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四川省

四川省

歷史字典解釋:

簡稱川、。清順治二年(1645)改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置,省會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及西藏江達、貢覺、芒康以東地區。清末,擴大包括西藏昌都地區。民國治所在成都市。1939年將今雅安地區、涼山、孜兩自治州劃歸西康省。1955年撤銷西康省,金沙江以東地區劃歸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劃歸西藏自治區


簡稱川或蜀。在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面積48.5萬平方千米。人口 8529.4 萬。轄成都、自貢、攀枝花、瀘州、德陽、綿陽、廣元、遂寧、內江、樂山、南充、宜賓、廣安、達州、巴中、雅安、資陽、眉山18地級市,阿壩藏族羌族、甘孜藏族、涼山彝族3自治州及43市轄區、14縣級市、120縣和4自治縣。省人民政府駐成都市。商、周時期,四川東部和西部分別建立巴、蜀兩國,蜀都於今成都市,巴都於今重慶市江北區。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滅巴、蜀,置巴郡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置蜀郡西漢高帝時析巴、蜀兩置廣漢郡。武帝時增置沈黎、越嶲、犍為、汶山等郡,後廢沈黎、汶山郡;置益州刺史部,以監察郡縣。東漢初治雒縣(今廣漢市北),後移治成都縣(今成都市)。東漢建安末復置汶山郡,又相繼置巴西、巴東、涪陵等郡。三國時為蜀漢政權統治,屬益州,轄13郡。西晉時,北部和東部邊緣分屬梁州荊州,中部屬益州。西晉末,今四川東部為成漢政權所據,政區多有改變,增置漢郡,分漢嘉郡置沈黎郡,益州治成都,荊州鎮巴郡,梁州治晉壽。由於戰亂,北方士族和關隴流民紛紛南下,建置僑州郡縣,政區建置變化較大,析置較多。南北朝時,今境為南朝宋、齊、梁和北朝西魏北周所有,州、郡、縣建置更改紛繁。隋開皇初以州統縣,大業初改以郡統縣,有24郡、170多縣。唐貞觀初設劍南道、山南道,劍南道轄今大雪山雅礱江下游以東、涪江流域以西、嘉陵江以西、大渡河以東地區。開元七年(719年)設劍南節度使,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為山南東、西二道,山南西道轄今境東部,山南東道轄今境東小部。至德二載(757年)分劍南節度使為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簡稱東川、西川節度使。川為“平川廣野”之意。大涼山西南地區在中唐以後屬南詔。五代為“前蜀”和“後蜀”所據,政區因循唐制少有改變。北宋初置西川路、峽路。鹹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後改成都府路)、利州路,分峽路為梓州路(後改潼川府路)、夔州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是為“四川”得名之始。路下置府、州、軍、監。大涼山西南地區屬大理。元至元八年(1271年)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是為四川省建省之始,成都為省治也自此始,南部屬雲南行省。縣經減並後,基本上形成現今分布格局。元末,夏農民政權據川蜀,都重慶共十一年(1361—1371),州、縣多有增、並、省、改而沿於後。明代沿用行省,省境已達川西高原和大涼山地區。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置四川布政使。清代西部省境達金沙江以西,今四川省境界基本確定。1912年以府、州、廳、縣直屬於省。1913年分全省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七道,廢府、州、廳,以縣直隸於道。1914年設定西川、東川、建昌、永寧、嘉陵五道,劃康定以西為川邊特別區,受四川省節制。1926年改川邊特別區為西康屯墾區。1928年廢道以縣直隸省,並置成都市;1929年置重慶市,均為省轄市。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於1932年12月入川,至1935年4月以通江、南江、巴中為中心在四川東北陝西南部建置川陝革命根據地。1939年置西康省,同年置自貢市為省轄市。1939年改重慶市為直轄市,1940年定為“陪都”。1949年底,重慶市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成為西南地區的政治中心。1950年撤銷四川省,分設川西、川東、川北、川南四行區和重慶市,同年將康屬地區建置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2年撤銷西南軍政委員會和四個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1953年改茂縣專區置四川省藏族自治區。1954年改重慶市為省轄市(地級)。1955年改西康省藏族自治區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改涼山彝族自治區為涼山彝族自治州;同年10月撤銷西康省,將金沙江以東所屬各專區、州、市、縣併入四川省。1997年重慶市劃出,升設中央直轄市。至2004年,行政區劃始成今狀。境內地處中國地勢第一級和第二級階梯。全省可分為東部四川盆地、西部川西高原山地兩大部分。盆周大山環繞,北有米倉山大巴山,西有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西南為大涼山,南是大婁山,東有巫山等。大部分海拔在 1000 米以上。成都平原系中國西南最大的平原,面積 9000 多平方千米。盆地東部是由一系列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條狀背斜山嶺組成的平行嶺谷,海拔一般為700四川省800米。川西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緩,多草原和沼澤,若爾蓋沼澤為中國第二大沼澤。川西南山地屬橫斷山脈一部分,山體相對高度大,自然景觀垂直變異明顯。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 7556 米,為全省最高峰。長江水系在四川全省發育廣泛,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雅礱江、烏江等大支流。水力資源豐富,占全國水能蘊藏量的26.8%,可開發電力總量 9167 萬千瓦。東部屬中 * 帶濕潤氣候,西部山區屬南溫帶-中 * 帶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1四川省19℃,1月-12四川省10℃,7月10四川省30℃。年平均降水量500四川省1200 毫米。農業基礎雄厚,糧食、油菜籽、蠶繭、柑橘、油桐、生豬、中藥材等產量均居全國前列。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石油、天然氣、井鹽、石棉、銅、鋁土、鋅等。鈦、鍶、釩、芒硝、碘、鎘、螢石、水晶等位居全國前列。為國家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之一,電子設備、重型機械、優質鋼材、化工原料、內燃機車等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特產蜀錦、蜀繡、竹絲瓷胎等。“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沱牌麯酒”等名酒均產於四川。“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已成為歷史。成渝、成昆、襄渝、內宜、寶成等鐵路幹線及廣旺、宜珙、資威、成汶等鐵路支線為省內主要交通幹線。公路四通八達,有成渝、成綿、成南、成雅、成樂、內宜、綿廣等高速公路。內河航運以川江為主,通航里程達 7998 千米。航空運輸迅速崛起,有50餘條國內、國際航線。有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等學校及百餘所科研機構。成都、自貢、閬中、宜賓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劍門蜀道九寨溝、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興文石林、蜀南竹海等著名風景區。其中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九寨溝、龍風景名勝區為世界自然遺產。紀念地有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瀘定橋等。

詞語分解

  • 四川省的解釋 簡稱“川”,別稱“蜀”。在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面積
  • 四川的解釋 中國西南地區的省,簡稱川或蜀。面積萬平方公里,人口億,省會成都。東部為四川盆地,西部為川西高原。水力資源、天然氣、雲母、井鹽儲量豐富。稻米、油菜籽產量居全國首位。重慶為中國西南部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 省的字典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定,總管國家政務,歷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歷史地名推薦:乃托鎮

在四川省越西縣北部。面積平方千米。人口。鎮人民政府駐乃托,人口。乃托,彝語意為“乃托家族居住地”。年設順河鄉,年為公社。年更為乃托公社,年為乃托鄉,年置鎮。產蘋果、核桃、花椒、梨。有石灰石、白雲石和

四川省_四川省介紹_歷史知識
四川省_四川省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四川省_四川省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