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韓維的《和聖俞飲廷老家晚又飲原甫家》
全文:
人生花天地間,花常為外物驅。
自非無心者,不能忘所趨。
所趨既若一,莫如飲花娛。
飲花既復醉,萬事皆分銖。
醉心兀無思,安問賢與愚。
醉目浩無睹,安識嬙與嫫。
是非兩棄絕,倖免禍患俱。
況吾二三友,襟抱達者徒。
所營既同方,所處又比閭。
惟吾廷老生,宛在城北隅。
北隅雖雲遠,跨馬亦須臾。
季冬陰氣凝。
風力利石砮。
從今雪花落,逕往不待呼。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同方
(1).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逸周書·官人》:“合志而同方,共其憂而任其難,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 校釋:“方,向,志之所向。” 宋 范成大 《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
(2).謂同在一體。《文選·陸機<演連珠>》:“是以天殊其數,雖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則並質不能共其休。” 劉孝標 註:“耳之與目,同在於身,而苦樂有殊,不能相救。”
(3).同在一地。 唐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詩:“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所處
指所駐之地。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其經略使若置在 邕州 ,與賊隔江對岸,兵鎮所處,物力必全。”
比閭
木名。即棕櫚。《逸周書·王會》:“ 白州 比閭,比閭者華若羽。伐其本為車,終行不敗。” 孔晁 註:“ 白州 東南,蠻與 白 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 朱右曾 校釋:“愚謂比閭即‘並閭’也。《本草拾遺》云:櫚木出 安南 ,性堅,紫黑色。有花紋者名曰‘花閭’。”
《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比、閭為古代戶籍編制基本單位。後因以“比閭”泛稱鄉里。 宋 蘇洵 《議法》:“比閭小吏奉之以公,則老姦大猾束手請死。” 清 劉大櫆 《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於前,以至比閭族黨之間,相效而成俗。”
韓維名句,和聖俞飲廷老家晚又飲原甫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