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

作者:劉紹 朝代:元代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

暮雨灑平陸,渾漳飛急流。

停車訪遺趾,蕭瑟餘煙丘。

憶昔炎運否,黃星射中州。

虔劉矯天威,叱吒風雷愁。

構此睨霄漢,憑軒攬壯猷。

蜀棧小諸葛,三江卑仲謀。

歌鐘綺筵開,冠蓋紛夷猶。

詭計棄土苴,奸圖照千秋。

誰憐狐媚情,總遺石氏羞。

老我詠梁甫,臨河思綢繆。

緬懷分香悲,敢與西伯儔。

鬼魅嘯林慮,西陵風木颼。

干戈愴物色,行役吾增憂。

詩詞問答

問: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作者是誰?答:劉紹
問: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劉紹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紹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元音遺響卷十

參考注釋

暮雨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對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許地山 《空山靈雨·愛底痛苦》:“暮雨要來,帶著愁容的雲片,急急飛避。”

平陸

平原;陸地。《孫子·行軍》:“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 晉 陶潛 《停雲》詩:“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唐 僧鸞 《苦熱行》:“燭龍銜火飛天地,平陸無風海波沸。” 清 林則徐 《批上海請常留龍華港大壩截潮案》:“渾水內灌,致積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陸。”

急流

(1).湍急的水流。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 江 介多悲風, 淮 泗 馳急流。”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道中》詩之一:“急流騰飛沫,迴風起 江 濆。”

(2).謂水流疾速流動。 唐 許渾 《謝亭送別》詩:“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3).比喻官場中複雜的鬥爭。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 劉瞻 ﹞孤貧有藝,雖登科第,不預急流。” 元 楊暹 《劉行首》第四折:“恁莫痴,爭似 張良 會歸,急流中身先退。” 清 杜濬 《肥水先生忽有居》詩:“急流未必從君退,且喜歸懷有定蹤。”參見“ 急流勇退 ”。

停車

(1) 按正常時刻錶停留(如搭運或卸下乘客);車輛停止行駛

(2) 停放車輛

此處不許停車!

(3) 機器停止轉動

機器停車了,快找人來修理

遺趾

(1).猶遺蹟。《宋史·隱逸傳·張愈》:“有峯千仞,有溪數曲, 廣成 遺趾, 吳興 高躅。” 元 袁桷 《次韻瑾子過梁山濼三十韻》:“飄飄愧陳人,歷歷見遺趾。”參見“ 遺蹟 ”。

(2).同“ 遺址 ”。 明 陳宏緒 《寒夜錄》卷中:“ 吳彩鸞 仙蹟在吾郡 紫極宮 ,今 寫韻軒 其遺趾也。” 清 厲鶚 《元西天元興寺鐘題名跋》:“五寺又遞湮矣,今遺趾已不可考。”

蕭瑟

(1) 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

秋風蕭瑟。——《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2) 寂寞淒涼

炎運

五行家稱以火德而興的帝業之運。舊指 劉漢 、 趙宋 等皇朝。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至於金行重作,源出 東莞 ;炎運猶興,枝分 南頓 。” 唐 李百藥 《賦得魏都》:“炎運精華歇,清都寳命開。” 宋 李綱 《論使事札子》:“炎運中微,夷狄亂常,馴致 靖康 之變,國祚幾絶。” 清 龔自珍 《<瓦錄>序》:“嘻!可以識炎運之西隆,窺 劉 祚之東替矣。”

黃星

黃色的星。古代認為是祥瑞之兆。 隋 李播 《天象賦》:“嘉大 舜 之登禪,耀黃星而靡鋒。” 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 軒轅 ﹞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稱王也。時有黃星之祥。”《宋史·禮志十一》:“黃星應運, 曹丕 揚 魏祖 之功。” 清 唐孫華 《進呈御覽詩一百韻》:“黃星騰瑞靄,朱草茁休禎。”

中州

舊指居全國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帶;中原

虔劉

劫掠;殺戮。《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陲。”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 黑山 巨盜,憑陵上國; 白水 強胡,虔劉中夏。” 明 歸有光 《論御倭書》:“自 倭 奴入寇,於今三年,虔劉我人民,淫污我婦女。”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辭六》:“我弟 李陵 失救陷 匈奴 ,為何母子遭虔劉?”

天威

(1) 天道威嚴;也指帝王的威嚴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叱吒

怒斥,呼喝

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風雷

(1).風和雷。《易·益》:“風雷,益。” 宋 曾鞏 《喜雨》詩:“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雲雨出靈湫。”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天上過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風雷大作。”

(2).形容響聲巨大。 唐 方乾 《因話天台勝異仍送羅道士》詩:“石上叢林礙星斗,窗前瀑布走風雷。” 宋 蘇軾 《送鄭戶曹》詩:“山水自相激,夜聲轉風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 宋 蘇軾 《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詩:“一朝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面;豈如千騎平時來,笑談謦欬生風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 珠江 日夕起風雷,已倒狂瀾孰挽迴?”

霄漢

雲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氣凌霄漢

壯猷

宏大的謀略。語出《詩·小雅·采芑》:“ 方叔 元老,克壯其猶。” 鄭玄 箋:“猶,謀也;謀,兵謀也。” 朱熹 註:“猶,謀也;言 方叔 雖老,而謀則壯也。” 南朝 陳 徐陵 《讓左僕射初表》:“氣懷沉密,文史優裕,東南貴秀,朝廷親賢,並見壯猷,皆宜左執。” 宋 蘇舜欽 《上孔待制書》:“閣下方以盛年壯猷,將康濟天下,而良助猶鮮,誠可憮然。”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七》:“何謂‘壯猷’?非常之策。 陳湯 不奏於公卿,破格之功。 班超 不謀於從事,出奇冒險。不拘文法、不顧利害者是也。”

蜀棧

蜀 中的棧道。一名閣道, 三國 蜀漢 時所建,故稱。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接櫂 隋 河溢,連蹄 蜀 棧刓。”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彼不知繇京師而之 越 ,水陸之道皆安行,非若 閩 溪、 峽 江、 蜀 棧之不測。” 明 敖英 《輞川謁王右丞祠》詩:“ 蜀 棧青騾不可攀,孤臣無計出 秦 關。” 清 劉大櫆 《吳萼千墓志銘》:“ 秦 關 蜀 棧、 粵 嶺海嶠,靡不游,輒有以考其風土俗尚之異,與其山川人物之奇。”

諸葛

——複姓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歌鐘

即“編鐘”,古代銅製打擊樂器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 歌鐘也。—— 宋· 蘇軾《石鐘山記》

綺筵

華麗豐盛的筵席。 唐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詩之一:“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宋 李清照 《慶清朝慢》詞:“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 明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再生緣》第二一回:“綺筵富貴擺中堂,獸炭圍爐暖氣融。”

冠蓋

(1).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冠,禮帽;蓋,車蓋。《史記·魏公子列傳》:“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自顧雖悴薄,冠蓋曜城隅。”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安 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 * 數輩,捧一麗人出,僕從煊赫,冠蓋甚都。”

(2).指仕宦,貴官。 漢 班固 《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他雖是小官,也懶和他相見。” 葉楚傖 《陶然亭》詩:“瘡痍滿 京 洛 ,冠蓋自翩翩。”

(3).特指使者。《後漢書·章帝紀》:“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韻》:“開夷逾 漢武 ,平叛跨 周宣 。冠蓋通窮域,車書過古埏。” 陳毅 《感事》詩:“國慶十五周,萬國冠蓋來。”

(4).猶冠族。官宦之家。《後漢書·酷吏傳·陽球》:“ 陽球 字 方正 , 漁陽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蓋。”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顧其言語清楚,宛有冠蓋風儀,遂於賓榻中,選士嫁之。”

(5).象帽子樣蓋著。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夷猶

(1) 猶豫遲疑不前。也作“夷由”

(2) 從容不迫

雙槳小船夷

詭計

欺詐的計謀

詭計多端

土苴

(1).渣滓,糟粕。比喻微賤的東西。猶土芥。《莊子·讓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陸德明 釋文:“ 司馬 云:土苴,如糞草也。 李 云:土苴,糟魄也,皆不真物也。” 宋 戴復古 《謝蕭和伯見訪》詩:“江湖尊白髮,土苴視黃金。”《金史·海陵紀》:“殫民力如馬牛,費財用如土苴。” 清 鄂爾泰 《贈方望溪》詩:“六經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吳梅 《中國戲曲概論》:“又 光 宣 之季, 黃岡 俗謳,風靡天下,內廷法曲,棄若土苴。”

(2).以之為土苴,比喻賤視。 宋 呂大鈞 《天下為一家賦》:“皆土苴其子孫。” 王國維 《觀堂集林·<國學叢刊>序》:“或乃舍我熊掌,食彼馬肝,土苴百王,粃糠三古。”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狐媚

俗傳狐善魅人,固稱以媚態惑人為狐媚

遺石

(1).《舊唐書·薛元超傳》:“中書省有一盤石,初, 道衡 ( 元超 祖父)為內史侍郎,嘗踞而草制, 元超 每見此石,未嘗不泫然流涕。”後遂用為典實。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侍郎遺石在,過此一悽然。”

(2).前代遺存之石。 明 袁宏道 《場屋後記》:“入 會善寺 ,觀 戒壇 遺石。”

老我

老人的自稱。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黃成父還朝》詞:“老我伴身惟有影,倚徧風軒月榭。”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信守鄭舜舉蔗庵韻》詞:“羊腸九折歧路,老我慣經從。” 金 李純甫 《送李經》詩:“髯 張 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鶻盤秋空。怒如怪獸拔枯松,老我不敢嬰其鋒。”

梁甫

見“ 梁父 ”。

綢繆

(1) 緊密纏縛

綢繆束薪。——《詩·唐風·綢繆》

(2) * ;情意深厚

發函伸紙,是何文采之巨麗,而慰喻之綢繆乎!——吳質《答東阿王書》

綢繆之旨,有同骨肉。——盧湛《贈劉琨一首並書》

緬懷

遙念,追思

緬懷亡友

分香

見“ 分香賣履 ”。

西伯

(1).指 周文王 或 周武王 。《孟子·離婁上》:“吾聞 西伯 善養老者。” 焦循 正義:“ 西伯 ,即 文王 也。 紂 命為西方諸侯之長,得專征伐,故稱 西伯 。”《呂氏春秋·貴因》:“ 殷 使 膠鬲 候 周 師。 武王 見之。 膠鬲 曰:‘ 西伯 將何之?無欺我也。’ 武王 曰:‘不子欺,將之 殷 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 羑里 之囚, 宜生 不離 西伯 。”

(2).錫伯族的史稱。

鬼魅

泛指鬼怪之物

(畫)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陵風

(1).駕著風,乘風。 唐 周繇 《白石潭秋霽作》詩:“陵風舴艋謳啞去,山水鸕鷀薄泊飛。”

(2).形容高峻。 南朝 梁 沉約 《登玄暢樓》詩:“中有陵風榭,迴望川之陰。”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標準去訪求

乃令以物色訪之。——《後漢書·嚴光傳》

物色人才

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3) 瞅見;看到

免親友物色

(4) 風物;景色

(5) 各種物品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詩詞推薦

  • 雜詠·其七

    伍瑞隆明代〕莫愁湖上柳初齊,教妓樓前草欲迷。九曲明珠穿不得,有君針線作靈犀。
  • 十月菊

    潘牥宋代〕香名不枉入騷壇,最愛霜枝傲歲寒。切莫逢人嘆遲暮,何曾委地有彫殘。人如靖節文壇堪,世欠靈均少得餐。矣吾
  • 春日

    趙崇嶓宋代〕勾芒暢生意,惠風改繁霜。日月天清明,桃李春輝光。庶情悉萌達,眾羽同飛翔。乘時各有適,皞皞齊康莊。山人
  • 循梅路口四首

    劉克莊宋代〕贛客紛紛露刃過,斷無徼吏敢譏訶。身今自是牢盆長,較爾能賢得幾何。
  • 皇雅十首《皇治》三章

    尹洙宋代〕皇德在仁,寖而成風。公侯卿士,靡不率從。麛卵萌生,鹹保厥終。不鄙不夭,樂哉融融。
  • 送趙節推沿檄還鄉

    慕容彥逢宋代〕蠶月舒以長,麥天和更清。初荷吐香芽,新蒲生紫英。濟濟幕中客,眉間黃生明。膏車指鄉國,言歸奉壽觥。上堂
  • 滿江紅

    辛棄疾宋代〕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還又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且歸來、談笑
  • 新秋月·其一

    乾隆清代〕作意秋蟾上砌桐,已過眉細未圓弓。片雲時綴朦朧影,似妒寒光照碧空。
  • 有懷新筠州揚秘監寄贈八絕兼桂隱茶

    張鎡宋代〕初時華節漕江東,台閣爭留省閣中。換得一州如斗大,便無人挽信詩窮。
  • 春晝

    王鎡宋代〕晴晝軟風春草香,綠窗人困日初長。雙雙燕子飛無力,低傍花陰一帶涼。
  • 山石

    韓愈唐代〕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
  • 楊黎州宋代〕人歸漢後黃金屋,燕在虎家白玉堂。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五都矜財雄

    鮑照南北朝〕五都矜財雄,三川養聲利。百金不市死,明經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仕子彯華纓,遊客竦輕轡。明星
  • 思帝鄉

    溫庭筠唐代〕花花,滿枝紅似霞。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回面共人閒語,戰篦金鳳斜。唯有阮郎春盡,不歸家。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郊行

    王安石宋代〕柔桑采盡綠陰稀,蘆箔蠶成密繭肥。聊向村家問風俗,如何勤苦尚凶飢。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
  • 論青黃色

    賈似道宋代〕翅金肉白頂紅麻,項糝毛青腿少瑕。更有一雙牙似墨,這般相貌最為佳。
  • 偈頌一百零四首

    釋紹曇宋代〕昨夜蝍{潦氵換蟲}吞跛鱉,天明屙出一團鐵。平地翻身觸險崖,擘破崑崙成八橛。捻土為香供養伊,細問因由不
  • 上巳

    劉克莊宋代〕櫻筍登盤節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似曾山陰訪修竹,不記水邊觀麗人。豪飲自憐非少日,俊游亦恐是前身。暮歸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椿桂堂四首

    陳造宋代〕日日高堂笑臉新,五株芳桂拱靈椿。枝縈非霧根盤石,共閱壺中不盡春。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
  • 失調名

    佚名宋代〕莫怪沈腰易瘦。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
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原文_同陳仲宣臨漳眺三台感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