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戴聖 《禮記·祭義》名句出處
摘自《禮記·祭義》
解釋:如果孝子對父母有深深的愛戴,心中就必然充滿和順之氣;·心中充滿和順之氣,臉上就一定會表現為和顏悅色;臉上有和顏悅色,則整個人的態度必定委婉柔順。
原文摘要:
焉,盡其禮而不過失焉。進退必敬,如親聽命,則或使之也。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詘,其進之也敬以愉,其薦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將受命;已徹而退,敬齊之色不絕於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詘,固也;進而不愉,疏也;薦而不欲,不愛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徹而退,無敬齊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勝,如將失之。嚴威儼恪,非所以事親也,成人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貴有德,何為也?為其近於道也。貴貴,為其近於君也。貴老,為其近於親也。敬長,為其近於兄也。慈幼,為其近於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
名句書法欣賞
戴聖名句,禮記·祭義名句
名句推薦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得;衰時罪孽都是盛時作得。
洪應明《菜根譚·概論》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篇》死之能受,痛之難忍,刑人取其不堪。
來俊臣《羅織經·刑罰卷第十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觀滄海 / 碣石篇》晚雲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