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縣北八十里。《方輿紀要》卷18萬全都司開平衛:東山在“衛(獨石城)東三十里。極高峻。上有墩台,可了三百餘里”。
②即土山。在今江蘇江寧縣(東山鎮)。宋《景定建康志》卷17“東山”條:“上元縣有兩東山。一在崇禮鄉,即土山是也。晉謝安寓居會稽棲遲東山,此安之舊隱也,在會稽。後於土山營築,以擬東山。”唐李白《東山吟》:“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即此。
③即今江蘇吳縣西南洞庭東山之東山鎮。明成化中置巡司。清乾隆二年(1737)設太湖撫民同知治此。
④在今江蘇盱眙縣東南三里。《宋書·臧質傳》:元嘉二十八年(451),魏主攻盱眙,“築長圍,一夜便合,開攻道,趣城東北,運東山土石填之”。
⑤在今安徽巢湖市東。《宋史·劉錡傳》: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劉錡敗金人於石樑河,追之“又敗於東山”。即此。
⑥在今安徽寧國縣東南。《方輿紀要》卷28寧國縣:東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山南溪峒逼隘,至此獨豁然開朗。下有渡,曰石口,即東溪所經也”。
⑦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晉書·謝安傳》:謝安“高臥東山”。《輿地紀勝》卷10紹興府:東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五里。晉謝安所居,一名謝安山,特立於眾峰間,下視滄海,天水相接”。
⑧在今浙江金華縣東五十里與義烏、永康、武義諸市縣交界處。《方輿紀要》卷93金華府:東山“高千餘丈,周三百里,東接東陽縣之大盆山,南為武義縣之八素山, 山之高, 曰齊雲崗”。
⑨即臨安山。在今浙江臨安縣西南十八里。《晉書·謝安傳》:謝安“嘗往臨安山中……高臥東山”。《清一統志·紹興府一》:“東山因謝安名者三, 一在臨安。”成語“東山再起”,即出典於此。
⑩在今福建松谿縣東南五十里。《方輿紀要》卷97松谿縣:東山“一名吳家山。自趾至頂皆石,少樹木。舊產銀礦,有穿穴十餘,深邃盤曲,莫究深淺,取礦者必舉火以入。宋隆興間,嘗立瑞應場,設官采銀。後廢”。
(11)在今福建建陽市東十里。《方輿紀要》卷97建陽縣:東山“雄壯秀麗,中有一峰,高出群山,曰妙高峰”。
(12)在今福建福州市東十里。《南史·虞寄傳》:陳天嘉二年(561),虞寄在晉安避陳寶應之亂,“常居東山寺,偽稱腳疾,不復起”。指此。《清一統志·福州府一》引《閩縣志》謂“山有獅子峰、榴花洞、聖泉、神移泉、龍首澗、靈芝塢諸勝”。
(13)即今台灣省台南縣東北東山鄉。舊名番社,為高山族泰雅人哆囉嘓社地。乾隆間稱哆囉嘓街。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東山。
(14)在今江西吉水縣東。《輿地紀勝》卷31吉州:東山“吉水縣亦有東山。有解空寺、清涼寺、般若寺。有瀑布直下數百尺”。《方輿紀要》卷87吉安府吉水縣:東山在“縣東二十里,綿亘二百餘里。劉智請移郡,謂東通大山,即此。上有田可耕,茶藥可采。山之陽有瀑布,懸流凡數百丈”。
(15)在今江西大余縣東南。《方輿紀要》卷88南安府大庾縣:東山在“府東南二里。隔江山勢特起,俯瞰兩城。其左折為亞東山,泉石甚勝,亦名南山”。
(16)在今山東昌邑市東二里。俗名土埠,亦名東京埠。長數里, 石磴崎嶇, 峰巒奇秀。《資治通鑑》:東漢建安元年(196),北海太守孔融走保都昌,青州刺史袁譚攻融,“城夜陷,乃奔東山”。即此。
(17)在今湖北荊沙市荊州區(故江陵縣城)東北。《輿地紀勝》卷64江陵府:東山“《江陵志》云:在城東北,臨北海上”。
(18)在今湖北石首市東。《方輿紀要》卷78石首縣:東山在“縣東七十里”。
(19)在今湖北保康縣西南。《漢書·地理志》 房陵縣:東山“沮水所出,東至郢入江”。
(20)在今湖北荊門市東一里。《輿地紀勝》卷78荊門軍:東山“在軍城南一里”。《明一統志》卷62荊州府:東山“在荊門州治東。上有楚望亭。亭側有塔甚高,人多題詠”。《方輿紀要》卷77荊門州:東山“在州治東南一里。一名東堡山”。
(21)在今湖南華容縣東三十里。《明一統志》卷62岳州府:東山“峰巒秀麗,連亘百餘里。古松夾道,驛路經其中”。
(22)在今湖南臨武縣東三十里。《方輿紀要》卷80臨武縣“舜峰山”條下:東山“高與西山等。有八水出其下,一名八源嶺”。
(23)今廣東廣州市區東部。舊指東山寺和東廟一帶荒郊之地,在舊廣州城大東門外。1842年後,歐美傳教士在此建教堂,習稱東山,辛亥革命後劃歸廣州市。1962年始稱東山區,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多集中於此。
(24)在今廣東陽江市東。《輿地紀勝》卷98南恩州:東山“在州東。舊築熙春台於其上”。《方輿紀要》卷104陽江縣:東山在“縣東一里。山高數仞,怪石林立,為近城勝概。上有石塔”。
(25)在今廣東潮陽市東。《方輿紀要》卷103潮州府潮陽縣:東山“在城東,其相接者亦曰韓山,疊嶂層巒,參差奇勝”。
(26)即韓山。在今廣東潮州市東一里。《輿地紀勝》卷100潮州:東山“在州東。昌黎文公舊遊覽之地。亭榭多見於此”。
(27)在今廣東封開縣東南封川鎮東一里。《輿地紀勝》卷94封州:東山“在城一里。舊于山下為三舍學基”。《方輿紀要》卷101封川縣:東山“形如屏障,亦名掛榜山。其對峙曰紗帽嶺”。
(28)在今廣東和平縣城東。《方輿紀要》卷103惠州和平縣:東山在“縣東一里。高百丈,周三里,形如卓旗”。
(29)在今廣西橫縣東南八十里。《輿地紀勝》卷113橫州:東山“在寧浦縣南三十里”。《方輿紀要》卷110橫縣:東山“高數十丈,盤紆百餘里,多樟楠之材,武流水出焉”。
(30)在今廣西藤縣東。《方輿紀要》卷108藤縣:東山在“縣東一里,繡江東岸。相傳唐李靖東征,嘗駐師於此。今山上有衛公祠”。
(31)在今四川合川市東。《輿地紀勝》卷159合州:東山“在石照縣東十里。家子伯章之別業也。下瞰涪內水,有松萬章,望之郁然。岩高四五丈,縈紆可二里。引泉為池,冬不凋”。《元史·李進傳》:己未(1259)秋七月,“帝立馬東山,擁兵二萬,夾江而陣”。即此。
(32)亦名毓青山。即今四川銅梁縣東南與璧山交界之西溫泉山。清道光《銅梁縣誌》卷1:東山“在縣南百四十里。高八里,長百里……山屬永、璧、合三邑,沿山多產佳茗”。民國《銅梁縣誌》卷2:毓青山“一名東山。斜亘縣東南境,與巴岳對峙,長二百餘里,橫十餘里。與永川、璧山界”。
(33)亦名同心山。在今四川富順縣東三里。《輿地紀勝》卷167富順監:東山“在監治之東。監治門云:左控東山”。清嘉慶《四川通志》卷13:東山“在(富順)縣東三里。聳秀蔥蔚,草木高森茂密,冬月不凋。其上有古剎,名雲隱禪林。宋淳熙丙午年創,明永樂初僧太空重修,天順七年僧古林、嘉靖十九年僧清虛俱重修。寺前有二池,一清一濁”。明萬曆中邑人熊江、唐登儁、熊師旦、范鍅、范礦、楊世則等講學山中,稱東山六子。
(34)在今四川會理縣東南。《漢書·地理志》 會無縣:“東山出碧。”《水經·若水注》:“若水又徑會無縣,縣有駿馬河,水出縣東高山。”
(35)在今四川德陽市東。清道光《德陽縣誌》卷1:東山“在縣東十里綿陽河外。山原自落鳳坡邐迤而來,層巒疊嶂,起伏聯綿,登城遠矚,聳翠凝暉,雖無千岩萬壑之奇觀,而鬱鬱蔥蔥,固亦邑中之秀麗也”。
(36)在今四川三台縣東四里。《方輿勝覽》卷62潼川府:東山“在城東”。《方輿紀要》卷71潼川州:東山“在州東四里、涪江之左,修阜如長城,下顧州郭,有蘇公泉及石塔諸勝”。唐杜甫來梓州,寫有《登東山》詩。
(37)亦名登高山。在今四川宜賓市東長江岸邊。《輿地紀勝》卷163敘州:東山“在城東門外。有報恩寺。有寶塔高二百尺。上藏佛牙二及舍利眾寶”。清嘉慶《宜賓縣誌》卷6:登高山在“治東隔江,一名東山”。今塔尚存。高33米,沿石蹬至頂八層,觀市區及三江於眼底,“白塔觀流”為縣八景之一。
(38)即今四川墊江縣東與忠縣、豐都分界之黃草山。清光緒《墊江縣誌》卷1:東山在“治東七十里。遠望如雲,袤延數百里”。
(39)即東岩。在今四川樂山市東岷江東岸。《方輿紀要》卷72嘉定府“九頂山”條下:“聖岡山在州治東南。山岡與凌雲寺相連, 因名。一名東山。”
(40)在今四川彭山縣東。《清一統志·眉州》:東山“在彭山縣東一里龍爪灘下。宋虞允文次子公著築室讀書於此。魏了翁為書‘東山精舍’四字”。
(41)在今貴州都勻市東。《方輿紀要》卷121都勻府:東山“在城東”。
(42)在今貴州鳳岡縣東北三十里。《清一統志·石阡府》:東山“有東山砦。秀麗獨出。並峙者為金雞山”。
(43)在今貴州銅仁市東。明曹學佺《名勝志》:東山“岌嶪峭拔,為郡巨鎮。上有石窩,高廣數十武”。《清一統志·銅仁府》引《府志》:東山“突兀奇峭,俯瞰大江,濤聲撼之,響振林木,絕壁間鐫‘雲彩江聲’四大字”。明嘉靖中山頂建大觀樓,後毀。清順治十年(1661)建雙峰閣於其上。
(44)在今貴州凱里市西北爐山鎮東二里。明萬曆《貴州通志》卷13清平衛:東山“絕頂有盤石,平坦可坐數十人”。
(45)即棲霞山。在今貴州貴陽市東門外。有東山寺,建於明嘉靖年間,崇禎二年(1629)重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增修。《清一統志·貴陽府》:棲霞山“在府城東五里。一名東山。翠崔嵬,峭壁千仞。《名山勝概記》:山半有洞曰來仙”。
(46)又稱飽煙蘿山。在今雲南姚安縣,姚安壩子東緣。《明一統志》卷87姚安軍民府:東山“在府城東一十里。一名飽煙蘿山。其西有武侯塔,相傳漢諸葛亮征南駐兵之所,後人建塔於上。其南有唐張虔陀所築古城”。
(47)在今雲南祿豐縣西,廣通鎮東。《方輿紀要》卷116廣通縣:東山“在縣治(今廣通鎮)東。勢若魚躍”。
(48)在今雲南鳳慶縣東二里。《方輿紀要》卷118順寧府:東山“在府東二里”。
(49)在今雲南永勝縣東。《方輿紀要》卷117北勝州:東山在“州東三里。亦曰觀音箐。山之西麓,接香爐峰。有三山鼎立”。
(50)在今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東二十里。《清一統志·麗江府》:東山“一名吳烈山。峰巒起伏,環拱郡治”。
(51)在今甘肅靜寧縣東五里。《宋史·吳璘傳》: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金人入侵,“璘築堡東山以守,敵極力爭之,殺傷大半,終不能克”。
(1)古山名。(1)在今湖北省荊門市東,上有明代楚望亭。(2)在今四川省富順縣東。上有南宋淳熙中所建雲隱禪林。明萬曆中邑人熊江、唐登儶、熊師旦、范鍅、范廣、楊世則等講學山中,稱“東山六子”。(3)在今甘肅省靜寧縣東。宋將吳磷令子傑築堡抗金於此。(2)今山名。(1)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山鎮。本名土山。東晉謝安出仕後於此築墅,擬上虞東山,遂改名。太元八年(383年),謝氏叔侄於此籌劃指揮淝水之戰。(2)在江蘇省盱眙縣東南。《資治通鑑》: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攻盱眙,曾運東山土石填塹,以築長圍。(3)在浙江省上虞市南。東晉謝安出仕前隱居於此。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詩:“吾弟東山時,心尚亦何遠!”(4)在福建省福州市東。山上昔有東山寺。《南史·虞寄傳》:陳天嘉二年(561年),虞寄在晉安避陳寶應之亂,“常居東山寺,偽稱腳疾,不復起”,即此。(5)又稱吳家山。在福建省松谿縣東南。舊地產銀,南宋隆興間嘗立瑞應場,設官采銀,明永樂後以礦脈微絕,封閉。(6)古稱靈霍山,又稱玉笏山。在福建省柘榮縣城東。因山形似獅,又稱東獅山。面積20平方千米,頂峰海拔 1479 米。閩浙公路橫貫山麓。山上奇峰怪石,千姿百態;岩洞眾多,深淺不一。絕壁崖間有上、下八仙洞。山中有一谷、一線天、二龍井、三泉、五嶺、十壑、二十九洞、三十六峰和七十二石等奇景。相傳唐代楊明師隱居岩庵修道煉丹,今遺蹟尚存。還有歷代興建的普光寺、龍興庵、覺性寺和眾多的摩崖石刻。(7)在山東省昌邑市東郊。《資治通鑑》:東漢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相孔融於都昌,融敗走東山,即此。(8)在廣東省潮陽市區東。綿延數里,勝跡繁多。明代前就有水簾亭、方廣洞、棲雲石、望仙橋、聚仙塔等“東山八景”。山下有雙忠祠及《沁園春·謁東山雙忠廟》碑刻。山麓有宋始建、明重建的水簾亭。還有30多處摩崖石刻,如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莆田阮功述的《紀游》題刻等。東南部的東岩,有唐高僧大顛建的白牛岩(南宋擴建為卓錫寺)及南宋始建的金頂寺、明建石岩寺。山北的大小北岩,有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始建、清光緒時重修的大北岩寺和小北岩寺,依山麓岩室綿延,有觀音閣、般若寺、皈化塔、金剛窟等。(9)又稱棲霞山、老王山。在貴州省貴陽市東門外。孤峰兀立,峭壁陡絕。海拔 1208 米。山頂平坦,原有東山寺,今毀。摩崖、碑刻尚存。山上有捨身崖、來仙洞、大士洞等勝跡。山麓有明建水口寺和清建奎星閣。山前南明河緩緩流淌,山後為銅鼓山,相傳諸葛亮南征時藏銅鼓於此。(10)在貴州省銅仁市城區。因位於古城東隅得名。兀立錦江邊,海拔308米。自明正德年間至清代,山上廣修樓閣寺觀,後大多傾圮廢棄。1985年後全面修整,闢為風景區。並在東山寺內建“貴州銅仁儺文化博物館”。(11)東洞庭山的簡稱。(12)即“土山(1)”。(3)集鎮名。(1)在浙江省瑞安市東南部、飛雲江北岸。屬城關鎮。人口1.3萬。以地有東山得名。有膠鞋、織布、皮革、製冰、冷凍、農機、除塵等廠。多海產品。公路通瑞安市區,水運便利。(2)在山東省榮成市境南部。屬石島鎮。人口 1500。為原東山鎮人民政府駐地。明萬曆年間建村。因村東臨山,故名東山。境內林家河發源於甲子山西麓,向西轉北流入八河水庫。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等。有海上捕撈、海水養殖等漁業生產。鎮辦工副業有花鍵軸、電力容器、造船、橡膠、機械等廠。南石公路縱貫鎮境。(3)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東南部,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東山瑤族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800。因處縣東部山區,歷稱東山瑤,故名。產稻、玉米、甘薯、花生、紅瓜子、豆類、辣椒等。名特產有雲霧茶和“東山豬”。有發電、釀酒、農機等廠。設有農貿市場。公路通全州、白嶺、集全等地。(4)村名。在海南省萬寧市北部。屬萬城鎮。人口1500。宋末成村,原名華封村,因位於東山嶺西麓,故名。產稻、蔬菜、水果。有採石、制磚等副業。有公路連萬北公路,通汽車。
東山字典分解
東山的解釋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東的解釋 東 (東) dōng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