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作者:李頎 朝代:唐代

古意原文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1/1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詩詞問答

問:古意的作者是誰?答:李頎
問:古意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李頎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頎名句大全

李頎古意書法欣賞

李頎古意書法作品欣賞
古意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男子漢當以國事為重,從軍遠征,從小就在幽燕縱橫馳騁。
經常與人在馬上比試勝負,從不珍惜七尺身軀。
奮勇搏殺,沒人敢上前招應;氣宇軒昂,臉上的鬍子像刺蝟的毛叢生。
隴下黃沙瀰漫,上面白雲飄飛,未報朝廷恩情怎能輕易言歸。
遼東少婦年方十五,她彈熟了琵琶能歌善舞。
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樂曲,感動得全軍將士淚下如雨。

注釋
古意:擬古詩,托古喻今之作。
事長征:從軍遠征。
幽燕:今河北、遼寧一帶。古代幽燕地區遊俠之風盛行。
賭勝:較量勝負。馬蹄下:即馳騁疆場之意。
“由來”句:好男兒向來就輕視性命。七尺,七尺之軀。古時尺短,七尺相當於一般成人的高度。
“ * ”句: * 而對方不敢上前交手,即所向無敵之意。
“須如”句:鬍鬚好像刺蝟的毛一樣紛紛張開,形容威武兇猛。磔(zhé):紛張。
黃云:指戰場上升騰飛揚的塵土。隴:泛指山地。
小婦:少婦。
解歌舞:擅長歌舞。解:懂得、通曉。羌笛:羌族人所吹的笛子。羌:古代西北地區少數民族。

詩文賞析

好男兒遠去從軍戍邊,他們從小就遊歷幽燕。個個愛在疆場上逞能,為取勝不把生命依戀。廝殺時頑敵不敢上前,鬍鬚象蝟毛直豎滿面。隴山黃雲籠罩白雲紛飛,不曾立過戰功怎想回歸?有個遼東少婦妙齡十五,一向善彈琵琶又善歌舞。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吹得三軍將士淚揮如雨。

此詩題為“古意”,標明是一首擬古詩。開始六句,把一個在邊疆從軍的男兒描寫得神形畢肖,栩栩如生,活躍在讀者眼前。第一句“男兒”兩字先給讀者一個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從事長征的男兒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帶人,為下面描寫他的剛勇獷悍張本。這兩句總領以下四句。他在馬蹄之下與夥伴們打賭比輸贏,從來就不把七尺之軀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戰場就奮勇殺敵,殺得敵人不敢向前。“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 莫敢前”,這三句把男兒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一個男兒,誰都想見識見識吧!可是詩不可能如畫那樣,通體寫出,只能抓特徵。於是抓住鬍鬚來描繪。然而三綹五綹長須,不但年齡不符合,而且風度也太飄逸了,因此詩人塑造了短須的形象。“須如蝟毛磔”五字,寫出須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徵,那才顯出他勇猛剛烈的氣概和殺敵時須蝟怒張的神氣,簡潔、鮮明而有力地突出了這一從軍塞上的男兒的形象。這裡為了與詩情協調,詩人採用簡短的五言句和短促紮實的入聲韻,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接下去,詩人又用“黃雲隴底白雲飛”一句替詩的主人公布置了一幅背景。閉目一想,一個虬髯男兒,胯下是高頭戰馬,手中是雪亮單刀,背後是遼闊的原野,昏黃的雲天,這氣象是何等的雄偉莽蒼。但這一句的妙處,還不僅如此。塞上多風沙,沙捲入雲,所以雲色是發黃的,而內地的雲則是純白的。這一句中黃雲白雲表面似乎在寫景,實則兩兩對照,寓情於景,寫得極為精細。開首六句寫這男兒純是粗線條、硬作風,可是這遠征邊塞的男兒,難道竟無一些思鄉之念嗎?且看男兒在向前看一看那隴上黃雲之後,也還不免回首一望故鄉。故鄉何在?但見一片白雲,於是不能不引起思鄉之感。這一層意思,詩人以最精煉最含蓄的手法,表達在文字的空隙中,於無文字處見功夫。但如果接下去,寫思鄉念切,急於求歸,那又不象是這樣一個男兒的身份了,所以在這欲吐不吐、欲轉不轉之際,用“未得報恩不得歸”七個字一筆拉轉,說明這一男兒雖未免偶爾思鄉,但因為還沒有報答國恩,所以也就堅決不想回去。這兩個“得”字,都發自男兒內心,連用在一句之中,更顯出他斬釘截鐵的決心,同時又有意無意地與上句的連用兩個“雲”字相互映帶。前六句節奏短促,寫這兩句時,景中含有情韻,所以詩人在這裡改用了七言句,又換了平聲韻中調門低、尾聲飄的五微韻。但由於第八句中意旨還是堅決的,所以插用兩個入聲的“得”字,使悠揚之中,還有凜烈的勁道。

一般想法,再寫下去,該是根據“未得報恩不得歸”而加以發揮了。然而,出乎意外,突然出現了一個年僅十五的“遼東小婦”,面貌身段不必寫,人們從她的妙齡和“慣彈琵琶能歌舞”,自可想像得出。隨著“遼東小婦”的出場,又給人們帶來了動人的“羌笛出塞聲”。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沒有聲音:“今為羌笛出塞聲”這一句,少婦吹出了笛聲,於是乎全詩就有聲有色。“羌笛”是邊疆上的樂器,“出塞”又是邊疆上的樂調,與上文的“幽燕”、“遼東”貫串在一起。這笛聲是那樣的哀怨、悲涼,勾起征人思鄉的無限情思,聽了這一曲,不由“使我三軍淚如雨”了。這裡,詩人實際上要寫這一個少年男兒的落淚,可是這樣一個硬漢,哪有一聽少婦羌笛就會激動的道理?所以詩人不從正面寫這個男兒的落淚,而寫三軍將士落淚,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這樣盡人都受感動的情況下,這一男兒自不在例外,這就不用明點了。這種烘雲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煉,功力極深,常人不易做到。此外這四句採用了上聲的七麌韻,“五”、“舞”、“雨”三個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韻並茂的藝術效果。

全詩十二句,奔騰頓挫而又飄揚含茹。首起六句,一氣貫注,到須如蝟毛磔“一句頓住,”黃雲隴底白雲飛“一句忽然飄宕開去,”未得報恩不得歸“一句,又是一個頓挫。以下擲筆凌空,忽現遼東小婦,一連兩句似與上文全無干涉,”今為羌笛出塞聲“一句用”今“字點醒,”羌笛“、”出塞“又與上文的”幽燕“、”遼東“呼應。最後用”使我三軍淚如雨“一句總結,把首句的少年男兒包涵在內,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脈豁然貫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這樣尺幅千里之勢,這在李頎以前的七言古詩中是沒有的。

標籤:唐詩三百首戰爭

詩詞推薦

  • 秋夜曲

    王維唐代〕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聽箏

    李端唐代〕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唐代〕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雁門太守行

    李賀唐代〕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集靈台·其二

    張祜唐代〕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
  • 月夜 / 夜月

    劉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乾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代〕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嫦娥

    李商隱唐代〕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李綱宋代〕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雲擾。廟堂折衝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
  • 奔亡道中五首

    李白唐代〕蘇武天山上,田橫海島邊。萬重關塞斷,何日是歸年。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歸。愁容變海色,短服改胡衣。談笑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行七首·其四

    王昌齡唐代〕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早發揚州還鄉邑

    孫萬壽隋代〕鄉關不再見,悵望窮此晨。山煙蔽鍾阜。水霧隱江津。洲渚斂寒色,杜若變芳春。無復歸飛羽,空悲沙塞塵。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旅夜書懷

    杜甫唐代〕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沈佺期唐代〕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知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郊

    韋應物唐代〕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樂幽
  • 戰城南

    兩漢樂府兩漢〕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俯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 垂老別

    杜甫唐代〕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男兒
  • 永王東巡歌·其六

    李白唐代〕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台雲水間。千岩烽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
  • 六月

    佚名先秦〕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比物四驪,閒之維則。
  • 漸漸之石

    佚名先秦〕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遑朝矣。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
古意原文_古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