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

三台山怎么寫好看

三台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江蘇盱眙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輿地紀勝》卷44盱眙軍:三台山“在招信縣南九十里。保聚之所,上可屯十萬眾”。《方輿紀要》卷21盱眙縣:三台山“山有三峰,東、西、南鼎立,上可屯十萬眾。宋建炎中,綱保聚於此。元末,定遠豪王弼亦結寨其上”。

②在今江蘇宿遷市北二十里。《清一統志·徐州府一》:三台山“三峰突聳,勢若連珠,為縣主山”。

③在今安徽蕭縣城北。《方輿紀要》卷29縣:三台山“在今城北。城東里許有龍蟠山,西一里曰虎踞山”。明萬曆五年(1577),因大水遷縣治於三台山之南,即今縣城。

④在今湖北枝城市西。《方輿紀要》卷78宜都縣:三台山在“縣西十五里。三峰並峙如台”。

⑤在今廣東台山市北。《方輿紀要》卷101廣州府新寧縣:三台山在“縣(今台山市)北一里,一名上坑山,縣之主山也”。台山縣以此為名。

⑥在今廣東蕉嶺縣北三里。《清一統志·嘉應州》:三台山“在鎮平縣北半里。三峰員,環繞縣治”。

⑦在今廣西隆安縣東二里。《方輿紀要》卷110隆安縣:三台山在“縣東二里隔江。俗呼岜橫頂。有三峰,因改今名。旁有那覺岩,深不可測”。《清一統志·南寧府一》:三台山在“大江之東。脈自歸德九峰山迤邐而來,歷百餘里,三峰聳起,江水流繞其下。舊名岜橫山”。

⑧又名龜山。即今四川涪陵市東北雨台山。《宋史·地理志》:“鹹淳二年,移州治三台山。”

⑨在今四川廣安縣東四十里,南臨渠江。《元史·趙匣剌傳》:“宋楊立以兵護糧,運大良平,匣剌察知之,遂所部兵與立戰於三台山。”即此。

⑩在今四川三台縣西五里。明曹學佺《中名勝記》卷29潼川州:“本志云:西五里三台山下,有魯交祠。交讀書於此,即宋仁宗手錄其《清夜吟》者。”《方輿紀要》卷71潼川州“東山”條下:“《志》云:州西五里有三台山,突起 * ,狀若層台。”縣以此名。

(11)在今貴州惠水縣西南二十里余。《方輿紀要》卷121定番州:三台山在“(金石番長官)司南一里”。

(12)在今雲南呈貢縣北。《方輿紀要》卷114呈貢縣:三台山“在縣治北。三山相屬如台星,因名。一名萬福山”。

(13)即今雲南建水縣東北三尖山。《清一統志·臨安府》:三台山“在建水縣東北八十里。俗名三尖山。絕��凌空,羊腸一線。上有梁王城,昔蠻酋常恃險居此”。

(14)在今陝西紫陽縣東三十里。《清一統志·興安府一》:三台山“雲台三層,山腰有石洞龍泉”。


雲南省中北部、龍川江和普渡河之間,北隔金沙江四川省境內的魯南山相望。因山地多台階得名。由三列近南北向的平行山脈構成,其間散布小型盆地和寬谷。北高南低,海拔 2500三台山3000 米左右。最高峰為東列跑馬梁子的風帽嶺,海拔3306米,在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北部。河谷則南高北低,河流最終匯入金沙江。

詞語分解

  • 三台的解釋 .古代天子有靈台、時台、囿台,合稱三台。《初學記》卷二四引 漢 許慎 《五經異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漢 因 秦 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小竺山

一名小竹山。在今山東膠南市東北。《明史·河渠五》:“考《膠萊地圖》,薛島西有山曰小竺,兩峰夾峙。”即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台山歷史

相關歷史

三台山_三台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