正覺名句,禪人寫真求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