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論語.泰伯》:“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犯,冒犯。校,計較。這段話的意思是:曾子說:“自己有能也可以求教於不能的人;自己多知還要請教少知的人;自己實有所得,也看作虛無沒有得到什麼;別人冒犯,也不計較:以前我的一個朋友,曾在這些方面努力修養自己。”只有虛懷若谷具有很高修養而專心追求義理的人,才能做到這樣。
《晉書.潘尼傳》:“知爭競之遘災也,故犯而不校。”
聯合 被人觸犯卻不加計較。語出《論語·泰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歧路燈》:“惠養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罰為?’大家微笑,各自散歸。”※校,不讀作xiào。△描寫人心胸開闊,不與人計較。→逆來順受 唾面自乾 ↔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 不平則鳴針鋒相對。也作“犯而勿校”、“犯之不校”。
詞語分解
- 犯的解釋 犯 à 牴觸,違反:犯規。犯法。犯罪。犯顏(舊時指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犯諱。 違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侵害,進攻:侵犯。秋毫無犯。 觸發,發作:犯病。犯愁。犯疑。 做錯事情:犯錯誤。
- 不校的解釋 不計較。《論語·泰伯》:“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邢昺 疏:“校,報也。”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詩:“短長終不校,先後竟誰論?” 章炳麟 《蘄黃母銘》:“母一意教 侃 ( 黃侃 ),忍訽
歷史典故推薦:長平之禍
《史記.趙世家》:“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七年,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坑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後遂以“長平之禍”為任人不當以致戰敗失利、國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犯而不校歷史
猜你喜歡
寶源局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明清工部所屬趙忠義的歷史解釋
五代雍京人。趙德元子黃連縣的歷史解釋
唐開元二十四年置,屬蒲犁國的歷史解釋
漢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龍潭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江蘇南京市東北龍布泉的歷史解釋
北周銅錢。保定元年始赤子之心的歷史解釋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大人李嵩的歷史解釋
南宋臨安錢塘今浙江杭酒榷的歷史解釋
又稱榷酒酤榷酤酤酒。三魚堂文集的歷史解釋
書名。清陸隴其著,門張穆的歷史解釋
生卒以後明末清初廣東製造庫司庫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朝工部製造庫新池鎮的歷史解釋
在陝西省合陽縣東南部死馬之骨的歷史解釋
源見千金市骨。買死馬中島的歷史解釋
在南海中中國西沙群島和癖的歷史解釋
同錢癖。清劉嗣琯沁園錢仁夫的歷史解釋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士棠口的歷史解釋
集鎮名。在福建省屏南林啟容的歷史解釋
生卒約名一作啟榮。廣李叔良的歷史解釋
生卒高祖從弟,武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