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輔決錄
書名。東漢趙岐撰。據《後漢書·趙岐傳》,作者在世時書已傳布。《隋書·經籍志》著錄為七卷,有晉摯虞注。岐自序託言夢中與一姓元名明字子真的人褒貶自光武帝建武年間以來三輔地區的著名人物,醒後追記,命人抄錄成書,以“其人既亡,行乃可書,玉石朱紫,由此定矣”,故名之為《三輔決錄》。書久佚,今有清張澍、茆泮林兩種輯本,篇幅無多,不分卷。各條皆僅記事跡而無評語,唯於敘事中可見褒貶之意。少數條目專記宮殿、城門、池沼、橋樑等,疑是《三輔黃圖》內容為古注、類書所誤引者。
三輔決錄字典分解
三輔的解釋 (1). 西漢 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亦指其所轄地區。 漢 初京畿官稱內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後改都尉)合稱三輔。 武帝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