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偈·其三原文
瞋恚現行時,無明所迷醉。
不知自之失,但見他人是。
如人在暗處,見外不見里。
大哉聖人學,事事必求己。
詩詞問答
問:四偈·其三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四偈·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瞋恚
忿怒怨恨。《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殺 佗 ,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數升而愈。”《百喻經·人效王眼瞤喻》:“王聞是語,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二孝子傳》:“從父雖瞋恚,聽其語亟道母氏,已默默心動矣。” 梁啓超 《南海康先生傳》第六章:“吾但求法力之精進,吾何為瞋恚?吾何為退轉?以此自課,神明俱泰。”參見“ 瞋毒 ”。
現行
(1) 現在施行的;現在有效的
現行標準
(2) 正在進行犯罪活動的
現行犯
無明
(1).目不見。《楚辭·九章·懷沙》:“ 離婁 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2).梵語的意譯。謂痴愚無智慧。 晉 王該 《日燭》:“拱己內治,總持法忍。三世都寂,一心豁盡。寄耳無明,寓目莫準。”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幾番塵世,識神一點不差移,只為那無明起妄,宿業成迷。”
(3).指無明火。《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睡至半夜,便覺頭痛眼熱,四肢無力,遍身不疼不癢,無明頓發熬煎,依然病倒。”《紅樓夢》第二八回:“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泄,又勾起傷春愁思。”參見“ 無明火 ”。
迷醉
陶醉
我走到一株盛開的娑羅花樹下,一陣幽雅的清香,使人迷醉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他人
別人
不許他人干涉
暗處
(1) 黑暗或隱蔽的地方
(2) 昏暗的角落
(3) 不公開的場合
見外
不當作親近的人對待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事事
(1) 做事
無所事事
(2) 各種事情;每件事
委員會將發現它事事都有人掣肘