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詞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秋詞原文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詩詞問答

問:秋詞的作者是誰?答:劉禹錫
問:秋詞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其一:

自古以來,人們每逢秋天就都悲嘆寂寞淒涼,

我卻說秋天要勝過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隻白鶴衝破雲層,一飛沖天,

把我的賦詩情趣也帶到了碧藍的九霄.

其二:

秋天來了,山明水淨的,夜晚已經有了霜;

樹葉由綠轉變為焦黃色,而其中卻有幾棵樹葉成紅色,在淺黃色的樹葉中中格外顯眼;

登上高樓,四望清秋入骨;

才不會像春色那樣使人發狂了。

注釋

自古:從古以來,泛指從前。

逢:遇到。

寂寥:空曠無聲,蕭條空寂,這裡指景象淒涼。

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

春朝: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這裡指的是剛開始。

排云:推開白雲。排:推開,有衝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嗾:使,叫。

詩文賞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自古”和“逢”,極言悲秋的傳統看法的時代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

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態度鮮明,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儘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秋日勝春朝”,用對比手法,熱情讚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鶴排雲上

“排”,推,這裡是沖的意思。這句選擇了典型事物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壯美的畫面。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雲”,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雲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遊到了雲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一個“排”字,所蘊涵的深意,盡在不言中了。也許,詩人是以“鶴”自喻,也許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裡,有哲理的意蘊,也有藝術的魅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註腳。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句緊接上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一壯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盪澎湃的詩情勃發出來,也像白鶴凌空一樣,直衝雲霄了。字裡行間作者那樂觀的情懷,昂揚的鬥志國安呼之欲出。如果說,上句側重寫秋的“形美”,那么這句則突出秋的“神韻”,使“秋日勝春朝”的觀點表現得更鮮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它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讀這樣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我們隨著詩人的“詩情”,藉助詩人想像的翅膀,天馬行空般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不僅僅表現出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後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全詩鑑賞

我國古代文學中,常將“秋”與“愁”等同起來。這首寫秋的詩卻爽朗明快,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境。前兩句是議論,直接表達了秋日勝春朝的看法。後兩句晴空中排雲而上的白鶴形象把詩人的豪邁樂觀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飛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宏圖。顯然,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隻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詩的主題思想。

其二:

這首詩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淨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閒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淨,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對比: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都是抒發議論的即興詩,既有哲理意蘊,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但又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自宋玉於《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後,悲,就成了秋的一種色調,一種情緒;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於是,秋,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里,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把那縷縷的哀怨、愁緒、思念、牽掛,薰染得迷迷離離。然而劉禹錫的《秋詞》,卻另闢蹊徑,一反常調,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世。

標籤:秋天,勵志詩,哲理詩

詩詞推薦

  • 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明代〕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早秋三首·其一

    許渾唐代〕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人東歸

    溫庭筠唐代〕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灑慰離顏。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晴江秋望

    崔季卿唐代〕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柳永宋代〕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古怨別

    孟郊唐代〕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縣齋愁坐作

    葛勝仲宋代〕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閒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雲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秋(一作漢)江曉望

    皮日休唐代〕萬頃湖天碧,一星飛鷺白。此時放懷望,不厭為浮客。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龜雖壽

    曹操魏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 採桑子(一名醜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

    李煜唐代〕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納蘭性德清代〕訊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淒涼。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燭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秋閨思二首

    張仲素唐代〕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濕衣。夢裡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天一夜靜無雲,斷續鴻聲到曉聞。欲寄
  • 清平樂·金風細細

    晏殊宋代〕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乾。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
  • 秋雁

    揭傒斯元代〕寒向江南暖,飢向江南飽。莫道江南惡,須道江南好。
  •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蘇軾宋代〕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秋興八首

    杜甫唐代〕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
  • 菩薩蠻·迴廊遠砌生秋草

    馮延巳唐代〕迴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納蘭性德清代〕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護風流。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密意未曾休,密願難酬。珠簾四卷月當樓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唐代〕一作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
  • 江上

    孫蕡明代〕江上青楓初著花,客帆和月宿蒹葭。雲過疏雨數千點,臨水小村三四家。風起漁船依釣石,潮回歸雁認平沙。秋懷
秋詞原文_秋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