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矩之

作者:張仲深 朝代:元代

贈方矩之原文

化城盡屬利名場,門外三車日日忙。

自畏簡書為府史,故知文字重經王。

天華曉雨蒼雲濕,貝葉翻風白晝香。

江海紅塵一千丈,靜邊心地自清涼。

詩詞問答

問:贈方矩之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贈方矩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贈方矩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化城

(1).一時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眾生畏難,先說小乘涅槃,猶如化城,眾生中途暫以止息,進而求取真正佛果。見《法華經·化城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 《緣覺聲聞合贊》:“厭苦情多,兼物志少。如彼化城,權可得寳。誘以涅槃,救爾生老。” 唐 朱子奢 《豳州昭仁寺碑》:“慧刀已裂,化城斯引。” 清 龔自珍 《 * 古德遺書序》:“導之也有師,扶持之也有相,尚猶慮夫涉之也有淺深,閲之也有久暫,則有諸境以為之策,有化城以為之止息,乃有大事因緣以為之歸墟。”

(2).指幻境。 元 張仲深 《送全上人》詩:“自知浮世一化城,願結跏趺面牆坐。”

(3).指佛寺。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竹徑從初地,蓮峰出化城。” 唐 劉禹錫 《賈客詞》:“邀福禱波神,施財游化城。” 明 何景明 《賢隱寺次劉朝信》詩:“化城依宿處,自學此身閒。”

(4).指海市蜃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若九春三秋,天景清麗,必有素霧自岊起,須臾粉堞青甃,彌亘數里,樓臺轇葛,殊木異葩,數息中,霧氣散漫,不復見矣,謂之化城。”

(5).古寺名。廢址在今 安徽 當塗 。 唐 李白 《陪族叔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詩:“ 化城 若化出,金榜天宮開。”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古 化城寺 ,在府城內 向化橋 西 禮賢坊 , 吳大帝 時建,基址最廣。”

利名場

追逐名利的場所。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三折:“若不是我參透玄機,則這利名場,風波海,虛躭了一世。”

三車

(1).佛教語。喻三乘。謂以羊車喻聲聞乘(小乘),以鹿車喻緣覺乘(中乘),以牛車喻菩薩乘(大乘)。見《法華經·譬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 《緣覺聲聞合贊》:“誘以涅槃,救爾生老。肇元三車,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 ,有時與我論三車。” 王琦 註:“三車,謂羊車、鹿車、牛車也……當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三車之所載有多寡,喻三乘諸賢聖道力之深淺耳。” 明 唐順之 《山行即事》詩:“相期 白社 里,共聽演三車。” 清 錢謙益 《仙壇唱和詩》之二:“《妙華》已悟三車法,台教今為繼別宗。”參見“ 三乘 ”。

(2). 唐 窺基 博通釋典,嘗至 太原 傳法,以三車自隨,前車載釋典,中車自乘,後車載妓仆食饌。路遇一老父點化,頓悔前非,只身前往。後成為法相宗大師。見 宋 贊寧 《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詩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贈》詩:“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 錢謙益 箋:“此詩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雙樹聽法,亦應許我如 慈恩 三車自隨,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畏簡書

《詩·小雅·出車》:“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毛 傳:“簡書,戒命也。隣國有急,以簡書相告,則奔命救之。”後以“畏簡書”為公務羈身之典。 唐 李德裕 《憶平泉山居贈沉吏部》詩:“昔聞 羊叔子 ,茅屋在東渠。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唐 皇甫冉 《酬李司兵直夜見寄》詩:“見欲扁舟去,誰能畏簡書。”

府史

古時管理財貨文書出納的小吏。《周禮·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鄭玄 註:“府,治藏;史,掌書者。凡府、史,皆其官長所自辟除。”《儀禮·士冠禮》“有司如主人服” 漢 鄭玄 註:“有司,郡吏有事者,謂主人之吏所自辟除。府史以下,今時卒吏及假吏是也。” 宋 司馬光 《知人論》:“謹蓋藏,吝出納,治文書,精會計,此府史之職也。”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君服》:“府史之類,即庶人在官者。”

故知

老朋友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天華

見“ 天花 ”。

貝葉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寫經的樹葉。亦借指佛經。 唐 玄奘 《謝敕賚經序啟》:“遂使 給園 精舍,併入提封;貝葉靈文,鹹歸冊府。” 元 榮肇 《原釋》:“如兇惡之徒,日誦貝葉之書,心藏蛇蠍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樂。”

白晝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晝見鬼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 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於時 魏特進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並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 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紅塵

(1)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紅塵百戲

(2) 佛教指人世間

看破紅塵

千丈

極言其長、高、深。《史記·貨殖列傳》:“薪稾千車,船長千丈。”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 唐 白居易 《續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邊心

(1).籌邊之心。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仇兆鰲 註:“當年可謂恣情尊貴矣,豈知邊憂即從此日而生乎。”

(2).邊人思鄉之情。 唐 杜甫 《白帝樓》詩:“去年梅柳意,還欲攪邊心。” 王嗣奭 釋:“邊心,身在邊而心思鄉也。” 唐 皇甫冉 《送孔巢父赴河南軍》詩:“邊心杳杳鄉人絶,塞草青青戰馬多。” 唐 張嵩 《雲中古城賦》:“ 張子 出 玉塞 ,秉金鉞,撫循邊心,窺按 窮髮 。”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詩詞推薦

贈方矩之原文_贈方矩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