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天下之不韙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隱公一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韙:對,是。後以犯天下之不韙謂公然去敢幹天下人認為最大的錯事。亦作“冒天下之大不韙”。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三.正始》:“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
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第三顧慮蘇聯和歐洲的人民以及各國的人民反對它,它得冒天下之大不韙。”
見“冒天下之大不韙”。章炳麟《革命之道德》:“自正始以來,大義不明……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
詞語分解
- 不韙的解釋 .不是;過錯。《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魏書·蕭寶夤傳》:“皇朝綿基累葉,恩均四海,自北徂南,要荒仰澤,能言革化,無思不
歷史典故推薦:不步人腳
不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比喻不因循守舊。明 李贄《又與從吾》:“蘇長公片言隻字與金玉同聲,雖千古未見其比,則以其胸中絕無俗氣,下筆不作尋常語,不步人腳故耳。” 述賓 不隨著別人的腳步走。比喻不因循守舊。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犯天下之不韙歷史
猜你喜歡
岡州的歷史解釋
隋開皇十一年改允州置馬錦的歷史解釋
明末南京伶人,字雲將外臣的歷史解釋
春秋戰國列國大夫士對助教的歷史解釋
官名。國子監諸學置,徐大受的歷史解釋
宋台州天台人,字季可轉敗為功的歷史解釋
謂扭轉敗局,獲得成功段部的歷史解釋
又稱段氏段國遼西徒何顏莊的歷史解釋
即今山東萊蕪市東南顏吏科都給事中的歷史解釋
官名。明清吏科之主官詞學兼茂科的歷史解釋
見詞科。科舉制科之一右更的歷史解釋
爵名。戰國秦置,二十衛所制的歷史解釋
明軍隊編制。明初,朱榕城鎮的歷史解釋
在雲南省宣威市中部。商山四皓的歷史解釋
秦末漢初隱士。或以為建興縣的歷史解釋
三國吳置,屬臨賀郡。功成譽顯,業謝釁生的歷史解釋
原為評論世態炎涼,對少海的歷史解釋
或作沙海。故址在今河閩山的歷史解釋
即今福建福州市西側烏百重山的歷史解釋
一作北重山,又名百里甀的歷史解釋
即。在今安徽宿州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