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橫山

橫山

①在今河北灤縣北。《魏書·地形志》: 平州海陽縣 “有橫山”。《明一統志》 卷5永平府: 橫山“在灤州西四里。下有深潭石井”。又 《方輿紀要》 卷17撫寧縣 “臨渝山” 條下: 橫山 “山勢橫亘如屏障”。因名。

②在今遼寧彰武縣西南。《遼史·地理志》: 橫州 “有橫山”。

③即華表山。在今遼寧遼陽縣東。《新唐書·薛仁貴傳》: 顯慶四年 (659),“與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麗大將溫沙多門,戰橫山,仁貴獨馳入,所射皆應弦仆”。即此。

④又名橫望山。在今江蘇江寧縣南,接溧水縣界。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橫山 “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又曰橫望山,四面望之皆橫,故有是名”。

⑤又名踞湖山、薦福山、五塢山、七子山。在今江蘇吳縣西南十五里北宋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卷中 “橫山” 條引 《十道志》 云: “山四面皆橫,蓋以此得其名也。……鎮此邦之西南,臨湖控越,實吳時要地。隋開皇中,嘗遷郡於橫山東,亦以是山為禁止也。”

⑥即今江蘇武進縣東北三十五里芳茂山。《隋書·地理志》: 毗陵郡晉陵縣 “有橫山”。《輿地紀勝》 卷6常州: 橫山,“徐鍇碑云: 晉右將軍曹橫所葬,因名橫山”。

⑦在今江蘇六合縣東三十里。《輿地紀勝》 卷38真州: 橫山 “在揚子縣西三十里。與丫山、方山鼎峙”。《方輿紀要》 卷20江寧府六合縣: 橫山,“《志》云: 宋建炎中,劉綱嘗保聚此山。又鹹淳中,施忠亦拒敵於此”。

⑧在今浙江松陽縣南。《方輿紀要》 卷94松陽縣: 橫山在 “縣南十里高三百餘丈,如雲橫空中。山頂寬平,可五百畝”。

⑨在今浙江永康市北。《方輿紀要》 卷93永康縣: 橫山 “在縣北十里。 一曰��山。 自此夷為坡坨,起伏相因,南傅華溪而止,即縣治也”。

⑩一名衡山。在今浙江湖州市南。《寰宇記》 卷94湖州烏程縣: “衡山在縣南一十八里。” 《左傳》:襄公三年 (前570),“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杜注云: “衡山在吳興烏程縣。山謙之 《吳興記》: 衡山一名橫山也。”

(11)在今安徽天長市南五十里,與江蘇交界處。《方輿勝覽》 卷47招信軍: 橫山 “在昭信縣南五十里。劉綱保聚於此”。

(12)在今安徽宣州市南六十里。《方輿紀要》 卷28宣城縣 “華陽山” 條下: “又迤北十餘里曰橫山。自橫山而北,峰巒相接,以至於城南。陵陽、敬亭諸山,皆由此肇脈。”

(13)一名祠山。在今安徽廣德縣西北五里。《新唐書·地理志》: 廣德縣 “有橫山”。《輿地紀勝》 卷24廣德軍: 橫山 “在城外,橫山五里。張王初顯聖於此。是山在廣德群山之中最為高峻,四面望之,其形皆橫,故曰橫山”。《方輿紀要》 卷29廣德州: 橫山在 “州西五里。高出群山,四望皆橫。岳武穆嘗駐兵於此。明初亦嘗駐蹕焉”。

(14)即今江西東鄉縣東北小璜鎮。明置巡司於此。正德中裁。

(15)即今山東諸城市東南三十里盧山。《漢書·地理志》 琅邪郡橫縣: “故山,久台水所出,東南至東武入淮。” 註: “師古曰: 台音怡。” 《水經·濰水注》趙一清按: “所謂橫故山者,山本名橫山,縣因山以受氏,亦曰橫耳。”

(16)在今河南確山縣東南。《方輿紀要》 卷50確山縣 “樂山” 條下: “縣東南六十里又有橫山,以南北橫亘為名。清水源於此。”

(17)在今河南新密市西。《方輿紀要》 卷47密縣:橫山 “在縣西三十餘里。有二山,一大一小,東西對峙,橫而不斷”。

(18)在今河南遂平縣西四十里。《方輿紀要》 卷50遂平縣: 橫山 “一名玉山。西有黃花山,下有烏槍洞”。

(19)即橫尾山、陪尾山。在今湖北安陸市東北。《元和志》 卷27安陸縣: “陪尾山一名橫山,在縣北六十里。《禹貢》 云: 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即此也。”

(20)在今湖北黃陂縣西北二十里。《方輿紀要》 卷76黃陂縣: 橫山 “山勢突兀,斷石為塹,橫立如障”。

(21)一名雞鳴山。在今廣西欽州市東南二十里。《明一統志》 卷82廉州府: 橫山 “一名雞鳴山。其形延遠,橫拱州治”。

(22)在今廣西田陽縣東南。《方輿紀要》 卷111田州: 橫山在 “州東南十里。以山勢蜿蜒橫列而名”。

(23)在今廣西邕寧縣東北鬱江北岸。《方輿紀要》卷110南寧府宣化縣: 橫山在 “府東八十里。山高險,橫截江流。南蠻入犯,往往以山為孔道。宋置橫山砦于山上,為控扼之所”。

(24)在今陝西漢陰縣西北五十里。《清一統志·興安府一》: 橫山 “右截群山”。

(25)在今陝西橫山縣南,東西橫亘,海拔約1400米。《宋史·種諤傳》: 熙寧中,韓絳宣撫陝西。用種諤策,“規橫山”。元豐中,諤復上言: “橫山延袤千里,多馬宜稼,人物勁悍善戰,且有鹽、鐵之利,夏人恃以為生。其城壘皆控險,足以守御。”

(26)在今甘肅靜寧縣北十里。《方輿紀要》 卷58靜寧州: 橫山,“山連綿橫亘,舊為蕃部所居”。

(27)在今越南中部義靜省與平冶天省交界處。《水經·溫水注》: “自南陵究出於南界蠻,進得橫山。永和三年,範文侵交州,於橫山分界。” 《晉書·林邑國傳》: 永和三年 (347),範文 “告交州刺史朱蕃,求以日南北鄙橫山為界”。


(1)古山名。(1)在今江蘇省溧水縣西南、石臼湖北。春秋時楚子重伐吳,至橫山,即此。(2)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東北,接安徽省天長市界。南朝梁置橫山縣於此。(3)即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芳茂山。(2)今山名。(1)在山西省渾源縣城西北。呈南北走向,橫亘於渾河之川,故名。海拔1738米。頂端有清代方山聚眾起義、安營紮寨遺蹟。山腳左側為渾源故城遺址,附近有漢墓葬14處。(2)在遼寧省瓦房店市西南、長興島西部沿海。海拔327.6米。“橫山遠眺”為復縣(今瓦房店市)八景之一。山多灌木,產花椒、黃芪、柴胡等中草藥。沿海灘涂為對蝦養殖場。(3)又稱橫望山。在安徽省當塗縣東北隅。東西長約22.5千米,南北寬約16千米。主峰太陽拱,海拔458.9米,為全縣最高點。山上盛產竹木和藥材。山南石門古洞為古橫山四景之一,“石門”二字為唐以前所鐫刻,為遊覽地。(4)在安徽省廣德縣城西北。因矗立丘陵之中,四面觀望皆橫,因名。海拔135米。山上原為茅草覆蓋,現已綠化成林。山中特產雙冠野雞。已建國家森林公園。(5)在陝西省橫山縣西南。白于山東段向東北延伸部分,為梁狀山地。近似東西向,故名。縣以山名。平均海拔 1400~1600 米,是榆林地區第二個高地。

橫山字典分解

橫的解釋 橫 héng 跟地面平行的,與“豎”、“直”相對:橫樑。橫楣。橫額。橫幅。橫批。橫披(長條形橫幅字畫)。橫匾。橫標。橫空。 左右向的,跟目視方向垂直的,與“豎”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多學學:橫掃千軍【歷史典故】

異常迅猛地殲滅大量敵軍。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 述賓 迅猛而徹底地殲滅大量敵軍。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如卷席。”△褒義。多用於形容打勝仗。→犁庭掃穴 ↔望風破膽

橫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