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對月原文
林塘客萃止,待月欣舉觴。
今夕勝昨夕,已見生東方。
澄空斂煙霧,彌覺清輝揚。
初猶樹枝杪,俄頃天中央。
徘徊臨廣除,白露沾衣裳。
弦望信有度,明晦何能常。
良時不屢值,對此宜樂康。
毋容外物累,長近君子光。
詩詞問答
問:中秋對月的作者是誰?答:朱瑞登
問:中秋對月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朱瑞登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瑞登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林塘
樹林池塘。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餞庾於陵應詔》詩:“是日青春獻,林塘多秀色。” 唐 駱賓王 《螢火賦》:“林塘改夏,雲物迎秋。”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行成》:“滿目西風木葉黃,秋來殺氣遍林塘。”
萃止
聚集。止,語尾助詞。《詩·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 毛 傳:“萃,集也。”《周書·儒林傳·沉重》:“所望鳳舉鴻翻,俄而萃止。” 宋 蘇軾 《答孔毅父》:“日至陽長,仁者履之,百順萃止。”
舉觴
舉杯飲酒。《戰國策·魏策二》:“ 梁王 魏嬰 觴諸侯於 范臺 。酒酣,請 魯君 舉觴。”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宗之 蕭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清 郝明龍 《九日》詩:“秋光澹蕩野棠香,客里悲歌自舉觴。”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東方
——複姓 如:東方朔(西漢人,知識豐富,生性恢諧。長於文辭,有不少關於他的傳說)
澄空
晴朗無雲的天空
煙霧
煙、霧、雲、氣的泛稱
山谷里煙霧繚繞
殘生竟抱煙霞癖。——倪瓚《次韻郯九成見寄》
清輝
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輝。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終則承之以泰,晦極則清輝晨耀。” 唐 杜甫 《月圓》詩:“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明 高啟 《次韻周誼秀才對月見寄》:“登樓強欲攬清輝,刁斗連營不堪聽。” 郁達夫 《出奔》三:“但從窗隙里漏進來的亮光,還不是天明的曙色,卻是積雪的清輝。” 聞一多 《神話與詩·說舞》:“灌木林中一塊清理過的地面上,中間燒著野火,在滿月的清輝下,吐著熊熊的赤焰。”
樹枝
從樹的主幹或大枝上生長的枝條;特指從主幹上生長的枝條
俄頃
片刻;一會兒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白露
節氣名,每年九月上旬交節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弦望
(1).指農曆每月初七、八,廿二、三和十五(有時是十六、七)。《鶡冠子·天則》:“弦望晦朔,終始相巡。” 陸佃 解:“月盈虧而成弦望。” 漢 王充 《論衡·四諱》:“八日月中分謂之弦,十五日日月相望謂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晦與弦望一實也。” 唐 楊炯 《送并州旻上人詩序》:“三元日月,不能改弦望之期;四序炎涼,不能移變通之運。” 明 何景明 《泊雲陽江頭玩月》詩:“弦望幾更易,客行尚殊境。” 清 顧炎武 《薊門送子德歸關中》詩:“彈箏叩缶長太息,豈可日月無弦望?”
(2).借指時日、歲月。 南朝 梁元帝 《策勛令》:“自 白波 作寇,亟淹旬朔; 黑山 搆逆,多歷弦望。”《南史·陳紀上·廢帝》:“敕 歐陽紇 等攻逼 衡州 ,嶺表紛紜,殊淹弦望。” 唐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知友》詩:“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
明晦
(1).明暗;晴陰。 南朝 梁武帝 《擬明月照高樓》詩:“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懸。” 宋 曾鞏 《擬峴台記》:“若夫雪煙開斂,日光出沒,四時朝暮,雨暘明晦,變化不同,則雖覽之不厭,而雖有智者,亦不能窮其狀也。” 清 徐昂發 《雁門關》詩:“嵐光自摩盪,巖壑遞明晦。”
(2).人世與陰間。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盧僕射從史》:“吾已免離,下視湯火,豈復低身而臥其間乎?且夫據其生死,明晦未殊,學仙成敗,則無所異。吾已得鍊形之術也。”
良時
美好的時光;吉時。舊題 漢 蘇武 《詩》之三:“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唐 杜甫 《隨章留後新亭會送諸君》詩:“ 新亭 有高會,行子得良時。”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婚》:“良時已近,你可收拾起身,我在中堂候你上轎。”
樂康
安樂。《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漢 傅毅 《舞賦》:“騰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樂康。” 五代 齊己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病起見王化》詩:“四野歌豐稔,千門唱樂康。” 明 陳子龍 《贈吳次尾》詩:“鉤陳煌煌正四方,我與汝曹俱樂康。”
毋容
無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迅赴新任,毋容來京請訓。”
物累
外物給予人的拖累。《莊子·天道》:“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 唐 杜甫 《發同谷縣》詩:“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